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全国工业射线成像与CT应用新技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7月初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是"发掘新技术,搭建学术与应用沟通的桥梁,推动工业射线成像和CT新技术在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0月17~2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联合学术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参加联合学术大会共有800多人,《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派专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1990年6月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讨论会”,出席本届学术年会的有来自北京,长春,上海,武汉,昆明,安徽,河北,江苏等地的65位从事于计算机层析成象技术的教授、学者、专家、研究生参加,共有论文50篇涉及CT技术的数学理论、广义拉东变换的新研究成果;地震层析图象技术的新成果,医学上介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决定在上海召开第五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以交流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国同行的合作与友谊,推进CT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议期间将邀请中外科技界、医务界从事CT研究与应用的著名专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定于2009年7月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强理论创新,推动工程应用,开创射线数字成像与CT技术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和泰山医学院放射系联合于1993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四日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召开了全国第七届CT 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和来自地震、石油物探、医疗、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个单位的80位代表。泰安市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组委会主任泰山医学院放射系主任陈鹤声教授宣布会议开幕。泰山医学院副院长袁聿德教授代表到会的领导同志致贺词;中国计算机学会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理事长邱佩璋教授(因迫切事务不能到会)致函大会,表示祝贺,并为本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撰写了前言,并为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CT 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科技日报》副刊部和《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92年中国CT 科技十大进展”的评选会已于1993年2月1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评选的共有20个单位和35位专家,其中评委有:中国计算机学会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邱佩璋、羡汝珙;《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郭履灿、柳百琪;国家地震局吴宁远、刘小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陈运泰、秦馨菱、冯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幼铭;深圳安科公司宋健宁;广东威达医疗器械集团张优泉、徐晓南;北京大学傅淑芳、朱仁益;石油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  相似文献   

9.
2014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9日~31日在厦门召开,全国以及海外从事射线数字成像与CT技术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近120人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是由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主办,Volume Graphics GmbH,Germany(显示分析和重建工业CT数据软件公司)承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无损检测中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奥维斯科技有限公司(Always Technologies Ltd.)协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及应用研究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六届全国 CT 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研究会正付理事长、理事和《CT 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正付主编及其成员,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 CT 研究、技术工作者、专家学者、医院负责人、CT 和 MRI 机新用户,以及中国广东威达公司、深圳安科公司,日本岛津公司、东芝公司、日立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 GE 公司、PICKER 公司和 BIR(工业 CT)公司的代表,欢聚一堂,报告交流 CT 理论及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CSSCT)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协办,并欢迎有关单位参加主办、协办,将于2004年10月10日前后在北京市开会 :研讨“21世纪科技进步与CT及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交流国外内CT和三维成像的理论、应用技术的成就和展望”。会议分5项议题: Symp1: CT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显微CT、锥束CT成像理论和算法; Symp2:工业CT和数字扫描成像、新型CT机和微焦点CT的设计和性能,信息反馈工程和其他应用;CT与NDT在线检测;Symp3: 医学CT扫描成像诊断: 高质量CT/MRI/PE…  相似文献   

12.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3.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5.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6.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报道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CT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得到蓬勃发展,有些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或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93年度亚洲CT 科技十大进展”的评选与公开发表,必将推动亚洲地区在CT科技方面的交流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科技日报拟联合邀请国内外有关CT(MR)方面的专家评选CT 科技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进步。现经1994年11月4日第七届全国CT 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评委会初步推荐出(排名不分先后):非医学方面:一、西南ICT 研究开发中心研制成功γ射线工业CT 机(科技日报93年5月24日报导,10月中旬通过国家科委委托四川省科委鉴定与火炬办的验收);二、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研  相似文献   

19.
1987年8月23—27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第二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讨论会之后,曾发出一份会议简报,列出了大部分CT研究会会员的通讯地址。并就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联络工作。1987年9月我CT研究会曾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Alexander教授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做过在地球物理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一、筹建“CT科技信息数据库”的意义和目的:我国CT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得到蓬勃的发展,我国已能在上海和深圳制造国产的 X-CT 扫描仪和核磁共振成像仪 MRI;在地震 CT 和工程无损探伤、勘探能源和资源等方面我国有适合于国情的内容.当今世界上 CT 新仪器涌现很多,将国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