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湘南的两类铅锌矿床,主要指的是东坡、香花岭矿田的铅锌、锡铅锌矿床和产于泥盆纪的层控铅锌矿床。前一类矿床的形成,不仅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小岩体密切有关,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层效应,集中产于中上泥盆统棋梓桥组、佘田桥组碳酸盐岩中。如香花岭矿田的铅锌矿床约有80%的矿床(点)都集中产于棋梓桥组上段下部的白云岩和白云岩化灰岩内,同时还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以往的多数研究者认为,东坡、香花岭矿田的铅锌矿床,其成因属于典型的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2.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锦琪 《矿产与地质》1991,5(4):325-332
香花岭矿田位于南岭东两向构造和耒临南北向构造复合部位的香花岭短轴背斜处.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泥盆系石英砂岩和页岩、石炭系白云岩和灰岩,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分布于香花岭短轴背斜的核部通天庙一带及其背斜的两翼.对远离矿区的区域地层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各时代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除页岩低于世界同类岩石的丰度外,碳酸盐岩、砂岩、硅质岩均高于世界同类岩石丰度,尤以砂岩和硅质岩最明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湘南地区棋梓桥组和佘田桥组地层广泛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含矿层位或赋矿围岩,影响且控制着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的产出与分布。柿竹园矿集区棋梓桥组和佘田桥组地层是该区形成矽卡岩的重要原岩,也是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围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属矿产关系甚密,同时也与矿床的成因机制、成矿模式及其成矿机理等相关密切,尤其是泥盆系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产状与空间展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以及深部矿床(体)的空间形态,是开展深部地质找矿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对矿区外围泥盆系棋梓桥组和余田桥组碳酸盐岩和矿区内的花岗岩、石英斑岩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取样分析;详细研究了碳酸盐岩全岩铅同位素、矿石铅同位素和硫同位素组成以及单矿物包裹体成分、测温和单矿物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等特点。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①铅锌主要来源于棋梓桥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余田桥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部分来于岩体,②锡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浅变质砂岩和泥盆系跳马涧组砂岩,部分来自花岗岩岩体,③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岩体。从地洼观点进一步分析探讨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认为该矿床为湘南典型的地洼型多因复成矿床,并指出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要点。  相似文献   

5.
赣西萍乡—高安成矿区带地层含矿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赣西地区区域和的地政治协商会议化学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二次算术平均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地含矿性。认为本区金矿石是在低背景条件下形成的,石炭系华山岭为金的独立赋矿支位,二叠系茅口组、石炭系黄龙组、泥盆系锡矿山组及佘田桥组、双桥山群宜丰组是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容矿岩石为碎屑岩系及不纯碳酸盐岩。不整合面及层间破碎带是矿化定位空间。  相似文献   

6.
银母寺铅锌矿位于凤太矿田西部的银母寺-大黑沟铅锌(铜)成矿带东部,为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大型带状铅锌矿床(矿带)。文章在总结分析矿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在矿区所做的勘查工作和前人资料,认为银母寺铅锌矿带分南北矿带,在空间上具有“地层岩性+构造+蚀变”的三位一体特征,即矿体主要赋存于古道岭组与星红铺组接触带附近的硅化灰岩、硅化铁白云岩中,并严格受背斜构造控制,在走向和倾向延伸方向有一定的规律,与矿化有关的主要蚀变是硅化和铁碳酸盐化。分析其找矿前景,认为已知矿体深部存在很大的找矿前景,尤其是背斜北翼深部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凤太地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步周山铅锌矿床受控于桃江—城步基底断裂与次生顺层断裂组成的"入"字形组合构造,基底断裂为导矿构造,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铅锌矿体产于棋梓桥组岩脆易碎容矿空间大的白云岩段顺层断裂中,为典型的地层+构造联合控矿,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矿化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形成机理等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湖南泥盆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南方泥盆系的重要地区之一。以往对浅海相地层如中统棋梓桥组、上统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研究较详,而对陆相—滨海相地层如跳马涧组工作不够。长期以来无论湘中或湘南都习惯把中统棋梓桥组以下一套碎屑岩统称为跳马涧组,并认为属中泥盆世沉积,近年与外省对比还将其全部置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D~2_2)下部。虽少数同志怀疑湘南跳马涧组下部可能属早泥盆世,但均无化石依据,故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大的东坡稀有—有色金属矿田位于南岭中段,赣桂地洼系和浙粤地穹区的邻界处,从次一级构造来说,矿田位于地洼阶段形成的西山复式背斜和五盖山复式背斜之间的东坡—月枚复式向斜的北端昂起部位,其两侧各有一条断裂面向外倾的大型冲断层平行轴向延伸,是向斜与上述两个复式背斜相接的边界断层,背斜的核部充填着一套古地槽沉积—震旦寒武系碎屑岩建造,向斜核部及两翼则为地台阶段形成的泥盆系跳马涧砂岩和棋(?)桥、佘田桥及锡矿山组灰岩,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位于矿田的中心,面积9.5 km~2(图1)。复式岩体的岩浆侵入分异演化和泥盆纪地层的岩性以及有利的构造,决定了该稀有金属矿田的各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规模最大的柿竹园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1矿区概况湘东钨矿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省交接部位,距湖南茶陵县城40 km左右。矿区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中统的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石英砂岩,锡矿山组页岩、石英砂岩,侏罗系石英砂岩与粉砂岩,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等。矿区发育NE、NEE断裂,其中,F1断裂走  相似文献   

11.
祥霖铺夕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中段,矿床产于NE向、NW向和EW向断裂的交汇处,矿化集中赋存于背斜的倾伏端附近.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导致的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热源,区内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在夕卡岩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矿物组合,成矿过程可以分为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预测在矿区的西部有望找到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2.
湖南郴州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矿区有利赋矿层位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NE向成矿构造发育,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将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类型分为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花岗斑岩型三种,其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中的似层状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3.
1 地质背景 桂林沟钼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段之凤县-镇安断褶带懒板凳成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大区东秦岭-大别山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天竺山地层小区(李双庆等,2010),区内岩浆岩属五龙-胭脂坝构造岩浆岩带(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8).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陡岭岩群(Pt1D)和震旦系灯影组(Zdy),岩性为灰色十字石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夹浅粒岩、变粒岩,其原岩为泥质碎屑岩类和灰白色厚层状、块状中-细晶白云岩.矿区为一复式背斜构造,其褶皱样式可通过砂岩和大理岩、白云岩等强硬地层的构造形态表现,总体层序关系显示矿区背斜轴向为WE,向E倾伏(图1).  相似文献   

14.
湘中佘田桥剖面上泥盆统弗拉斯阶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学平  孙元林  白志强  王尚启 《地层学杂志》2004,28(4):369-374,i004
湘中佘田桥剖面的佘田桥阶大致与弗拉斯阶范围一致 ,其下为吉维阶泥质灰岩 ,含腕足类 Emanuella tak-wanensis等及竹节石 Viriatellina kienelensis等。佘田桥阶自下而上分别为榴江组、蒸水河组、老江冲组。榴江组主要是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互层、底部为黑色薄层硅质岩。蒸水河组下部以灰黑色及暗灰色钙质泥页岩为主 ,含介形虫 Bertillonella erecta、B.cicatricosa?、Franklinella calcarata、Entomozoe(N ehdentomis) tenera及菊石 Meso-beloceras?sp.;上部泥质灰岩、似瘤状灰岩、粉砂质泥岩含牙形石 Palmatolepis cf.semichatovae、大型菊石 Mantico-ceras sp.及介形虫 Entomozoe(N ehdentomis) pseudorichterina。老江冲组以泥页岩为主 ,顶部附近则出现一些泥质灰岩、似瘤状泥灰岩层 ,产丰富的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及弓石燕类等腕足动物 ,少量海绵 (?)及珊瑚等。佘田桥阶的顶界与弗拉斯阶的顶界一致 ,即以无洞贝类和大量四射珊瑚的绝灭为标志 ,而 Yannanellina腕足动物群的出现开始于锡矿山阶 (或法门阶 )。综合各类化石资料 ,佘田桥剖面的榴江组大致相当于牙形石 falsiovalis带— punctata带 ,蒸水河组相当于 L ower hassi带— L ower rhenana带 ,老江冲组相当于 U pper rhenana带— linguiform  相似文献   

15.
林尚泉 《中国岩溶》1986,(Z1):76-80
<正> 本文试图通过黄荆岭背斜的水文地质解译,为航片在水文地质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一个例证。黄荆岭背斜位于1∶20万邵阳幅中部,邵阳市东南约30公里。属于祁阳“山”宇型构造前弧北翼,为一宽缓褶皱,轴向约北东30度,面积百余km2。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厚—巨厚层隐晶质灰岩,锡矿山组下段(D3x1)厚层灰岩、泥质灰岩构成主要含水层。相对隔水层是锡矿山组上段(D3x2)砂、页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何宝山矿段为典型实例,较系统地论述了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区原生晕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和金矿化剥蚀程度。认为矿区主矿带何宝山矿段Ⅱ号矿化带南北两段产状及剥蚀程度的差异,系受东百向张扭性断裂(F5)成矿后活动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7.
湘南地区泥盆系发育齐全,沉积连续,并具陆表海的沉积特征。本文研究的四马桥向斜上泥盆统中,还产有著名的后江桥铅锌菱铁锰礁控矿床。向斜西翼泥盆纪早期及中期跳马涧组沉积相为陆相一滨海相。中期棋梓桥组为滨海相海滩一滨岸海盆亚相。泥盆纪晚期佘田桥组下部为较大的海侵阶段,属相虽与棋梓桥组相同,但海水逐渐加深,并形成缺氧环境,随后又出现台地局限浅海亚相生物礁微相;中部为缓慢海退阶段,出现台地局限浅海亚相生物滩微相、泻湖微相,含矿层位于下段;上部为较大的持续海退阶段,出现鲕粒滩及核形石滩。泥盆纪晚期锡矿山组包括四期海退式小旋回。  相似文献   

18.
<正>1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左江裂陷盆地龙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西南侧的台盆接触带上,龙田背斜的西南侧。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统都安组(C1-2d)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二叠纪海绵礁灰岩(Pb1s)、三叠系百逢组(T2bf)杂砂岩及含粉砂质泥岩。其中三叠系百逢组杂砂岩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构造活动强烈,呈现明显的构造控矿特  相似文献   

19.
靳西祥 《湖南地质》1993,12(4):252-256,280
锡矿山锑矿属世界性的超大型矿床,它赋存在一个独特的构造抬升块中。表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基底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矿田出露地层水源补给条件较好,是良好的供卤环境,佘田桥组中段为理想的赋矿岩系;硅化岩是锑矿化有利的寄主岩石;成矿物质,来源于矿田深部古水热活动区的前泥盆系;隐伏酸性岩体是古水热活动/循环的理想热源。锡矿山锑矿,是形成于古水热活动区的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潘家冲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上处于东南地洼区,湘赣地洼系,湘东地洼列,衡山地穹和株洲地洼以及攸县地洼的交界处。与矿有关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板溪群地槽沉积。地洼建造在矿区东南部为砂砾岩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板溪群主要由浅变质千枚岩、板岩组成。 1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北北东一南南西构造带内,地层单一,由板溪群组成一复背斜,东翼被一近南北走向的大断裂所切,断层倾向北西、倾角50°,为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背斜东缘板溪群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呈高角度不整合。由于构造活动的长期性和多期性及应力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