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贺卫中 《测绘通报》2000,(8):36-36,39
重新布设的新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在平面控制上和老平面控制网可完全匹配,但因地面沈降的不均匀性老高程控制网与新高程控制网就无法匹配了。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梦里的扬州     
马艳  王浩 《中国测绘》2005,(6):65-70
提起扬州这个名字,怕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自古多少文人雅士写诗作赋,没有到过扬州的人,只是看看那些辞赋大概心底里就已把扬州当成“天上人间”了。要说扬州的好,恐怕只有久居扬州的人才真正知道。你若真的问他扬州怎样,这些老扬州人多半要翘起大拇哥一迭声地说“扬州好,好啊”,再没有别的话了。的确,生活感触早已溶在血脉里,哪能用几句话就说清楚呢?我生在一个完全自由民主的家庭,这一半因为父母的性情,另一半也是为着父母工作太忙,并没有时间管我们。直至高中毕业考大学,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以后的路要自己走的,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自己看吧。…  相似文献   

3.
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而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著名文化遗产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王亚勇认为,老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黯然远去的背影,是历史的断裂,也是文化的失落。王亚勇说,简单地保留地名其实很容易,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很多跟地名有关的建筑、遗  相似文献   

4.
正去中国西部旅游,不看看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世界屋脊上最壮丽的山河;不看看云南的怒江大峡谷,就难以想象高黎贡山上二战时期世界上海拔最高处战役的惨烈残酷;不看看重庆的长江三峡,就难以理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雄奇险恶。在四川,不看看大渡河大峡谷,将会错过全国最大型、河流上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地图》2012,(2):6-6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近年来,我开始喜欢上《地图》杂志。我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又是火车爱好者。真的希望贵刊能经常刊登些和铁路有关的文章,尤其是铁路文史方面的东西,比如:东北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云南的滇越铁路,等等。文章中最好有详细的线路图,最好是老地图,地图杂志嘛,亮点就在于此。在工作之余我非常喜欢拍摄铁路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怡情     
北岛 《地图》2010,(6):1-1
<正>说到我的北京地图,是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带有某种私密性质。在这张地图中,首先是我家,然后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父母所在的单位,还有我和同伴行走的路线。这是我生命旅途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我经常发明人们早已发明过的事情。对这,我倒有一点自知之明。我是一个“时者也”之“圣”,注意赶上时代。我关心“前沿问题”,但是自己孤陋寡闻。很容易发明别人早于我发明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做这一点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的。不过发明别人已经发明了的事情,总不能说是创新。对做这样的事情我起了一个新字眼“创旧”。是创造但这种创造没有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在2002年8月4日《今日国土》创刊座谈会的发言,提出要重视城市地下开发,自认为是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是我的创造,因为我的这个思…  相似文献   

8.
正朋友到俄罗斯旅游,在彼得堡的旧货市场上一美元买了一幅老地图,卖图的白发老人说是二战时期用过的军用图。接过地图后,我先谢了朋友而后打开。地图拼贴后的长宽比为130×80 (图1),是1931年到1937年修图的苏军总参谋部制图,八幅连缀,而且图上确有使用中标图的符号(图2)。我认为这符号应该是粗略标示的火炮地域,苏军当  相似文献   

9.
走马格尔木     
如果有人要我回答出青海省两具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我会说首推西宁,其次便是格尔木。格尔木完全是一座新兴城市。1956年以后,他是随着青藏公路的修建和柴达木盆地的开发而崛起的。而今这座戈壁新城的现代化程度,似乎不逊于省会西宁。  相似文献   

10.
王志会 《地图》2004,(5):74-75
涉足古玩市场的我.偏爱“毛泽东专题收藏”。某日.在一地摊上发现了这本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地图《民兵训练图册》。因首页有一段毛泽东关于“大办民兵师”的文字.这是出版物上较早出现的“毛主席语录”,与摊主讨价还价后.终以10元钱的价格买到手。回到家,仔细翻阅,这貌似不起眼的”老地图“真是不一般,一本20页的图册.浓缩着“地图”之外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杨浪 《中国测绘》2022,(2):69-71
收藏意义上的"老地图"一般是指上个世纪前半期以前的地图,尤其是清末至民初间的图.在这之前的图民间存续很少,且时常成为对近代史的细节考察;在这之后的图则相对量较大.鉴于地图收藏的圈子很小,而且"东西"不多,价格弹性有限,所以赝品不多,近年来也会有点,不过我很怀疑做老地图赝品的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赵大川 《地图》1999,(4):38-39
我爱好收藏,比较早地另辟蹊径,将注意力投向别人不注意的粮票、纪念币、地图.收藏要有专题,要有研究,档次才能提高.起初,有些年头的地图只是我收藏的工具书,不同年代地图上的省份、地名变化,为粮票、纪念章提供确切的考证依据.十几年前地摊上的书多,也便宜,收藏得多了,自成一个门类.这些古地图观之赏心悦目,研究引人入胜.由于我是台联成员,出于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祈盼香港、澳门、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驱使着我有意识地去收藏一些能证实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一部分的史料书籍.十几年苦苦寻觅,获得不少精品.现将其中的<广东图>、<广东图说>、<新辑中学万国地志>中有关香港、澳门史料整理成文,以此表达对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05,(2)
在2005年1月25日开展的“老成都·新成都”档案精品展中,一幅黄铜雕刻成浮雕式样的清代老成都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名为《新订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的老地图作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面积近10平方米,“铺”在地面上十分壮观,和直立在前的2004年成都地图互相映衬,巧妙地体现出本次展览的主题:老成都·新成都。据成都市档案馆编研部蒋主任介绍,这幅清代成都地图原为纸质,一直珍藏于该馆。在精品展中,特意用黄铜浮雕的方式将其复原并做旧,以逼真地重现清代成都的风貌。该图将全成都所有的大街小巷分成27个区。这27个区分为东、南、西、北、…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中旬,一张照片走红网络,在高铁二等座上,一位穿旧皮鞋的老人神情专注忘我工作。网友留言说,这才是民族之魂,共和国的脊梁。这位平易朴素的老专家,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一位具有工人品质的高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1997年3月7日第40号命令批准固体矿产矿床储量和预测资源新分类。新分类的制定者们(参加新分类编写的有许多俄罗斯首要地质学家)曾面临一项不轻松的任务——使这个文件适应地下资源使用新的法律和经济条件,同时又不从根本上打破矿产国家平衡表历史上形成的结构,保存俄罗斯全体地质人员和独联体各国地质人员都理解并习惯的储量分类语  相似文献   

16.
李志贤 《地图》2006,(4):36-37
说到广州,得从小时候说起……一般都用这个说法,是说小时候做过什么什么,老了就开始回忆了,回忆也就成了上了年纪的人的专利,虽然不愿承认,但确实如此,小时候……爸十七岁从广东的乡下跑到广州去当木匠学徒,看上了在那里实习的妈,据说(那是依照我妈的说法),那时候爸极老实,说自  相似文献   

17.
<正>权力观是个老话题,也是个不断被实践赋予新内容的新话题。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是我们各级领导任何时候都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从我们党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8.
沈阳故宫,王朝的开始 大清门 站在大清门前的那一刻,我还是吃了一惊.目睹过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金碧辉煌,面前的沈阳故宫确实让人有些适应不良:建筑群紧贴着马路,门前空间又逼仄又嘈杂,实在没法让人产生什么神圣的仪式感.屋檐上的琉璃瓦也差不多褪去了光华,杂草丛生,古朴世俗得近乎寡淡潦草,说它是一座老县衙或山神庙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9.
<正>林梅村先生的《蒙古山水地图》一直没有再版,据说旧书市上已经炒到近万的价格了。这书好看,禁琢磨,而且确实引发了许多新说。见于《中国美术报》网站上郑自海先生文章指《蒙古山水地图》实为中国穆斯林传统的陆路朝觐路线图"就是很开思路的新说,只是需要从逻辑上说明为什么要走陆路而不从海路大开的马六甲路线走。当然我也能想到解释……但是"隆庆开关"以后海路是通的呀。  相似文献   

20.
杨浪 《地图》2010,(4):144-144
<正>八十年前外国人眼中的北京什么样?近日从一张此前收藏界未披露的非常有趣的老地图中,我得以窥见其一。该图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