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 50 000、50年代1∶ 25 000和70年代1∶ 50 000 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5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50000、50年代1:25000和70年代1:50000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中,林地面积最大,1987-2008年,林地、库塘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河流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则先增加后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阶段都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减小;80-90年代,气候变化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减小,而90年代到2000年以后,气候变化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增加,这与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减少,而2000年以后年平均降水量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SPI指数的甘肃省河东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莺  李耀辉  胡田田 《中国沙漠》2014,34(1):244-253
干旱是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以甘肃省河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该地区38个气象站1971-2010年逐月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指数),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SPI指数的时间序列特征,探讨了SPI3和SPI12的年代际距平和倾向率的时空变化,以及特旱、重旱和中旱的发生频次。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SPI指数随机性在减弱,持续性在加强。干旱出现较多的时期为1991-2005年,出现较少的时期为1974-1982年。(2)20世纪80年代以前河东地区偏湿,90年代以后河东地区有偏干的趋势。河东地区行政区划分为7个部分,70-80年代,除甘南地区外,其余地区的SPI3倾向率均显著增加;80-90年代,河东地区SPI3倾向率持续减少,减少最明显的为定西地区;90年代到21世纪初,河东地区SPI3倾向率又有增加趋势。对于SPI12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到2010年,除甘南、陇南和天水地区的SPI12倾向率为先减少后增加以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然后再增加的趋势。(3)3个月时间尺度干旱的分布范围广,发生频次高,主要发生于河东地区的北部。12个月时间尺度的特旱主要发生在河东地区的北部,重旱和中旱主要发生在河东地区的东部。  相似文献   

5.
在气象观测数据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讨赖河流域1957-2012年潜在蒸发量变化的研究表明:(1)讨赖河流域潜在蒸发量的季节变化不尽相同,秋、冬季潜在蒸发量20世纪60、70年代偏少,80、90年代及2000年后偏多;春、夏季潜在蒸发量60、80年代偏高、90年代及2000年以后偏低,年和湿季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60-80年代偏低,90年代及2000年以后偏高。(2)就年际变化而言,年和湿季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季节潜在蒸发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夏季增幅最大,秋季最小。(3)各季节和年序列均存在10~15年的短周期变化及26~28年的长周期变化。(4)流域春、夏、秋、冬以及年和湿季潜在蒸发量分别在1995、2000、1984、1980、1997年和1992年突变增加,并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干季潜在蒸发量经历了两次突变增加,分别发生在1980年和1995年。  相似文献   

6.
张学珍  王发浩  罗海江 《地理研究》2021,40(4):1134-1145
利用1978—2018年《人民日报》的2238条环境污染新闻报道,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人工判读,逐条提取新闻报道的环境污染类型、时间与地点,进而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发现:① 1978—2018年中国的环境污染报道经历了3个热点时期,其中前两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关注重点是水污染问题,第三个时期(2015年前后)关注重点兼顾水污染与空气污染。② 环境污染新闻报道热点地区随时间而变,其中空气污染的热点地区由20世纪80年代的南、北双中心格局,演变成相对分散的格局,再进一步演变成21世纪最初10年以京津冀为中心的格局;水污染的热点地区分布由20世纪80年代相对分散的空间格局,演变成以沿淮四省为中心的格局,进一步变成东、西双中心的格局,至21世纪最初10年重新回归至相对分散的格局。③ 从新闻报道数量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并结合新闻报道内容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放所致,之后逐渐演变成近年来工业生产排放与生活排放共同导致。  相似文献   

7.
任红玲  唐晓玲 《地理科学》2007,27(Z1):39-46
根据主要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将吉林省分为半耕半牧区、农耕区和森林区3个研究区域.利用1982-2005年24 a的卫星遥感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同期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观测数据,对吉林省的NDVI与气温、降水量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24 a来3个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气象因子对植被变化的驱动效应,研究植被变化的年代差异.结果表明①吉林省气温、降水量的年变异系数区域差异明显,半耕半牧区的年变异系数显著地大于森林区和农耕区;②森林区气温是影响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半耕半牧区NDVI变化对降水量更敏感,农耕区气温和降水量对NDVI变化的影响作用基本相同;③NDVI变化对降水量变化存在时滞,半耕半牧区最敏感,其次为农耕区、森林区,时间滞后大约为10 d;④24 a来3个区域植被覆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半耕半牧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植被变异最大;⑤3个区域NDVI的年累计值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无论是生长季的长度还是生长季的植物生物量((NDVI值的大小),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显著,主要表现为生长季春季提前和秋季推迟和植物生物量的增加,而2000-2005年的NDVI值较20世纪90年代仍有增加,但趋势减缓,只有森林区的生长季植物生物量在2000-2005年仍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基于YUE-HASM方法的气温与 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气温和降水作为最主要的气候要素,其时空变化趋势将直接影响着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服务功能及空间分布变化。经验证,YUE-HASM方法较普通Kriging方法模拟精度高。根据江西省及其邻域范围内1961~2000年的100个气象观测站点每天的气温和降水的基础观测数据、DEM数据,运用YUE-HASM方法分别对江西省20世纪60、70、80和90年代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数字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61~2000年的40年间,江西省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显著变化,60年代为相对暖干时段、70和80年代为相对冷湿时段,而90年代则为暖湿时段。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祁连山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祁连山森林资源变化,对于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祁连山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3年,应用"3S"技术和搜集以往调查研究资料,对比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分布范围及面积变化,结果表明:地质时期,随着祁连山快速隆升,气候变得寒冷干旱,森林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早全新世以后,祁连山区森林退缩至酒泉以东山区。历史时期,祁连山北坡森林遭到4次较大规模人为破环,森林面积日渐建少。新中国建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末,祁连山北坡林区经过3次较大的毁林开荒行动,森林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甘肃省加大了祁连山森林保护,祁连山北坡森林得到逐步恢复与扩展。目前,人为活动对祁连山北坡森林的干扰影响仍然严重,森林质量呈退化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保护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1960-2010年降雨增减、转折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荣 《热带地理》2013,33(4):414-419
根据1960-2010年中国563个地面观测站年降雨量资料,采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和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中国年降雨增减、转折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中国年降雨量出现环勃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两个减少中心和高原东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南部两个增加中心;中国降雨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3次转折变化,其中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两次沿纬向变化,20世纪90年代沿经向变化,3次初始转折时间由西向东转移;降雨的增减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大部分地区降雨增减呈交替变化,表现为三极子型分布。中国降雨增减、转折变化中心线与南北分界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孢粉纪录及泥炭发育和演替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夏玉梅 《地理科学》1996,16(4):337-344
根据3个高位泥炭剖面孢粉分析和^14C测年数据,以及植物残体、微量元素与营养元素等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大小安岭分别5000a B.P.和2700a B.P.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和植物群与气候演变过程。分析表明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形成了低、中和高位发育阶段的演变,大兴安岭高位泥形成晚于小兴安岭。1300a B.P.大小兴安岭普遍发育高位泥炭。该区图强和汤北(94-A)高位泥炭剖面分别是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标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以 195 1~ 1996年地面气象记录、 90年代末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近 5 0年北京周边地区 (即华北北部 )沙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结合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信息 ,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生态环境背景。结果表明 :沙尘暴高值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地的周边 ,特别是西北部的四子王旗 -苏尼特右旗朱日和、二连浩特市 -达茂旗满都拉和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乌拉特中旗。从时间变化看 ,午后至傍晚是沙尘暴天气易发的高峰期 ;季节变化总体上春季较多 ,其次是夏季和初秋 ;从年际变化看 ,5 0~ 6 0年代是沙尘暴发生的高值期 ,70~ 80年代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 ,进入 90年代后又呈上升趋势 ,多发期与干冷气候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黄河源地区荒漠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遥感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黄河源地区多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将荒漠分为沙地、戈壁、盐碱地和高寒荒漠四种类型,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黄河龙羊峡以上区域内的四期土地覆盖的荒漠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荒漠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以高寒荒漠和沙地为主,其次是戈壁和盐碱地。近30 a来研究区内整体上荒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沙地的变化最为明显,尤其是1989年度以来的10 a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80年地形图和多年遥感资料,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手工提取了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4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28年(1980~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研究区的冰川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洛扎地区冰川面积从491.64 km<'2>...  相似文献   

15.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反映了森林植被固定和转换光合产物的能力,表示了森林碳汇功能强度,也是评价森林植被的演替状况以及陆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主要指标。基于遥感、清查资料等方法估算NPP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受限于观测(调查)年份,难以有效获取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森林种群或群落年际NPP。树轮资料较为有效地反映了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逐年生长状况,从而在估算高精度且长时间尺度区域森林种群及群落NPP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对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区域森林NPP的两种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第一种方法主要是依据树轮资料提供的立木逐年生长量进行生物量以及NPP的估算;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树轮指数与其他植被指数的相关性间接反演过去时间段区域森林群落NPP的变化。上述两种估算NPP的方法均存在较多的限制性,未来利用树轮资料估算NPP的时空精度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气候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的定量影响是目前生态脆弱敏感区对气候变化响应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前人已在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带界线的定性影响方面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仍缺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气候贡献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定量辨识。本文利用1970年以来长时间序列的国家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分别提取了基于气候要素和土地利用的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4个时期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通过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动探测方法(FishNet)和界线变迁方向变动探测方法(DSAS)对气候界线与土地利用界线的时空变化进行探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气候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气候与土地利用界线空间分布格局及气候贡献率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在西北地区变幅最小,东北地区变幅最大。在大兴安岭东南缘农田控制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西北段以及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农、林、牧业生态—生产功能区西北段,气候与土地利用界线空间耦合关系最为密切,在该地区基于FishNet方法下水平方向上气候贡献率达10.7%~44.4%,垂直方向上达4.7%~55.9%;基于DSAS方法下气候贡献率为1.1%~16.8%。两种方法探测结果大部分趋于一致,但DSAS方法精度高,适用于小范围精确探测;FishNet方法更简单,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快速直观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内农牧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土地生产潜力、保护农牧交错带区内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支撑与信息保障。从4个方面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森林遥感分类及变化监测、森林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森林蓄积量与生物量遥感估算、森林干扰遥感监测等。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使用的多源遥感数据和各类模型,提出集成地面调查数据、高分地-空雷达扫描监测技术,以及多源光学遥感建模技术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构建多维度、多尺度、高时间密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阜康绿洲生态系统生物量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阜康绿洲平原地区于2003年8月,在野外实测的53个样方植物的生物量干重数据与同期陆地卫星MODIS影像的第1,2通道250 m遥感数据,通过分析植被指数NDVI与绿洲植被生物量的相关关系,进而建立该遥感植被指数与植被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植被指数NDVI与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所建遥感植被指数与绿洲植被生物量的回归模型中,三次方程为所得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中最适合用于阜康绿洲生态系统植物生物量和生长的监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分析同年4~9月研究区内植物生物量的时空间分布,并得出阜康绿洲生态系统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总体格局是:绿洲内部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时空特征变化是十分的明显,生物量的增长从5月底至8月;且于7月、8月生物量达到旺盛时期;随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荒漠植物群落生物量时空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表现不明显,且荒漠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在时空上是非同步性。这都是由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表现不同的时间,和荒漠植物在时间上表现出不同物候导致的。同时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生物量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