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滇地轴铁矿类型、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康滇地轴昆阳群铁矿,解放前谭锡畴、郭宗山、黄懿等在易门、安宁、禄丰、峨山等地研究较详。解放后,开展了大面积的普查评价及勘探工作。1962年花友仁等在“滇中铁矿带的成矿规律”一文中,认为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成因类型是与晋宁期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并命名为“滇中式”。1972年薛步高在综合各勘探队新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广义昆阳群中的铁矿床,主要是层控矿床,大红山群(河口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因民组、大营盘组(双水井组)为主要含铁层或铁的矿源层,并指出部分铁质来源于火山作用。施玉山、巩章禄、周信国与骆跃南及杨应选等,对四川段的铁矿类型、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滦县地区包括滦县、滦南、抚宁、卢龙一带,是冀东前震旦纪铁矿的重要成矿区之一。本区铁矿属变粒岩~闪石型磁铁石英岩,该类铁矿多呈层状或似层状,规模较大,以大中型矿床为主。区内晚太古代滦县群(原称单塔子群)地层分布广泛,该群自下而上可分为五组:①架炮山组(Ar_2j):上部主要为角闪变粒岩,夹黑云变粒岩,石榴角闪变粒岩等;下部以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夹黑云变粒岩、浅粒岩等薄层,偶见磁铁石英岩小透镜体。②阳山组(Ar_2):由含角闪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组成,夹斜长角闪岩、偶夹石榴  相似文献   

3.
史清琴 《云南地质》1993,12(1):136-138
云南境内赋存于前寒武系中的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地质情况分析,至今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资源现状我省前寒武系铜矿高度集中在“康滇地轴”区,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67.58%。我省三大铜矿均产于此区内;发现的中型铜矿床占全省中型铜矿床总数的三分之康滇地轴区昆阳群中的受变质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43.01%;大红山群中受变质火山岩型铜矿床(大红山式铜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相似文献   

4.
在对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远景区东南的大同乡一带的遥感异常查证中,在古元古界库浪那古岩群(Pt_1K)中发现2条磁铁矿带,该磁铁矿带呈条带状、透镜状赋存于库浪那古岩群纹层状磁铁石英夹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地层中,为首次证实在库浪那古岩群有较富条带状磁铁矿层存在。通过对该地区库浪拉古岩群的原岩恢复及地层古地理环境、原岩建造、成控矿环境等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库浪那古岩群具备寻找沉积变质型铁矿潜力。在对大同南库浪那古岩群磁铁矿带高分遥感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地物化资料,对大同乡以南地区库浪那古岩群的铁矿找矿远景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同乡南、布伦木沙乡东南2处磁铁矿找矿有利区,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坑铁矿火山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地处闽西南—粤东地区,以加里东褶皱带为基底的永(安)—梅(县)上古生代拗陷,又分为中间基底隆起带和两翼基底凹陷带。南东翼阳山—龙岩—梅县基底凹陷带是一个重要的铁成矿带,在福建有阳山、潘田、洛阳、中甲、马坑等,粤东有铁坑拗、铁山峰、尖山等铁矿,其中大中型矿床沿北东向略呈等间距分布,主要基底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和东西向。  相似文献   

6.
向连格  艾宁  陈学 《江苏地质》2018,42(4):592-596
宁夏铁矿资源相对贫乏。矿床类型有受变质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风化型、化学沉积型4类。铁矿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即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烟筒山地区。其中,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分布王全口式海相沉积型铁矿,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和烟筒山地区分布照壁山式热液型铁矿和火山(顾家岘式)受变质型铁矿及茶梁子式风化壳型铁钴矿。铁矿的成矿期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长城纪、燕山期和第四纪3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福建马坑和阳山是两个伴有多金属(钼)矿化的重要钙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永—梅上古生代拗陷东南部的北东向龙漳次一级基底断裂凹陷带中。有关本区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一般地质情况、交代矿化特征和生成条件,作者等已于1980年作过介绍。本文着  相似文献   

8.
有关长江下游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中铁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炳焙 《矿床地质》1982,1(1):25-34
引言长江下游南京-芜湖(宁芜)和庐江-枞阳(庐枞)两个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盆地中的铁矿,经过近年来各部门的地质队伍、科研单位及院校的详细工作,基本上查明了矿床的赋有状态、蚀变特征、矿石特点和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在宁芜地区根据各种类型铁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建立了“玢岩铁矿”模式。虽然对“玢岩模式”的名称还有不同意  相似文献   

9.
鹅头厂式铁矿是“康滇地轴”上赋存于昆阳群中的一种富铁矿类型,对其矿床成因存在着火山、热液、沉积变质等不同看法,分歧的关键在于各家对赋矿原岩的认识不一。为此,西南有色金属地勘公司研究所、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分别于1977、1980年对这类矿床的代表——鹅头厂铁矿的含矿岩系,从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矿物标型特征等方面,进行原岩恢复的研究,工作先后分别独立完成,所得成果(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含矿岩系主要是由正常陆源碎屑沉积岩被强烈挤压后,经热液(碱质)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80,26(1):87-88
中国地质学会河北省分会和唐山地区地质学会于8月22日至28日在秦皇岛市共同组织召开了“冀东前震旦纪变质铁矿学术交流会”。会议检阅了近年来对冀东地区前震旦纪变质铁矿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参加这次学术交流会的除我省的代表外,还有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临近省、市(辽宁、内  相似文献   

11.
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宙堆积物中赋存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镁、硼、多金属、金及稀土等,其中层控型铁矿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辽河群层控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并着重探讨“含硼岩系”(里尔峪组)内铁矿。由于辽东地区早元古宙,特别是“含硼岩系”内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矿床密切共生,彼此间存在着内在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热液”菱铁矿是我省富铁矿主要类型。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我队在贵州西部无磁性的“热液”菱铁矿床上开展了重力勘探方法有效性试验。试验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对已知“热液”菱铁矿与围岩(白云岩)之间有无一定的密度差异并且能否在地面引起可分辨的重力异常进行调查研究,即了解重力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第二阶段是方法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 缺台沟—汝箕沟地区位于贺兰山的中北段,分属于宁夏平罗县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区内侏罗系发育良好,出露颇全,植物化石丰富。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解放前,张文谟、刘振中、李士林、边兆祥和李星学等先后在本区做过地质调查。黄邵显、杜恒俭(1944)《宁夏汝箕沟煤田地质》,创建了“汝箕沟煤系”和“二缺台系”地层名称。解放后,宁夏工业厅资源勘测队对汝箕沟煤田做过调查,编写《宁夏平罗县汝箕沟无烟煤田初步调查报告》,杨少华、郭玮(1954)将汝箕沟含煤建造改名“汝箕沟群”,将紧邻其上的一套砂页岩称“木葫芦”建造,将二缺台系改名“缺台沟群”,这些资料都没有公开出版。斯行健、周志炎(1962)把本区的汝箕沟群、木葫芦建造、缺台沟群分别采用陕西的地层名称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以格罗斯(G·A·Gross)为组长的加拿大铁矿考察组一行六人于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我院进行了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 外宾参观了陈列馆、中心实验室和成岩成矿实验室,听取了“东北南部地区太古代地质及铁矿的形成问题”,“大栗子富铁矿床地质特征”和“鞍山式铁矿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砂铁矿具有选矿简单、操作容易、淘洗后品位高、杂质少、经烧结后即可冶炼等优点,最适于群众炼铁之用。因此,介绍砂铁矿床的特征及其工作方法是有实际意义的。我校最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组成了砂矿队,在青岛附近长约100多公里的海岸上,进行了重砂取样,调查了其中的砂铁矿及件生的稀有元素。所踏勘的铁矿床虽然不大,但适于“小土群”的需要,因为我国海岸线很长,河網也很密,此类砂铁矿床也会分布很多,很可能找出较大的矿来。现将我们的工作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密切注意砂铁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鞍山地区广泛分布着前震旦纪地层.多数人把这套变质岩系划分为鞍山群(太古代)和辽河群(元古代).鞍山群蕴藏着鞍山式铁矿,其研究程度较高.但前震旦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和复杂的地质作用,因此对若干地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分析鞍山群基底构造入手,对本区铁矿的赋存特点及找矿方向作初步讨论.一矿区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岩石组合为绿泥(绢云母)片岩(千枚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铁矿),元古界辽河群,岩石组合为变质火山岩、石英岩、绢云母千枚岩夹磁铁石英岩(灵山式铁矿).二者共同组成本区古老结晶基底,上覆震旦系、寒武系、第四系等.鞍山群、辽河群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者尤甚,致使原区域变质岩石多呈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基地,分布有众多大型、特大型BIFs型铁矿床(周世泰,1994;李厚民等,2010,2012;张连昌等,2012;Li et al.,2014)。在鞍本地区存在有两条重要的铁矿带,即樱桃园铁矿带和弓长岭铁矿带(图1)。但关于这两条铁矿带的关系,还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樱桃园铁矿带属上鞍山群,而弓长岭铁矿带地层为中鞍山群,二者为上、下层位关系(周世  相似文献   

18.
晋北前寒武纪含铁岩系中绿泥石类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晋北五台,吕梁地区前寒武纪含铁岩系研究时,只有过“叶绿泥石”矿物的记述。当我们对五台、吕梁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三个群的三个组段含铁岩系(五台群舖上组文笔岩段、吕梁群袁家村组、滹沱群四集庄组)进行地质剖面实测和铁矿标  相似文献   

19.
柏兴基 《地质论评》1959,19(5):203-206
一、引言“山西式”铁矿因其面积分布很广(几布及整个中朝地块)而著名于世。其产状结构等特点;更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在山西工作的地质工作同志们,常能看到在中奥陶纪石灰岩顶部的  相似文献   

20.
(一) 在1958年“以钢为纲”的全民大跃进中,找矿勘探工作获得了空前大丰收。一年来全国各地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千万人上山,展开了规模巨大的群众性的找矿采矿运动,找到或发现了十六万个矿产地,其中铁矿约占三分之一。各种矿产储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特别是铁矿储量的增长尤为迅速。发现了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矿床类型(如砂铁矿),在南方找到了巨大的“鞍山式”铁矿,在更辽阔的区域内找到了有开采价值的“宁乡式”铁矿,“宣龙式”铁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