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东北大三江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结合岩芯、测井及地震剖面资料,研究东北大三江地区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的沉积相;并在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特征和时空展布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沉积相类型丰富,以滨浅湖、三角洲平原等浅水沉积为主,夹数层沼泽相煤和海相夹层;在古隆起的边缘有扇三角洲、辫状河相存在,向盆内过渡为滨浅湖和半深湖。城子河组沉积时期,汤原断陷周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绥滨坳陷和前进坳陷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虎林盆地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穆棱组沉积时期,汤原断陷周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绥滨坳陷和前进坳陷地层不太发育,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虎林盆地南部凹陷以滨浅湖沉积为主。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时期,张广才岭和桦南隆起是盆地主要物源供给区。  相似文献   

2.
海相热水沉积矿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海相热水沉积矿床的分类,介绍了各类矿床的特征,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就此对海相热水沉积矿床与其它矿床的划分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是中国近海莺歌海盆地主要油气供给层段,也是我国新生代海相烃源岩的典型代表。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发育中等-好级别的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并具有较强的横向与纵向非均质性;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受古气候、古生产力、水介质条件、沉积速率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育以莺东斜坡带梅山组、三亚组为代表的海相陆源型和以东方区、乐东区梅山组为代表的海相内源型2种模式,其中以海相内源型烃源岩生烃条件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东部地区早第三纪是否发生过海侵的争论已经持续20 余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对海相指相化石( 有孔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等) 、特殊的指相矿物( 海绿石、膏盐) 和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 的海相指相意义提出怀疑。对我国西部地区晚新生代盐湖沉积的研究说明,上述指标只能反映水体盐度,东部早第三纪含油盆地没有经历海侵,其生油岩应为内陆咸化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5.
鲁西是山东省古生代非金属矿的重要产区。自寒武纪早期至二叠纪晚期,形成了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地层及-系列非金属矿沉积建造,有:寒武纪的石英砂岩、石膏、石灰岩、泥灰岩、木鱼石等含矿沉积建造;奥陶纪的白云岩、石膏、石灰岩等合矿沉积建造;石炭纪的硬质耐火粘土、软质耐火粘土、膨胀粘土岩、高岭土等含矿沉积建造;二叠纪的膨胀粘土岩、硬质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等含矿沉积建造。这些合矿沉积建造区域分布稳定,与华北地台区内其他一些地区同类含矿沉积建造可以对比。山东古生代非金属含矿沉积建造的总结和研究,对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和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北部辽河群中层状基性岩发育广泛,与上覆层状岩系呈沉积接触关系,并发现多处枕状熔岩。层状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层状基性岩是辽河群早期沉降阶段的海相拉斑玄武岩。辽东半岛早元古宙海相拉斑玄武岩的发现,将改变对辽河群下亚群火山—沉积建造内涵的传统认识,表明其产出为大陆边缘或类似弧后盆地的大地构造环境。这将为重新认识和评价辽东半岛早元古宙金属矿床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东秦岭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中碳、氧、硫、锶和铅等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氧和硫分别源于海相碳酸盐和海水硫酸盐;铅和锶源于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8.
鄂西白果园银钒矿是典型的黑色岩系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化主要见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第4段下部黑色页岩
中,银钒矿化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岩(矿)石的常量元素及氧化物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处于大陆边缘,物源主要来自于
陆源;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Eu和Ce的负异常,分配模式及相关元素特征显示成岩成矿过程中以正常海水沉积作用为主,有轻微
的海相热水沉积参与;微量元素特征同样指示成岩成矿的主要物质来自于陆源,但也有热水沉积的显示。综合研究认为白果园银
钒矿为较典型的低温热水沉积成岩成矿的黑色页岩型矿床;最主要的成矿作用是沉积成岩作用,最有利的成矿部位是沉积古地理
环境大陆边缘附近的浅海陆棚泻湖环境,成矿是在较为缺氧还原的条件下发生的,海相热水的参与以及生物(有机质)作用对矿化
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巨野煤田煤系地层之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测井曲线、微量元素及粒度概率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煤田早二叠世时处于以河控作用为主,兼受潮汐作用影响的浅水三角洲环境。沉积环境经历了水下三角洲平原、边缘三角洲潮汐平原、边缘三角洲沼泽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平原五个沉积阶段,总体构成了一个进积序列,反映了由浅海相→过渡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山西组广泛分布于辽东太子河流域。笔者在本溪田师付山西组采得Chonetes carbonifera等海相动物化石。这些化石新材料对于研究山西组的时代, 石炭—二叠系的界线,以及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安徽等地的地层对比,沉积演化及晚石炭世海浸的方向、期次、范围等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年来东北地区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附近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的最新展,简析了目前有关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的意见分歧的焦点,进而从植物化石的角度,将海相、海陆交互相同陆相进沉积联系起来,探讨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的合理性问题,提出将界线划在Ruffprdia-Onychiopsis早期组合与中期组合之间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广泛应用,在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利用三维地震的属性切片
技术刻画沉积体的三维几何形态及其沉积演化过程,已成为地震地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并逐渐衍生为一门新
的学科──地震沉积学。地震沉积学的应用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地下沉积体宽厚比的“不均衡性”,另一方面又要客观辩证地评价
地震沉积学对于“薄层”沉积体的分辨能力。陆相地层地震沉积学应用要比海相地层复杂,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应该形成其自身
的特点和技术方法体系。地震沉积学应用的关键是建立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以正确的沉积相模式为指导及精细标定地震
属性的地质含义,要强调多学科、多因素、多技术手段的联合应用与约束。   相似文献   

13.
山西沁水盆地南缘晋城一带广泛出露寒武系一三叠系地层,其中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岩一陆相碎屑岩系沉积,反映了该地区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由海相向陆海交互相到河流相、湖泊相沉积的演化过程。笔者等对该地区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做了初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层中具有生油岩条件,但有机质演化成熟度较高,对找油是不利的,而对找气是比较有利的,有可能成为有希望的新的天然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4.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土矿质量及成矿过程的关系,最后就稀土元素对于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稀土元素总含量(不包括Y)分别为107.07×10-6、185.00×10-6和246.28×10-6,依次增高,说明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稀土元素贫化的过程,也是Eu异常和Ce异常趋于增大的过程,即相对于黏土岩来说,铝土矿具有高Eu异常、Ce异常的特征;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来说,无论是栗园向斜西翼还是东翼,铝土矿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轻稀土元素含量以及La与Yb含量之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单纯利用稀土元素图解不能有效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可以大体反映含矿岩系形成于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大竹园大型铝土矿与黔北其他铝土矿一样,总体上属于沉积型,可能与古喀斯特化过程、古风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栖霞宅科地区含矽线石榴黑云片岩是古元古代荆山群禄格庄组安吉村段主要岩性,主要造岩矿物为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石榴子石、矽线石,岩石层位稳定,为高角闪岩相变质岩。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方法进行判别发现,其原岩为一套化学上属中—强等分异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粘土岩。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在古生界均不程度地发育古油藏,古油藏中储层沥青是藉以恢复和重建油藏成藏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对四川盆地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分类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沥青特征开展了详细的产出形态分析,总结了储层沥青产出形态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关系。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藏储层岩类页岩、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均有分布,多期生烃、多期构造调整导致天然气与古油藏耦合关系复杂。总体上讲,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气藏构建了一个原生与次生兼备、原油裂解气藏占主导、页岩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为辅的复式成藏系统。储层沥青分布特征可揭示古油藏和气藏成藏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喀什北地区白垩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山南麓露头剖面和钻井层序地层研究,结合地震资料分析,将塔里木盆地喀什北地区白垩系划分为2个巨旋回层序、4个超长期旋回层序和8个长期旋回层序。其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自下而上表现为海平面持续上升过程中,由陆相河-湖三角洲过渡到海相三角洲,再到局限台地的沉积相变。利用泥岩微量元素分析,确定古特提斯洋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就已经影响到喀什北地区,在海侵过程中,形成了连片叠置的退积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并造成了该段砂岩中富含碳酸盐胶结物。下白垩统上亚旋回厚层砂岩与上白垩统及古近系的膏泥岩层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是喀什北地区最重要的油气储集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集贤煤旧东荣矿区勘探时发现在含煤的城子河组之下有一套海相沉积地层,确定为“东荣组”。近年来,在绥滨地区一带普查勘探时,这套地层有了更完整的揭露,并系统地采集了各门类化石,使建组条件更为成熟。下面,就这套海相地层的层序、沉积类型、古生物组合、地层时代等研究成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太子河流域是华北地台区本溪组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典型剖面分析入手,对本溪期的沉积相进行分析讨论。本溪的牛心台剖面海相层位出现最早,晚期出现浅水生物碎屑滩沉积,底部之滨海湖沼相中的铝土矿厚度大品位高;大葫芦套村剖面以泥岩广泛发育,且灰岩层数多而薄为特征,代表滨海平原湖泊的沉积;田师付太平沟剖面以下部发育一完整的三角洲沉积而有别于其它地区;在最北部的暖河子剖面,下部为滨岸冲积平原的沉积,代表了近陆环境中的沉积。本溪期沉积可分为两个演化阶段,早期沉积受古地形的制约,为一填平补齐作用,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岸冲积平原、滨海湖泊、沼泽以及三角洲;晚期是随着海侵范围的扩大和地形差异的缩小,基本上为一海湾—泻湖环境,但局部有浅水生物碎屑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商洛及河南卢氏、栾川地区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中发育有滑塌堆积物,其主要类型包括岩崩、滑动、滑塌和沉积物重力流,其中后者主要见到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它们多从下到上构成了由粗到细由浅水到深水的退积序列,呈海相扇三角洲沉积在晚元古代冰川边缘及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边缘的两种大陆斜坡上,其沉积特征反映了中朝板块南缘从晋宁期到早加里东期呈强烈抗张断陷的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