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比增产20%-80%。  相似文献   

2.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作增产20%-80%.  相似文献   

3.
3~5月,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北疆大部分地区正常或偏多;南疆大部分地区偏少。车内低温天气影响较突出,部分地区受到霜冻的危害。1气候概况1.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6~10℃,南疆地区13-15℃,与常年同期相比较,全疆除阿勒泰及南疆的部分地区正常外,其它各地均偏低1℃左右。春季气温变化不稳定,3月上中旬,4月中旬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月下旬、5月中旬则偏高。4月上旬、5月下旬爿匕温气温偏低,南往偏高。4月下旬、5月上旬,北往气温偏高,南疆偏低。各月平均气温:3月,北疆爿匕部偏高1℃左右,北任沿天山一带偏低1…  相似文献   

4.
黑体效应在棉花热量补偿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 揭示了黑体效应 (地膜内撒草木灰) 使棉花苗期日平均地温显著提高(较地膜覆盖), 其中0 cm 提高0.82~0.97℃, 10 cm 提高1.0~1.50℃, 20 cm 提高0.99~1.01℃;在棉花生长初期41 d 中,较地膜棉增加0 cm 地积温33.3℃.d,10 cm 地积温47.7 ℃. d,20cm 地积温40.9 ℃. d; 较地膜覆盖补偿气积温38.9℃. d, 使棉花生育期较地膜棉提早3~4 d。从而使棉花生育的优势部位与气候资源优势时段同步, 趋利避害, 促进了棉花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早稻地膜低架覆盖育秧具有保温性好,出苗率、成秧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我市普遍推广。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波状上升,甚至出现暴冷暴热天气,即使地膜覆盖期间(4月上、中旬),日最高气温亦可达30℃以上。由于地膜薄(0.015mm),透光率高(普通地膜达70~83%),膜内白天增温效果明显,尤其在晴天条件下温度最高可达45℃以上。若  相似文献   

6.
随着烤烟、玉米等春播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旬邑的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地膜均是一次性利用。为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作用,1987、1988年度我们在旬邑原区开展了冬前覆盖回茬小麦,后春覆盖烤烟、玉米等作物的一膜两用试验及示范。一、试验、示范概况及气候特征 1987-1988年度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地膜西瓜在封丘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地膜西瓜 3月底至 4月初播种 ,4月中、下旬瓜苗长出两片真叶时需破膜放风 ,不然遇高温天气会造成烧苗。若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破膜后的西瓜又可能遭受霜冻危害。通过对地膜内、外温度观测统计分析 ,找出了西瓜受害的农业气象指标 :在放风之前 ,日最高气温达到 30℃时 ,膜内温度可达 5 0℃以上 ,可发生烧苗 ;在放风之后 ,当日最低气温低于 3℃时 ,膜内温度可达 0℃以下 ,可发生冻害。根据烧苗和冻害气温指标 ,普查我县 1971~ 2 0 0 0年气象资料 ,30年中 4月中、下旬达到烧苗气温指标的有 7年 ,约…  相似文献   

8.
商兆堂 《气象科学》1994,14(3):282-286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虾适宜放苗的湿度范围为16.0—20.0℃,为常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下旬,大约30-40天的时间.2、水温17.5℃时放苗,放苗后两个月内生长最快;但是,水温17.0℃时是放苗养殖,效益最为理想。3、水温14.0℃时放苗成活率虽然已达56%,但生长缓慢,效益低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玉米覆膜栽培是80年代我国旱粮生产的一项突破性农业气象技术工程,是继山区玉米育苗移栽和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被列为高寒山区“温饱工程”之一,为了给山区玉米地膜栽培上升到适当高度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首先了解玉米地膜覆盖的气候生态效应。1资料来源试验采用对比设计,二个重复,每个试验区用地0.22ha,供试品种为户单1号、中单2号、白鸽43,管理措施为当地传统管理措施。增温效应资料为1988~1989年2a在留坝农场进行的膜内和膜外实际观测地温资料,生育期、生长性状及…  相似文献   

10.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97,比单作提高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相似文献   

11.
1982年以来,我国北方各省、西南及湖北、江苏、广西等省区,先后开展了地膜玉米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尤其是在热量不足的北方及南方山区,地膜玉米都有较大的增产效果.我区农五师等单位近年来试种也取得了亩产吨粮的良好效果.石河子地区及其类似的地区,热量条件比较充足,使用地膜栽培有没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的原因及关键技术等都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在石河子兵团农垦科学院试验田内,进行了多方面试验,现综合各试验结果,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高寒阴湿、半干旱地带、徽成盆地推广地膜覆盖小麦、玉米、洋芋是一项增产效益显著 ,帮助农民脱贫的适用技术。它可有效地补偿热量 ,提高地温 ,调节水分 ,促进土壤熟化 ,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 ,促进作物生长和提早成熟 ,提高粮食产量。该地区山大沟深 ,高差悬殊 ,气候类型多样 ,为了因气候制宜覆盖地膜 ,充分发挥地膜增产优势 ,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地膜栽培界限及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1 试验研究方法1 .1 试验方法在高寒阴湿的宕昌木耳乡、武都金厂渭子坪 ,半干旱地带的礼县、西和、康县、武都、徽成盆地等适宜种植区域 ,海拔 1 …  相似文献   

13.
我省自入春以来至5月上旬,持续高温少雨,全省出现大面积的干旱。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全省转入低温多雨,旱情得以解除。但自6月中旬至7月末,全省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形成了异常的干旱灾害,全省受灾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严重,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本文分析了1997年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气候特点、干旱严重程度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1.1气温6月中旬~7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为24.2℃,比常年高3.l℃。从全省分布看,白城地区、松原地区、四平地区大部和农安、辽源为25.0~26.2℃…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表明,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降水资源,具有明显的节水保墒作用,调水效应显著,水分利用率高。粮食增产一般在40%-60%以上,经济效益好,是发展旱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热量,水分条件及生育期不利气候因素分析了彬县旱塬地区膜上麦套种杂交油葵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提出该地膜小麦套种杂交油葵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6月15日,并提出了主要载培技术,可用以指导同类地区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发生量预测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相关法和多因子线性回归法对豫西地区1985-1999年15年的小麦赤霉病系统观测资料及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比较,筛选出春季玉米残体菌率、4月下旬-5月下旬雨日、4月下旬-5月下旬雨量3个对小麦赤霉病发生量影响显著的因子,建立预测模型,经回验与预测验证,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1春玉米1995年春玉米整个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利多弊少。虽然北疆玉米区在播种至幼苗生长前期有旱情发生,出现“大小苗”现象.但向整个生长发育期而言,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词一IO’C积温在2500~35O0C之间.除昌吉、哈密、焉者、库车的积温比常年偏少3o,-110.外,全疆其余地区偏多4o~36OC,需水关键期用水充足,光温水匹配基本适宜,无较重灾害发生。全疆春玉米生产获得好收成。1.1幼苗生长期(播种~拔节)4月中、下旬是全疆春玉米的播种时期。北疆由于冬季积雪偏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加之降水偏少、大风多,造成土表层大…  相似文献   

18.
1幼苗生长期(播种~拔节)春玉米:4月中下旬全疆大部地区普遍播种。南疆大部地区播种期偏晚,北疆播期有早有晚。播种期间南疆玉米种植区气温偏低,但仍适宜播种,播种进度较快。北疆玉米区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受其影响,播种进度较慢。5月上中旬玉米陆续出苗,出苗期间受到5月上旬两场降温天气过程的影响,全疆玉米出苗期的早晚仍然跟播期早晚基本一致。6月下旬、7月上旬春玉米陆续进入技节期,出苗到拔节期,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正常偏高三~ZC,热量条件较好,土壤墒情适宜,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玉米的幼苗生长。玉米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9.
谢忠奎 《高原气象》1990,9(2):169-176
通过一年的试验,初步得出参试各变量x_1(灌溉定额)、x_2(灌溉次数)、x_3(头水叶龄)和x_4(保苗株数)对产量y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各参试因子对产量的作用,并通过频数分析,筛选了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高于某一产量指标,同时限制灌溉定额或灌水次数的节水增产的优化措施组合。本文还分析了参试因子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评价了地膜的节水效果和增温增产效果,初步探索了地膜玉米的节水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20.
海拔2800m的山区地膜春小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海拔2800m以上的和田县喀什塔什乡科克阿依村进行地膜穴播春小麦与露地春小麦栽培对比试验。地膜覆盖技术改善了小麦生物性状,分蘖数和成穗率大大提高,千粒重也有所增加。除4月15日播种的外,株高、结实小穗数、穗粒数都比露地播种小麦增加,A、B、C三处理比对照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5.5%、82.0%和52.3%,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能有效解决低温半干旱山区春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粗、旱、冻等突出问题,具有较好的保墒蓄水、增温保温效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是小麦生产再上台阶的一项有力措施,值得在南疆海拔2800m以上的山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