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提高大尺寸工业摄影测量中编码标志点编码容量和解码准确率,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于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的编码标志,该标志结合了环形编码标志和圆点编码标志的特点,编码容量可以达到131072.在简单和复杂的场景中,从不同的拍摄角度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编码标记易于提取和识别,编码容量大,定位精度高,可以用于大尺寸工业摄影测量中进行点匹配和图像定向,甚至可以用作测量点,从而实现大量测量点的自动管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大尺寸结构动态摄影高精度、自动化测量中如何有效提高人工标志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字符编码标志设计及其识别定位方法。该标志由两部分组成,实心圆部分取背景色,字符部分取前景色且两者的灰度具有显著差异,是一种由字符确定码值的圆形编码标志。采用多级阈值进行特征分割,分别得到字符区域和圆形区域;生成编码字符样本,并采用BP神经网络训练,进而实现精确的分类识别解码;对背景圆区域内部进行填充修复和灰度平滑,采用灰度质心法可实现亚像素定位。该类型编码标志设计简单且提出的字符识别方法解码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灰度编码标志依据自身的几何及结构关系来识别编码,往往由于倾角、畸变大而识别错误;而彩色编码标志虽然增加了颜色信息,但是结构又相对复杂,也存在算法复杂、识别率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标志中的颜色信息与几何信息相结合,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且可靠性更好的彩色点分布型编码标志。该编码标志利用标志点的颜色信息能够有效简化编码标志的解码步骤,提高标志识别效率,并且能够增加编码数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容易、识别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彤 《北京测绘》2018,32(3):281-285
GML和GeoJSON是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集成中的两种数据交换格式。基于GML的数据交换是当下最常用的交换方式,但其存在编码和解码时间过长的问题,而GeoJSON是一种新兴的更加简洁的数据格式。针对这两种数据格式,本文理论分析了GML和GeoJSON的要素编码差异和传输开销差异;并以中国地区的ShapeFile数据为例,设计实验对比GML和GeoJSON编码时间、编码后相应文件大小、解码时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相比GML格式,GeoJSON格式更为简便、传输开销较小、编码和解码性能更高,为地理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一种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在加快编码速度同时能调节图像质量的方法.首先用一种比基本分形编码方案具有更大压缩比的加速方法加速基本分形编码,得到一组基本编码.对此基本编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解码图像.然后用原始图像与此解码图像相减得到一个差值图像,对该差值图像进行分块、量化、编码,得到一组附加码.附加码与前面得到的基本编码共同构成原图像的编码.该方法比基本分形编码方法速度快,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可在提高编码速度的同时调整PSNR值与压缩倍数,使解码图像适合不同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闸门开度测量是水工闸门监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传统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测量难度大。为解决测量闸门开度难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条码尺图像分析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针对三周期等间距条码尺编码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改进,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闸门开度测量检测系统。模拟闸门实时开度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实时全自动测量闸门开度信息,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表明改进后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闸门开度测量效果,为实际闸门开度工程测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数字摄影测量中,当被测物大而复杂时,目标像片的数量可能达到数百张,像点达到几千个,因此人工去识别这些像点是不切实际的,不但费工费时而且也加大了出错率。为了实现工业数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引入了一种点状编码标志,讲述了其设计原理,并应用透视投影中交比不变量和仿射变换对其进行了识别。试验表明,该编码标志点设计严密,自动识别率为100%,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数字摄影测量中,当被测物大而复杂时,目标像片的数量可能达到数百张,像点达到几千个,因此人工去识别这些像点是不切实际的,不但费工费时而且也加大了出错率.为了实现工业数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引入了一种点状编码标志,讲述了其设计原理,并应用透视投影中交比不变量和仿射变换对其进行了识别.试验表明,该编码标志点设计严密,自动识别率为100%,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相似模拟实验中相似模型变形观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精度差以及模型影像特征纹理不足、灰度单一、存在噪声等问题,本文给出利用所设计的编码标志实现对模型监测点自动识别的方案。采用设计点状编码,在传统阈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层阈值模型,以最大限度地捕捉编码点。通过使用高斯优化算法对每一个编码点进行亚像素级的边缘定位,椭圆拟合求取编码点中心,然后对提取出来的编码点进行聚类。最终,利用针对数字编码标志设计的编码识别算法来自动识别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给方法不受拍摄角度、光照等影响,可实现对相似材料模型自动变形观测,提高相似模拟实验数据观测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系数变换函数的编码预处理算法,是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案中量化步骤之后,数据进入编码器进行编码之前,增加了一个使用分段线性函数对高频子带的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前预处理的步骤.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倍率图像压缩在编码过程中小变换系数的丢失较多的问题.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主客观质量方面都较解码端高斯纹理信息重建算法出色.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gradation as a cartographic tool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 area-class maps. The communication model is used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uggesting distinction between errors that occur in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begins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a target level of encoding error. Map alternatives are constrained to achieve this target, with gradation considered as one variable in the map production process. The result is a series of maps of equal encoding accuracy but varying in the degree of gradation represented. The individual maps of the series can then be evaluated in terms of decoding accuracy. The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by producing a series of alternative forest region maps of New York, Pennsylvania, and New Jersey based on U.S. Forest Service data on tree genus distributions. The series ranges from a 4-class graded area-class map to a 13-class crisp map. The results show gradation to be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map classes as a means of cartographic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基于TM1300的G.723.1语音编解码器的实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G.723.1编解码算法原理和TM1300定点DSP芯片,针对该芯片的硬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运行于TM1300之上的实时语音信号采集-编解码-播放的可行方案。讨论了G.723.1语音编解码器在定点TM1300上实时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片的TriMedia1300能实现至少5路实时G.723.1语音编解码。  相似文献   

13.
GPS数据实时通讯中数据解码问题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测量工作中,经常需将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和处理。然而,GPS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是以其正确解码为前提的。在分析串口通讯中数据传统解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字节数据的实用算法。通过对Ashtech UZ-12型GPS接收机实时传输数据解码试验,证明此算法是一种简单、高效、易于通过编程实现的GPS数据解码算法。  相似文献   

14.
李世忠  胡莘  顾学迈  陈虹 《测绘学报》2001,30(4):331-335
随着现代小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利用该高新技术为地球观测服务将成为一件远景可观、意义深远的事情。根据差错控制编译码原理和相应的高级数据链路规程,提出了一套自适应前向纠错编译码方案,同时进行了星地通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5.
吴迪军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32-133,136
针对现行规范中2 km以上距离的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觇板的规定,进行了单标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设计,并通过实验与双标三角高程法及已知高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标三角高程法可用于2 km以上距离的跨河水准测量,其半测回中的垂直角观测组数宜增至双标法的2倍。  相似文献   

16.
倪蓉蓉  王庆  潘树国  赵兴旺 《测绘科学》2011,36(6):278-280,288
近年来,GPS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精密单点定位解算、GPS基线解算、站坐标解算、地球电离层研究实验等应用中,需要大量IGS站点观测数据及精密产品信息,下载工作繁琐且耗时。为了提高IGS数据下载效率,实现智能化下载,作者研制了基于WinInet API的IGS服务数据专用FTP客户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实现批量下载功能。  相似文献   

17.
晏磊  段依妮  勾志阳  相云  陈伟  景欣 《遥感学报》2012,16(6):1222-1232
从航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场的功能需求出发,于2008 年—2009 年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用于光学遥感载荷几何性能评价、辐射定标、光谱定标的人工靶标,包括三线阵靶标、扇形靶标、辐射特性靶标、MTF靶标、光谱性能评价靶标5类.该套靶标采用可重复使用、可清洗、可拼接的材料,适用于航空遥感高分辨率、灵活机动的特点.为了检验靶标的光学特性能否满足定标要求,2010 年11 月对辐射特性靶标、MTF靶标和光谱特性评价靶标进行了飞行同步光谱测量和BRF测量.野外实验结果表明,该套靶标的光谱平坦性、朗伯性、对比度均符合定标场的要求,可以用于航空传感器定标实验与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差分VLBI通过交替观测目标天体和参考天体,将共同的误差因素从观测量中扣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相对定位,因而在深空探测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差分VLBI高精度的实现要求目标天体和参考天体的角距很近,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讨论设计了差分VLBI测量的一种实现方案,利用多颗参考源的观测内插出目标源的非几何时延修正,放宽了对目标源和参考源的角距限制。该方案在S波段对目标源非几何时延的修正精度可以达到1 ns水平。  相似文献   

19.
差分VLBI测量的一种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分VLBI通过交替观测目标天体和参考天体,将共同的误差因素从观测量中扣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相对定位,因而在深空探测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差分VLBI高精度的实现要求目标天体和参考天体的角距很近,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讨论设计了差分VLBI测量的一种实现方案,利用多颗参考源的观测内插出目标源的非几何时延修正,放宽了对目标源和参考源的角距限制.该方案在S波段对目标源非几何时延的修正精度可以达到1 ns水平.  相似文献   

20.
Cartographic Design and Usability of Visual Variables for Linear Fea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response times and error rates in map-reading tasks relative to various modes of linear feature visualization. In a between-subject design stud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set of map-reading tasks generated by approaches to a traffic problem. These entailed quick and correct decoding of graphically represen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tasks first involved the decoding of one graphic variable, then of two variables simultaneously. While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included colour hue and symbol shape,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was communicated either through symbol size or colour value. In bivariate task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graphical elements were combined in a single displa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style partially explains the variability in people’s perception and thinking, describing individual preferences in object represent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The data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suggest that alternative forms of visualization may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performance in map-reading tasks: colour hue and size proved more efficient in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han shape and colour value. Apart from this, it was shown that individual facets of cognitive style may affect task performance,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visualization employ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