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空美术从广义上说,以太空世界为题材的美术都可视为太空美术。太空美术是用艺术手法描绘宇宙天体,既展现宇宙之美又显示科技成果。它超越了天文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的局限性,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对未来的展望。中国很早就有了太空美术的雏形,日月星辰在远古时代就  相似文献   

2.
一、太空美术的历史回顾太空美术 (SpaceArt)就是天文学的美术 ,也是宇宙航行的美术。它是宇宙和太空的美术 ,而且反映了天文学的成就和发现 ,也反映了宇宙航行与太空技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 ,据我所知是意大利美术家多纳托·克连特 (DontoCret)在 1 71 1年所画。他有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彗星的 8幅油画 ,都保存在凡蒂岗纪念馆中 ,而且已经在第十一届世界《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公报》第一卷 ( 1 980 )上发表。太空美术的另一些早期作品是在 1 865年出版的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作品《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3.
太空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新兴题材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都喜欢在墙上挂上一两幅,时常欣赏一番。随着科技的发展,画家们拥有了新的绘画工具来丰富他们的表现内容,这就是电脑创作。太空美术也是电脑创作中很好的题材内容,这里用一个创作实例向大家做一介绍,喜爱太空美术的读者也可以用电脑来创作自己满意的作品。这里介绍的作品《土星》主要是用Bryce 3D制作的,其间也运用了其他几种软件作为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一──最神奇昂贵的“时装”张明昌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向往太空,极想窥探宇宙间无穷的奥秘。但人们也早已明白,对于生命而言它又特别严酷:近乎真空的漆黑空间、零下一二百度的极低温、看不见的各种高能宇宙射线、横冲真撞的流星体都是无情的杀手。在轨...  相似文献   

5.
世间就有这样的稀罕事儿,晴空万里,却从天上掉下大冰块,实在令人惊诧。它是怎么来的呢?见仁见智,人们议论纷纷。在未查明其来由之前,研究者可以谨慎地称之为“坠冰”或“落冰”。它也可能是天外来客,比对太空来的石块——“陨石”,称它为“陨冰”。那么陨冰的性质和来源天体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一、《天文爱好者》杂志是由中国天文学会与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的天文学科普杂志。双月刊,逢单月的20日出版。 二、《天文爱好者》现开辟有“天文大事”、“小行星动态”、“太阳篇”、“太空美术”、“动手做”、“宇宙信息”、“备战奥赛”、“爱好者之页”、“星空有约”和“天象观测”等栏目,欢迎天文界的专家学者与广大爱好者投稿。  相似文献   

7.
人们说起宇宙,头脑中往往就会浮现出浩瀚无际的太空;讲到天体,则总是想到庞大无比的星球。的确,一般说来,“天文数字”都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大数,可是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就有着一种“迷你型行星”——小行星。 19世纪的“见面礼” 早在17世纪时,开普勒就觉得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它们中间应当还有天体存在,否则宇宙就会显得“不和谐”。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更坚  相似文献   

8.
香港太空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先进的备和鲜明的太空主题成为亚洲,乃至世著名的大型天文馆之一。让我们走近香太空馆,了解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五——不登大雅之堂的难题@张明昌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五———不登大雅之堂的难题1995年9月1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遨游了11天后匆匆返回地面,提早1天结束了所进行的第71次航天飞行。它为什么提前返航?除了官方公布的冠冕堂皇的几...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本科普圈的“太空奥德赛”,阅读它的过程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浪漫的系外行星探险,你将跟随作者的脚步遨游在无际的太空中,造访-颗游荡在银河系的流浪行星,探索一个海浪延伸到目光尽头的水之世界,还有围绕脉冲星公转的行星、钻石构成的星球、乃至更多各有特色的“异世界”。  相似文献   

11.
尽管人们花了无数精力,苦苦搜寻并没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外星人”仍然是一个让人牵心挂肚的科学之谜,科学家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网上搜索大有作为198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保罗·霍洛威茨教授领导下,又开始了“META—1”(太空多通道分析)计划,通过800多万个频率,高度自动地搜索整个太空。但由于波段实在太多,即使用上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Milkyway@Home     
星空很美。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沉醉于它的深邃和广袤,沉醉于繁星闲烁与银河浩淼。但是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空,最迷人之处却并不仅在于它迷离的色彩,也不是因为它“神秘”。恰恰相反,这最迷人之处是在于如此深邃的宇宙中,渺小的人类竟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尝试了解它运行的物理规律,探究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这努力百万年来不曾停歇,从远古时原始人夜晚抬头的凝望,到现在地面上、太空里运行着的大大小小的望远镜,人们总是忍不住要问:人们从哪里来?这些闪亮的星辰从哪里来?宇宙墨什么样儿的?那被我们称之为“银河”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1):51-53
1957年11月3日太空犬“莱卡”搭乘前苏联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进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狗。 1915年11月6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后建成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但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却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为了判别这种差异,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提出三个可供实验验证的推论。  相似文献   

14.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每一个求知者都渴慕的境界。本刊最新推出的,由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行的《太空探索》和《地球奇观》VCD光碟,将会成为你扣开宇宙之门、追问地球之秘的良师益友。 《太空探索》包括“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奥秘”、“地球地外的生命、征服太空”、“地球的真  相似文献   

15.
宇宙在召唤     
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典礼之际,举办了首届中国太空美术作品展,隆重展出画家吴同椿、喻京川、全霖辉、刘蔚等人创作的60余幅作品。国内许多媒体都专文报道新世纪在中国土地上的这一展事,揭开了中国太空美术的新篇章。这次展览由北京天文馆主办,在开幕式上,当馆长朱进博士和天文馆的其他领导以及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李元、李竞先生把荣誉证书、收藏证书发到作者手中时,全场气  相似文献   

16.
“卡西尼”号奔向土星@健行“卡西尼”号奔向土星1997年10月15日凌晨,美国东部时间4点43分,一艘装备精良的大型宇宙飞船“卡西尼”号在卡那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大力神”火箭送入太空,开始了它奔向土星的漫漫旅程。这是人类在继“海盗”号、“先驱者”号...  相似文献   

17.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二───一言难尽的“太空食品”张明昌常言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向来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作“开门七件事”。宇航员到了太空后也面临着“吃饭”问题。他们的伙食情况如何呢?1992年1月,独联体的许多宇航员以罢工或向法院起诉要求俄罗斯当局迅速...  相似文献   

18.
星云之谜     
在晴朗的夜空中,人们除了可以看到白茫茫的银河,还会常常看到一些模糊暗淡、宛如白色云雾的“云雾状天体”,1694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把它命名为“星云”。1755年康德指出:“星云”和银河系一样,可能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在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着无数这样的天体系统。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洪堡把这种天体系统形象地比喻为宇宙中的小岛,他将德文welt(宇宙)和insel(岛)连用,起名为weltinsel,即宇宙岛。  相似文献   

19.
作者简介刘蔚 1970年生,河北内丘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中学迷上天文观测,1993年开始对太空美术进行研究与创作。作品多次被刊载和介绍于《飞碟探索》、《科幻世界》、《太空探索》、《国际航空》等杂志上。2001年获中国首届航空航天摄影大赛绘画类优胜奖,同年11月,举办"奔向太空与未来"为主题的"刘蔚太空画展"。喻京川 1980年在北京天文馆创始人之一李元先生的一篇《星球世界漫游》太空组画介绍启蒙下,喜爱上了天文与科幻。自此,从小学到  相似文献   

20.
太空女杰创“最”录张明昌自古道“巾帼不让须眉”,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女性比男儿更易适应长期的太空生活,她们会创造“和谐的心理气候”。到1995年为止,世界上已有5国30位妇女55次进人茫茫太空,为探索宇宙,造福人类作出了名彪史册的不凡贡献。M第一个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