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就有杂食的食风,可以说粤菜用尽天下所有食材、食料, 除了山珍野味生猛海鲜,禽畜菜瓜以外,鸟、兽、蛇、鼠、虫等无不入料  相似文献   

2.
海中“牛奶”——牡蛎营养丰富,干品甘律,被誉为“海中牛奶”。其肉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索,且低脂肪、高蛋白,既是一种滋补品,亦是一种抗菌抗毒食品。世界各地视它为珍肴,食谱各显特色,美国还有:“牡蛎节”哩。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食豪诗》、诗人杨万里的《食顿房诗》,及清代名士王士雄,都赞为“味极鲜腴,海中珍品”。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对牡蛎记述“海人取者,皆凿房以烈火逼之,挑取其肉,当食品,其味美好,更有益者,海中  相似文献   

3.
沿海热门病——嗜盐菌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猛海鲜、鱼虾贝蟹之类,自然是沿海地区居民的美味佳肴。但是,因食用海鲜而嗜盐菌中毒的事件也频繁地发生,甚至爆出轰动性新闻。上海外滩有家著名大饭店,在一次规模不小的婚宴后数小时,不少食客因上吐下泻、剧烈腹痛到各医院急诊。防疫部门接报后发现,他们“最后的晚餐”是在同一个上述饭店,显而易见属群体性食物中毒。据化验查实,是一起嗜盐菌污染了熟食酿成的事故。嗜盐菌,又称作副溶血性弧菌。海水是它的乐园,盐腌的食  相似文献   

4.
海洋中的动物也会生病。如果它们得了病,到哪里去医治呢?请别担心,海洋中设有“医疗站”“医疗队”,还有许多不辞辛劳、手到病除的“医生”。热带海域的“医疗站”:有一种叫做彼得松岩的清洁虾,常在鱼类聚集或经常来往的海底珊瑚中间,找到适当的洞穴,办起“医疗站”,全心全意地为海洋动物免费医病。开始,彼得松岩虾在洞口,舞动起头前一对比身体  相似文献   

5.
施征 《海洋世界》2006,(9):42-46
本文所提及的“奥斯卡”并不是电影“奥斯卡”奖,而是“奥斯卡”(OSCAR)级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该潜艇属于前苏联第3代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也可称作飞航式攻击潜艇),该级艇经常被人简称为“O”级,“O”级的主要用途是拦截消灭大型航母与水面舰艇编队、陆上重要目标和布署水雷以  相似文献   

6.
蔡克明 《海洋科学》1986,10(3):52-54
“风暴潮”在史书中多称之为海溢或海啸。 山东沿海经常发生海啸灾害,公元前47年就开始有了海啸的记载:“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 (汉书·元帝纪)。人们已经注意到海啸带来的灾害。明朝以来沿海诸县的志书上也多有这样的记载:“大风雨,海溢数十里,冻溺死者无算”。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滨海地带更有不少工矿、企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鲜的价格比起水果来说很多时候还要略逊一筹。龙虾、三文鱼、螃蟹这些堪称食品贵族的海鲜在台湾便不再是酒楼的独享,在四面环海、物产丰饶的宝岛上,它们只能屈尊纡贵、入乡随俗地走进地摊夜市,和萝卜青菜一样,成为普通人家可以经常消费的寻常食品。  相似文献   

8.
项翔 《海洋世界》2011,(8):72-73
“我长的挺奇怪,但口感很不错”,这是象拔蚌最直白的描述了.象拔蚌其实是个花名, “太平洋潜泥蛤”这个学名有着生物学特有的精准,唯独缺少了形象元素.象拔蚌虽长相奇特,却并不妨碍它一直位列最昂贵的海鲜榜首.象拔蚌是除了澳洲大龙虾之外最贵的海鲜,就连最丰盛的自助餐餐厅都没敢把它列入刺身阵容,实在是出场费太贵了.  相似文献   

9.
藻林里的罗非鱼我是一名休闲潜水员,经常会拍摄一些海底视频与人分享。希望能用视频给人带去海洋环境恶化的警示。我曾发过一个视频:一丛刚刚萌发不久的马尾藻,在水下曼妙摇曳,一会儿,镜头里出现了唯一的一条鱼,20厘米长,身上有淡淡的黑纹,吻部微翘,不怕人,在藻叶中穿行,悠哉游哉。网上立即响起了密集的点赞声:“海洋太美了。”  相似文献   

10.
海参味甘咸、性微寒、无毒,入心、肾、睥、肺四经,具有补肾、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等功效。经常食用,对肾虚引起的梦遗阳萎、遗尿、性功能减退等颇有补益。海参的食疗有“海参粥”、“海参鸡汤”、“海参炖猪肚”、“海参炖老鸭”等。“海参鸡汤”的制作方法如下:选备海参、鸡汤、香藐、调味品各适量。将海参泡软、洗净、切片、放入锅中稍炒片刻,然后加入鸡汤及调味品慢火炖熟,再放入香菜即成。  相似文献   

11.
海雾的成因     
王福志 《海洋科学》1981,5(3):47-47
春夏季节,在海上或岸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白茫茫的海雾,有时浓雾瀰漫,咫尺不见。 雾有多种。按雾生成的物理过程和冷却原因,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混合雾”等多种。大陆上的雾多为“辐射雾”。海洋上的雾也称海雾。海雾基本上是属于“平流雾”,其他种类的海雾很少。  相似文献   

12.
自家矛盾蒋介石喊了几十年的反攻大陆,但真正与我军正面交手的只有四次:第一次是1954年10月下旬,被称为国民党海军名舰之花的大型护航驱逐舰“太平”号,仗着它速度快,吨位大,体坚装备先进等优势,经常单独在我温州、三门、台州湾一带窜扰。11月1日,我人民海军鱼雷艇三十一大队6艘鱼雷快艇奉命出击,但狡猾的“太平”号却躲进了敌港。我鱼雷快艇编队为了寻找有利战机,在海上利用岛礁和渔船群作掩护,整  相似文献   

13.
张睿 《海洋世界》2006,(2):37-38
即使当前人们对污染物问题有所顾虑,但新的研究结果仍建议所有的美国人,特别是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和儿童,每周最好吃两次海产品。  相似文献   

14.
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虾鱼鳖蟹、生猛海鲜已成盘中常菜。人们在食用虾蟹时,对虾蟹煮熟后为啥会变色已司空见惯,而对它们为什么会变色的个中奥妙,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虾蟹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淡水中,还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相似文献   

15.
“海洋蔬菜”即人们常说的海带、紫菜、裙带及麒麟菜之类的海藻。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经常食用海藻对人体十分有益,尤其是对困扰现代人的许多身心疾病,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国外营养学家预测:海藻将成为风靡21世纪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6.
大陆架边缘陆地与海洋之间过渡带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界线之一,海洋地球化学家们经常把大陆架边缘作为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Turchyn与Schrag的研究显示,在大陆架边缘存在化学物质循环的新的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日顿比奇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海姑娘”叫加尔普·桑德拉,她是一个图书馆馆员,同时,大海又是她的“故乡”,她能轻而易举地潜入水中,转眼就能用牙齿叼上一条大鱼。“海姑娘”桑德拉早在14岁那年就练就了这一捕鱼绝技,现在她已经25岁了。从那时起,她就经常为朋友们表演这一绝活。她这样做,一来能让大家开心。二来不需破费去买鱼杆和诱饵就可品尝到海鲜了。捕鱼能手桑德拉非常自信地说:“这对我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只要从水面上仔细看清和认准鱼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黄凌 《海洋世界》2010,(1):59-61
沙巴的海鲜种类繁多,从肉嫩的石斑,到奇异的贝壳,龙虾、红鲟是常见的菜式。海鲜馆在海边,进餐的时候,天边每时每刻都变幻无穷,而海上则一片金黄,落日余辉照进海鲜馆,比任何灯光都要来得炫目。  相似文献   

19.
刚放暑假,笔者慕名来到位于蝶岛古城铜陵的东山二中,一踏进“福建省海洋生物标本馆”,只见已有来自漳州、厦门、福州等地的40多位中学生,正兴致勃勃地看标本、听讲解。瞧,那形态各异的海螺、五颜六色的珊瑚、活灵活现的海豚、巨大无比的鲸、栩栩如生的海龟……许多学生不禁感叹:“这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生态环境教育的好基地啊!”二中副校长林福坤介绍说,作为福建省文明学校、绿色学校,东山二中历来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教育。多年来,他们经常组织师生开展第  相似文献   

20.
忍禁不笑     
恩怨分明一位律师在临终前把一张写有:“感谢您的最后送行,咱们的仇怨总算了结了。”的纸条交给夫人: “一定要把它贴在我的棺木上。”“你与所有的人都有仇怨吗?”律师: “不,只是眼中没有泪水的人才能看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