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震动态》2012,(2):45-46
2011年11月28—29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场地问题研讨会暨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防灾科技学院召开。中国地震局科技司副巡视员栾毅、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和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地震局和全国部分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防灾科技学院院长薄景山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
《震灾防御技术》2010,5(1):144-144
<正>第四届大阪防震减灾技术展览会即将于2010年6月10日—6月11日在日本大阪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本次展会由大阪国际见本市委员会(大阪府、大阪市、大阪商工会议所、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主办;支持单位有:内阁府、总务省、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厅、防卫省、警察厅、总务省消防厅、气象厅、全国省长会、全国市长会、全国町村会、大阪府、大阪市、全国消防学会、日本消防协会、日本建筑学会、震灾预防协会、日本地震工学会、日本技术协会、全国警备业协会、土木学会、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自然灾害研究协议会、日本地震学会、地震预知综合研究振兴会、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日本气象学会、日本防灾协会、日本损害保险协会、日本防范设备协会;由日本科技展览株式会社承办。  相似文献   

3.
<正> 2009年11月3日至5日,"中国地震观测技术讨论会暨丹江水库周边地区地震监测工作论坛"会议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地震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南阳市地震局等单位协办。中国地震局、河南省地震局和南阳市政府有关领导,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专家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监测,防灾,安全。意为做好地震监测工作,预防地震灾害,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刊》2012,(1):I0001-I0002
“第六届全国结构抗火技术研讨会”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消防局共同主办,由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承办,于2011年11月25—26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新一届中国地震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成立。委员会荣幸地请到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中国委员会主席陈运泰院士 ,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秘书长朱传镇教授 ,IASPEI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石耀霖院士 ,曾任IASPEI执委会委员的谢礼立院士、许绍燮院士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院士等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初 ,曾计划邀请这些高级专家担任委员会的指导顾问 ,但这些专家反复表示希望以普通委员的身份 ,而…  相似文献   

6.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重要轻工、港口和旅游城市,按1976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被定为基本地震烈度七度,1978年被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1979年又被定为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成立了烟台市抗震防灾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纲要》,在此基础上又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抗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协办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研讨会” ,2 0 0 3年 1 1月 6日至 8日在广州市白云宾馆举行 ,3 0多个单位近 1 0 0位代表 (其中包括来自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代表 )出席研讨会 ,5个与减震控制有关的企业在会上作了产品展示。建设部抗震办公室、中国建筑学会…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地震、地球内部物理和国际地震工程学会联合工作小组,日本(ESG)全国工作小组,日本科学委员会地震工程分会和地震防灾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地表地质条件对地震动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3月24日—3月28日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召开,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9月13日至1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与河南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河南省地震局及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为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协助.中国地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所与中心,部分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市县地震局、企业台站、公司等地震相关部门20多个单位50余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未来20年在日本首都所在地区范围内可能发生一次震级达里氏7级的强烈地震。这个结论是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领导的防灾委员会做出的,该委员会1988年5月24日在东京举行了会议。共同社指出,像这样的预报,首次以政府名义正式做出。防灾委员会的委员们根据大量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75年在美国联邦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预报评定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曾对南加州隆起的资料、南加州的防灾计划进行了检查,并做了一些旨在加强对该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备震工作。1977年美国政府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1978年又制定了地震灾害减轻计划。与此相适应,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预报评定委员会正式改名为全国地震预报评定委员会(The National EarthquakePrediction Evaluation Council)。  相似文献   

13.
孙谦 《地震地质》2005,27(4):566-566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IAVCEI中国委员会和广西地震局主办的全国第4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土资源部以及香港大学等50余个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中既有德高望众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更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北海市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火山作用是联系地球各层圈——地核、地幔、地壳乃至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纽带,火山学研究对探索地球奥秘、防灾减灾、保护环境、开发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是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起主办的“中国减灾世纪行”的活动之一,也是为明年在广州举办的2006年国际火山学大会(IAVCEI2006)的预备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82篇,会议交流45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祺诚研究员回顾了中国火山学发展的历程,激励与会同仁为中国火山的监测与研究而努力探索。刘嘉麒院士作了精彩的“火山作用与地球各层圈的关联”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刊》2011,(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学刊》2014,(6):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6.
《地震学刊》2014,(2):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7.
《地震学刊》2014,(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褒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学刊》2012,(2):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9.
《地震学刊》2012,(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20.
《地震学刊》2012,(4):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