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图新显示载体的出现,要求制图者不能继续沿用纸质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进行符号设计.以旅游网络地图点状符号设计为例,在对单个点状符号进行认知实验的基础上,将符号成图可视化显示,应用眼动跟踪技术,采用统计学的样本标准偏差方法分析被试者阅读地图的眼动数据分布状态,从易学性、地图信息易获取性、易记性等三个指标评估点状符号的有效性,从而得到点状符号设计改进原则,为旅游网络地图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图个性化认知是地图设计与地图可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维电子地图为例,针对不同样式地图原型对特定用户的认知适合度问题进行研究。以交叉组合设计的4种地图原型为素材进行单因素组内眼动试验设计,采用Tobii X120眼动仪获取目标点周围兴趣区内的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鼠标点击时间等眼动(行为)参数,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多元数理统计分析进行量化计算,发现地图样式对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首次鼠标点击时间均有显著影响,说明用户对不同样式地图的认知效果在认知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信息加工速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后,本文进一步寻求认知心理学理论依据,并绘制眼动热点图、统计均值图、折线图、雷达图等可视化图形,将上述结论进行直观表示。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不同地图的认知效果因人而异,地图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个性化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3.
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用于表示不依比例尺小面积地物或点状地物的点状符号设计被广泛关注和探讨。综观目前常见的网络地图,特别是旅游网络地图,其点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案大多尺寸相近,以象形符号为主,但边框设计有3种不同方案:对符号添加统一边框,对不同符号添加不同边框,以及不加边框。通过眼动实验,探究点状地图符号边框设计对用户认知地图的影响,比较上述3种方案所获取的不同认知效果,进一步研究网络旅游地图的点状地图符号边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表达用户兴趣,提升网络地图个性化服务效率,本文结合用户的操作行为与视觉行为,探讨了用户兴趣获取的原理与方法。结合Web日志与眼动数据的特点,提取网络地图的用户兴趣特征项,并利用熵权法对用户兴趣度进行估计。通过向量空间模型,构建网络地图用户兴趣模型,并开展验证实验对用户兴趣建模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学眼动实验方法,提出一种以用户视觉为主体的个性化地图推荐模型,避免了个性化推荐技术中冷启动与用户数据稀疏的缺陷,使得在现有的用户兴趣与需求挖掘条件下,个性化服务的推荐结果更加精确。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了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郑束蕾 《测绘学报》2016,45(8):1008-1008
正如今,地图的用户需求、数据来源、设计方法、显示介质、服务程度等都在呼唤个性化。生物信息技术中的眼动追踪方法能够为揭示地图认知过程实时地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从而对地图认知与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但目前国内还未见对个性化地图认知的眼动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眼动试验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个性化地图认知的理论框架、构成因素、评估方法、作用机制、个体差异等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地图交互方式主要包括鼠标键盘控制和触摸设备控制,对根据人类视觉通道、利用眼动控制进行地图交互的研究还很少。眼动数据可以透露出人的心理状态和兴趣,因此将其作为地图交互的输入信息可以增加应用的可靠性和便利性。首先利用Tobii EyeX眼动仪获取眼动数据,将该数据作为地图交互的输入信息,提出了注视点过滤算法和注视多边形定位算法;然后设计了眼控控件及其交互响应方式,解决了地图眼控交互中存在的注视点冗余、交互反馈延迟问题,并开发了一套眼动控制的交互式地图原型系统;最后通过比较用户分别使用眼动控制和鼠标控制完成相同地图浏览任务的耗时及表现,对地图眼控交互算法和原型系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新的显示环境和地理事物的出现,要求旅游网络地图符号的设计不能继续完全沿用传统纸质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借鉴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方法,以旅游网络地图点状符号设计为例,通过3个认知实验,选用比率分析和区间估计数理统计模型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旅游网络地图点状符号的设计改进方法,并对所设计的符号进行修改,形成的旅游网络地图点状符号达到了较好的认知效果。所设计的认知实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图符号凭制图者主观经验设计的问题,是今后地图符号设计过程中重要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对海图的设计和评价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有研究中,对海图认知实验开展的针对性和精细度还不够,海图要素表达方式比较单一,社会效益不高,服务性不强.本文基于眼动实验,展开对专题海图点状符号要素的评价.通过不同款式符号的设计,结合不同任务对比分析实验数据,提出一种以点状符号为例的专题海图评价的量化指标和具体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用户行为识别、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何自动识别用户的地图阅读行为,眼动行为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方法识别用户阅读地图线状要素时的眼动行为.本试验首先通过25名被试者阅读地图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数据采集,然后提取了250个眼动特征并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排序.结果显示,当采用信息熵法,特征数量为m=5时分类准确率最大为78.27%;而采用信息差法,特征数量为m=4时分类准确率达到最大值为77.01%.本文提出的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方法在准确率方面优于已有研究方法.此外,由于特征数量的减少,大幅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本文提出的地图阅读行为眼动识别方法,为未来眼控交互式地图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社交媒体用户的历史签到数据分析用户空间活动偏好实现用户兴趣区域推荐,在城市商业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了解人们的城市生活和需求提供帮助。已有方法获得的ROI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无法给ROI赋予准确的地理描述信息,对用户来说可解释性不强。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城市街区和签到数据的个性化兴趣区域推荐方法(CBCD),引入城市街区概念解决ROI边界模糊问题。首先,通过城市道路网生成城市街区,并将大规模签到数据映射到城市街区转换为区域签到;然后,基于区域签到对用户空间活动偏好和类别偏好分别进行个性化建模;最后,融合空间和类别活动偏好,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区域。在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荐精度,对用户感兴趣城市街区的挖掘和推荐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图符号模型与异构地图符号资源不兼容,难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图符号概念模型。通过定义符号的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该模型实现了对符号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和符号本体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采用SOA软件架构思想,建立了基于Web服务的地图符号分布式共享框架结构,实现了符号的跨平台调用。本研究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地图符号与ArcGIS Engine之间的跨平台调用,进行了本符号共享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灵活开放集成和互操作,并且有效地保留了地图符号的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dynamic point symbols in the pres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data. Such symbols are of particular use in the design of animated maps and computer games. The authors examine three existing techniques of using dynamic point symbols to present quantitative data: blinking, pulsation, and rot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ir effectiveness with that of classical cartographic anim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 animated map design, dynamic point symbols might be used to present not only qualitative but also quantitative data with comparable effectiveness. The results may serve a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dynamic point symbols to be as effective as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used in animated cartography.  相似文献   

15.
在矢量瓦片地图中,跨网格的要素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常常造成点、线、面要素中非均匀符号在网格边界处的不连续,这样不仅影响视觉效果,还容易引发空间认知错误.在保持矢量瓦片数据和样式独立的基础上,提出使用预处理和实时绘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通过分析不同要素符号在网格边界不连续的类型和原因,提取了不同类型的绘图辅助信息;将...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个性化地图符号概念模型,从感知适人化、解意适宜化两方面展开个性化地图符号能指、所指和意指的理论探讨,从而剖析地理事物、地图符号与用户感知解意之间的关联,探讨个性化地图符号的设计依据。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解析符素情境语义和符号陈述语法等个性化地图符号构成的关键环节,解析个性化地图符号的设计策略。由此提出个性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和流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个性化地图服务的深入研究,如何获取更加实时可靠的用户个性化信息和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难点。本文从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文本数据出发,在当前文本挖掘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挖掘用户所言,分析提取用户所需,并最终实现地图可视化的个性化地图服务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地图知识和用户信息,为个性化地图服务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