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6年7月17~20日、25日巴州地区接连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降水天气过程,造成巴会台等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本文重点从水汽、层结稳定度、卫星云图、地面进面铜囚锋等方面对本次大降水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陕西清涧河上游200-07-04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致使清涧河干支流洪水猛涨,形成了该河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对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时空分布及特点和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洪水的暴雨中心和洪水形成均在上游地区,清涧河的降水特性和地貌特点及上游大面积滑坡阻水后跨坝是造成本次洪水暴涨暴落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1998年长江、松花江相继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大批的良田和房屋被吞没。特大洪水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回想起10年前参加月亮泡抗洪抢险气象服务,感触颇深。1988年,嫩江发生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大洪水,省气象局为配合省委、省政府抗洪抢险的部署,成立了“省...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河流域1999年夏季洪水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服务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1999年 7月中旬到 8月上旬 ,阿克苏河流域出现历史罕见洪水。高温融雪以及山区降水是这次洪水的主要气象成因。 5 0 0hPa南疆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和中亚到帕米尔高原一带的副热带低槽是造成阿克苏河流域特大洪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均为历史罕见,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特大洪灾之后,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与自然协调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如何落实"治水兴蜀"战略方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均为历史罕见,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特大洪灾之后,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与自然协调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如何落实“治水兴蜀”战略方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人类活动和天气气候变化这两大因素,而后者引发的降雨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则是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最…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开都河流域的洪水特点,同时进取了历史上两次特大洪水个例,利用准地转Q矢量的ω方程进行诊断分析,从而对由于大降水产生的洪水的降水落点和强度的预报找出了一些可行线索。  相似文献   

8.
陕两省安康县,有十万人口,滨汉江,地处巴山秦岭之间。一九八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安康县遭受到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的洗劫。持续三十多小时的暴雨与汉江上游洪峰迭加,形成高出安康老城十多米的洪浪,于三十一日夜八时许冲垮城防堤坝,扑  相似文献   

9.
以“95.7”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暴雨预报为例,说明暴雨预报在水库防洪调蓄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水库蓄水防洪调度的科学依据。水库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水库及水库上游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含水量等正确运用天气预报.计算流域内的最大径流量、入库流量和总容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在水库蓄水调水防洪调度中的作用.使水库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1583年。安康。夏四(5)月,兴安州猛雨数日,汉江溢、黄洋河口水壅高城丈余,全城淹没,公署民舍一空,溺死者五千余人。摘自《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1983年7月31日,安康市遭受到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的洗劫,持续三十多小时的暴雨与汉江上游洪峰迭加,形成高出安  相似文献   

11.
我省陕南汉江流域是一个多暴雨区,每年均有暴雨发生,其中造成较大范围灾害的也为数不少.例如1981年8月连续性暴雨使汉江流域的汉中段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1983年7月30日区域性大暴雨使安康地区产生特大洪水,对安康老城造成毁灭性灾害;1990年7月5—9日,汉中地区出现八  相似文献   

12.
张容焱  游立军  高建芸  林昕  唐振飞 《气象》2013,39(12):1642-1648
本文针对有水位资料,但没有流量观测的流域,同时又有历史罕见洪水记载、流域断面洪水警戒水位和自动站记载的近年几次小洪水过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雨 洪关系,得到致灾临界雨量;再应用淹没模型模拟洪水淹没情况,得到洪水的风险等级评估。通过对历史特大山洪个例的淹没反演,可以看到由数理统计与淹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的山洪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于洪水记载和考察资料,往往对洪水淹没的高度记录准确,而对发生的具体时间通常是模糊的,本文得到的临界雨量指标是否能够预见洪水需要实例检验。通过2012年前汛期强降水过程的检验,虽然预警了低风险洪水事件,但是风险发生时间有差异,经过合理调整低风险临界雨量,满足了能够预见洪水的目的。对于其他等级的临界雨量的检验,有待于日后更多的实例,进行合理的调整,逐步完善翠江流域的山洪临界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1994年重大灾害天气会要今年,我省发生了几十年来罕见的特大干旱和暴雨洪水灾害,关中、陕南降水普遍偏少5~8成,持续高温又使土壤大量失墒,水田失水龟裂,受旱玉米高不足尺,大片枯死,棉花豆类作物大量落花、落荚、苹果大量落果。商洛、渭北和陕北又相继...  相似文献   

14.
“98.7”武汉市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徐双柱 《气象》2002,28(7):54-57
使用红外云图、雷达回波、武汉市城区自动雨量站和地面中尺度观测资料,对1998年7月21-22日武汉市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武汉市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云图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为此后进行武汉市特大暴雨的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辽宁人民悲痛难忘的日子。罕见的暴雨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无情地袭击了辽宁大地,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对正在向富裕之路迈进的广大农村和大中型企业密布的城市,是一场无情的挑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川江石刻洪水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川江两岸历史时期特有的石刻洪水资料,划分了洪水的类型,分析了时空分布的特点,归纳了三个特大洪水年(1788,1860年和1870年)雨情和水情的共同特点,其人析结果可供防汛抗洪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95.6.24”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天气学角了发,结合卫星云图演变及物理特征分析了1995年6月24日,以遵义市区特大暴雨为中心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其分析结果为:高空槽移经遵义市上空形成低涡,低层金沙低涡不断发展状大,水汽条件极为充沛,大气层结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198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洞庭四水流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分析发现,这场秋季特大洪水是由5次暴雨过程形成的.本文在分析秋季异常暴雨洪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形成这场洪涝灾害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北半球西风带超长波的调整、极峰位置变化以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等,发现在许多方面类似于"江淮梅雨".它的发生并非偶然:一方面,是前期长江流域和我国其它地区一系列异常天气的继续;另一方面,在多年的降水量年变程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秋季也存在一个降水量分布的次高峰.只不过其强度和历时不如1988年秋季典型而已.因此.秋季暴雨洪水不仅仅是长江上游的地区性问题.中下游地区的秋季防汛工作也不可放松.  相似文献   

19.
以“95 .7”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暴雨预报为例 ,说明暴雨预报在水库防洪调蓄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水库蓄水防洪调度的科学依据。水库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 ,水库及水库上游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含水量等正确运用天气预报 ,计算流域内的最大径流量、入库流量和总容量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在水库蓄水调水防洪调度中的作用 ,使水库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有的气象、水文资料,对1988年7月22日发生在托里县城的特大暴雨洪水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气象、地理、洪水等自然现象间的链接关系,有助于对山区突发暴雨型洪水成因、特征和防御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