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传贵  李俊杰  岳青 《地下水》2005,27(2):99-101
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资源性重度缺水区,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要.本文根据聊城市浅层地质勘探和地下水观测等相关资料分析,对地下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运动规律及聊城市灌区引水、补水和水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晓红 《地下水》2009,31(6):26-28
在概述了聊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预测出未来几年内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开发、利用中深层咸水,给定了上下两层淡水的开采限量。另外为防止地下水的污染、矿化度的增加和地面沉降等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提出了采取人工回灌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阳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坤  高新普  孙长忠 《地下水》2005,27(6):460-463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是该区域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对阳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利用水利工程协调开采平衡、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适度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地下水是维持自然植被生存的主要水源,在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开采条件、开发利用潜力、开采后对自然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从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盐碱地改良、发展高新节水灌溉农业和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娟 《地下水》2014,(2):29-30
以地处华北平原的聊城市为例,分析聊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的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得出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的工程,为华北平原区保护地下水资源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长青  王永杰 《地下水》2003,25(4):228-229
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聊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质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开采地下水发展农业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玺  陈德华  王昭 《地球学报》2007,28(3):309-314
我国北方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沛,宜于发展农业.由于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具有水量稳定、就地开采、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是北方发展农业的重要水源.文中对各主要平原和盆地地下水资源潜力做了分析,为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出了农业开采地下水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采、严重超采、基本平衡和地下水潜力较大的地区,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聊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城市地处北方资源性重度缺水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8%,浅层地下水是西部区域的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时期的超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根据聊城市历年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引黄灌区、井灌结合区、纯井灌区的地下水动态,地下水漏斗区成因及变化趋势,探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范围内地下水普查勘探工作的广泛开展,愈来愈迫切需要解决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问题。 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的概念:地下水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与地表水是互相转化的。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利用资源的多少,一般情况下,主要取决于补给条件和开采条件。考虑到研究地下水资源区域分布规律和远景规划的需要以及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在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工作中,主要应区分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水资源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地.地下水资源是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按地下水系统及行政区划分析了三江平原各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资源量及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做到科学有序、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2.
温继康  程道敏  曹文京 《地下水》2006,28(2):19-19,80
聊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06m3,且年内分配不均,区域分布东西差别较大.本文从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制定灌区配水方案,实行计划引水,利用水价杠杆,控制东部客水引进量;西部划定地下水禁采、限采区域,鼓励引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凡生  王业耀 《地下水》2007,29(1):81-84
煤矿的开采与地下水资源紧密相连,煤层往往与地下含水层相邻,采煤时会疏干地下水,这不仅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根据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概略提出了煤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以及由煤矿地下水疏干引发的地面沉陷及其植被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恒力  支兵发 《地球科学》2000,25(6):633-637
从地下水系统演化的角度, 提出在大规模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系统存在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现象, 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不仅对深入了解地下水资源属性有着理论意义, 而且对制定地下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丕业  梁伟 《地下水》2010,32(2):102-103
以地处华北平原的缺水城市——聊城市为代表,从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分析了该市水资源演变情势,对影响水资源变化情势的主要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水利工程拦蓄、调、引水、地下水开采等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下垫面基础条件及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影响改变,致使聊城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4)
渭北旱塬区作为陕西重要的粮棉基地。该区域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供水水源,多年来由于农灌区盲目开采、企事业单位用水集中无序开采等缘故,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导致该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针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该区域"十一五"期间地下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区域地下水开采量及开采潜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区总的可开采量为14.94亿m~3,实际开采量为13.27亿m~3,开采潜力为1.67亿m~3,开采潜力指标P为1.12,渭北旱塬区地下水总体采补平衡,部分山丘地区,开采程度较小,具有一定开采潜力。研究结果对加强渭北旱塬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栋伟 《地下水》2012,34(6):80-81
地下水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常作为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随着塔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塔河流域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的认识,分析在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强保护、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思路,切实保障流域内的水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量的大小及共变化规律是水资源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地下水资源量的大小可用其多年平均值表示,以往普遍把地下水资源量的多年平均值视为常量。但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地下水资源与开采量之间关系密切。目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地下水的开采水平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已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豆罗水源地作为个例,对变值地下水资源模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玉洪超  刘新征  张桂英 《地下水》2010,32(4):24-25,61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属资源性重度缺水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6m^3,远低于全省人均水平。浅层地下水是当地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超采和不均衡过度开发,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以聊城市为例,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成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科学调配区内各项水源条件,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坚持优质优用原则,全面推广节水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地下水开发的"红线"等五项鲁西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的开发与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2.99×10~8m~3,生态水位约束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72.98×10~8m~3,可更新的深层水可利用量4.68×10~8m~3。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Ⅰ~Ⅲ类水占比40.83%,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较差,Ⅰ~Ⅲ类水占比14.10%,深层地下水质量优于浅层地下水,Ⅰ~Ⅳ类水占比74.25%。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总体较小,燕山和太行山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基本无开采潜力,太行中部山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无开采潜力或开采潜力较小,太行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良好,开采潜力较大;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开采潜力差异较大,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无开采潜力或潜力较小,中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以微咸水为主,开采潜力较小,山东省鲁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聊城—德州一带开采潜力较大;雄安新区地下水总体无开采潜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基本无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