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1,(10):53-53
“碣石”之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那么,“碣石”之地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相传,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第三次东巡至碣石一带拜海求仙。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人在当年派方士求仙出海之地(秦皇岛东山海岸)立"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秦皇岛由此而得名。1966年,这块竖立了近500年的石碑被人砸碎推下大海。秦皇岛地名由来的这一重要佐证逐渐被人所淡忘。22年后,已支离破碎沉入海底的8块石碑残片被捞出,向世人揭示秦皇岛因秦始皇而得  相似文献   

3.
分析碣石城镇性质、产业结构、风景区的保护和以旅游业为主导地位,探讨碣石地区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相传,秦始皇时代,楚地女子孟姜女,哭倒秦长城800余里。后来被秦始皇胁迫来到荣成,还哭过两次,这究竞是怎么回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完成统一六国后,每年都遭到来自黄河以北匈奴部落的侵扰,为了肃清守内,稳固江山,不惜征调天下民工去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没有逃脱此难,他也被征调去了。两年后孟姜女仍不见丈夫归来,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寒衣,闻知丈夫被折磨致死,并压在长城底下时,孟姜子悲愤难忍,放声痛哭,竞惊动了天地,哭倒长城800余里。长城乃社稷屏障,秦始皇怎能轻一了得,等到孟姜女被筑城大将解押到他面前…  相似文献   

5.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的事件。对于秦始皇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事件,学术界一直有不同意见。主流的意见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但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并未坑儒,他坑的是一些江湖术士。那么,秦始皇坑的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相似文献   

6.
碣石门辞     
《中国地名》2009,(10):3-3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其辞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6):40-41
一、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地中国西安,时间1974年)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他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的统治。他当时惟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99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守卫。有人说,秦始皇陵的顶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内有流淌的水银组成的河流。经过了70多万劳工和工匠30多年的劳作,陵墓才得以竣工。  相似文献   

8.
雄关漫道黄崖关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秀丽盘山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貌奇美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林海人间九龙山列为国家森林公园蓟县位于京、津,冀之腹心,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放碣石,北负长城。公元前26至公元前21世纪,黄帝迁居北方,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黄帝为求治国修身之道,两次来到城北府君山(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黄帝死后,首领陶唐带领先民建立古城,雄踞北方。虞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冀为九州,蓟属其境。西周时期,武王灭商  相似文献   

9.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传说,当年秦始皇强征天下百姓疯狂地修筑长城。孟姜女结婚才三天,丈夫范喜良就被抓去修长城。天气凉了,孟姜女想念丈夫,背着寒衣,带着干粮,千辛万苦,来到了山海关。可万喜良已被折磨而死,填了城陷。孟姜女在长城根下哭了七天七夜,硬是把长城哭倒了十多里,露出了万喜良的尸体。秦始皇闻之大怒,可当他见到漂亮的孟姜女时,却不生气了,要孟姜女跟他回宫。孟姜女提了三个条件:“第一、修甬道十里,直通大海;第二,甬道两旁白布结棚;第三,文武百官披麻戴孝。”秦始皇答应了。第二天,孟姜女满面泪痕,抱着丈夫的尸…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一个长桐并不特殊的男婴在赵圈邯郸降生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围围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蝥基“亲理朝政”,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11.
亢学文 《中国地名》2009,(10):66-73
海港区,顾名思义,因有港口而得名,即自然聚落而成的秦皇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已形成碣石港,秦汉至宋元又得到发展,明清时航船日趋频繁。  相似文献   

12.
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建筑的核心。有关秦始皇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  相似文献   

13.
阿房宫为秦王朝巨大宫殿,遗址位于西安西郊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当时正值秦始皇统一全国,国力强盛无比,才能够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秦始皇在位时,阿房宫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记载:"前殿阿房东  相似文献   

14.
苏畅 《中国地名》2013,(10):66-67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西南挟滦河,始建于公元923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旅游之乡、养貉之乡、干红葡萄酒之乡。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2005年成为河北省首批扩权县。  相似文献   

15.
房秦 《中国地名》2012,(7):75-75
阿房宫为秦王朝巨大宫殿,遗址位于西安西郊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当时正值秦始皇统一全国,国力强盛无比,才能够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秦始皇在位时,阿房宫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1,(11):48-49
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39岁时,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赢姓秦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本底趋势线的秦俑馆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根年  于立新 《地理科学》2008,28(1):107-112
分析了相邻年比较法在旅游危机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本底趋势线的旅游危机后影响评价方法。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1980~2005年统计数据,建立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流总量和旅游收入4条本底趋势线,对1989年北京6.4风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SARS瘟疫三个突发事件旅游危机在本景区的响应进行后评价研究,揭示了秦兵马俑景区在三次危机中所造成的客流量损失、旅游收入损失及冲击时间表,为突发事件旅游危机的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嘉峪雄关     
在茫茫大漠戈壁上,祖国大西北的祁连山下,矗立着一道雄关,千百多年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的侵袭,炎热酷暑和风沙的吹打,今天仍然巍然挺立,孤守在祖国的疆土上,受到许许多多中外人士的关注,它就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当年,秦始皇修长城,虽然耗去了中国人民无数银两,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建立中央集权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他的历史功绩至今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留下的如此丰厚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史上被称之为“伟大的  相似文献   

19.
6000多年前玄武湖出现的原始村落为南京雏形 公元前306年楚怀王没会陵邑为南京古名金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县是南京又一别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长城家喻户晓,世界闻名。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完全,直到现在,总是不断有新发现。 先说万里长城。 原来普遍的说法是,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称作“万里长城”。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秦国就已修筑长城。春秋战国时代,齐、楚,燕、赵、魏、秦、中山等国都在修筑长城,其中春秋时期楚国就开始修筑长城。《左传》倍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7年,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部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就是说,中国最早修筑长城的时间,比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间最少早443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