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河上游经济带综合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开发条件优越 黄河上游经济带指青海龙羊峡至宁夏青铜峡的上游河段及其向两岸的辐射地带。跨越青海、甘肃和宁夏三省区,全长近1000公里,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除汉族外,这里居住着回、藏、蒙古等几十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000万。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本区是我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尤以能源(水能和煤炭)、矿产资源最为突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兰州有中心能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基地,是我国开发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 1.能源资源富集。从龙羊峡到青铜峡天然落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计11个省区,土地面积约 700万平方公里,人口 3.4亿。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本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加强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本地区人民的迫切愿望,是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环北极国家的北极行政区域为统计范围,利用环北极国家2001年和2006年的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对北极地区的人口状况及其演变趋势作了统计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北极地区总人口约为1044万.人口密度为0.63人/平方公里.是地球上除南极大陆以外人口最稀少的地区:(2)在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北极地区近年来人口非但没有增加.而且略有减少。2006年与2001年相比.总人口减少了5.3万左右.主要原因是受俄罗斯北极区域人口减少的影响(减少了约12万),其他国家的北极地区则呈现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的趋势:(3)北极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或城镇:北极地区首府的人口250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4%;(4)分布在俄罗斯、北美、北欧北极地区的原住民人口约为200万.俄罗斯原住民以楚科奇-堪察加语族、阿尔泰语族、乌拉阿尔语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为主,北美加拿大、美国主要以困纽特人和印第安人为主.北欧原住民则以萨米人为主。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文学     
目前,地球上的城市而积约100万km~2,占地球表面的1%弱。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水文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面积所占的比重超过10%。例如,在莫斯科地区,城区和工业区占该地区面积的15%。现在,城市人口约为1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15~20年以后,按现在的发展速度推算,地球上的人口将达60~70亿。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预测,那时将有一半的人口——约30亿人居住在城市。苏联的人口为2.7亿,60%强的人住在城市。城市面积超过10万 km~2,其中3/4在欧洲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人口约690万。现在以色列实际控制国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积约占三分之二,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色列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北部地区年降水  相似文献   

6.
韩江三角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江三角洲正如其他东南山地河川的三角洲一样,是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这个面积不满1,200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上有二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汕头、潮安),总人口约为140万人(以潮安、汕头市、澄海为根据的估计)。  相似文献   

7.
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正如其他东南山地河川的三角洲一样,是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这个面积不满1,200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上有二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汕头、潮安),总人口约为140万人(以潮安、汕头市、澄海为根据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川西山地农业立体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范围,包括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专区的一部分。川西山地的土地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当地是我国农业垂直分异最为显著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风情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蒙古、回、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270多万,约占全区人口的14%,其中以蒙古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9,(1):47-4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北海、钦州、防城港和首府南宁“三港一市”行政区域组成,陆地面积达4.25万平方公里,人口1255万人。今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35%,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相似文献   

11.
桂西山区指广西天平山、驾桥岭西麓—大瑶山东侧—莲花山、十万大山西北麓一线以西的丘陵山地地区,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59%),人口1770多万(占广西人口总数的43%)。当地是广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一、桂西山区的优劣势 桂西山区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南海,位于我国弓形沿海带南部。这里属我国南北能源带南段,既是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区,又将是大西南进出口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2.
唐亦功 《地理研究》1995,14(4):42-50
通过对京津唐地区金至民国时期人口变迁和土地开发的研究,对这一时段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和土地开发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京津唐地区的土地开发过程与相应时期的人口变化密切相关.对本地区人口——土地亩数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清嘉庆以前,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发规模与人口的增长符合线性方程y=522+5.24x.这说明在此阶段二者间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清嘉庆未至民国时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则不符合上述方程,显示出在人口——土地开发的渐变过程出现了一个突变的断层.这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与土地开发间的规律已被打破,从而引起了环境进一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口和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到七十年代更加显著,它表明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具有特殊的人口、技术、能源和交通运输特征。所谓“缓慢增长”就是指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减慢以及能源的日益枯竭,两者都影响美国大城市体系的空间形态和发展过程。同时,自1970年以来非大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计算机、电讯系统的应用对大城市地区的形态结构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能源基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面积约8.9万km2,是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土地辽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碱、芒硝、高岭土、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组合配置条件好,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随着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资源转化也同步推进,煤转电、高载能、煤化工、天然气转甲醇等新型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由于该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瓶颈。特别是目前在建或拟建的重大项目,缺少供水保证,急需对水…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中国可持续人居功能分区评价(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1km×1km栅格尺度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类评价和分县尺度人口空间集聚程度分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分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确立了中国可持续的人居功能分区评价模型,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功能分区方案。研究表明:中国可持续的人居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呈现东南半壁优于西北半壁的格局;人居功能强可持续地区面积约139.75×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4.66%,相应人口4.3亿,接近总人口的1/3,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黄淮海平原以及东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人居功能较强可持续地区面积约193.61×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5,相应人口3.2亿,接近总人口的1/4,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山东半岛等地;可持续地区面积210.19×104km2,约占国土面积的22%,相应人口3.7亿,占总人口的28.24%,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零星见于藏东南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较弱可持续地区,面积约145.85×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5.30%,人口1.4亿,约占总人口的11%,零散分布于黄土高原、川滇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弱可持续地区面积约263.86×104km2,约占国土面积的27.68%,相应人口0.4亿,接近总人口的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荒漠以及川滇高原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生态特区构想及其科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提出了“国家生态特区”的概念及其科学基础。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生态安全。但生态问题与贫困、区域发展道路和方向紧密联系,涉及因素多、复杂程度高,简单的工程性应对存在明显缺陷。我国西部存在战略重要、生态脆弱、贫困集聚的 “三位一体”地区。应给予其特殊政策,包括持续的生态补偿,变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部门治理为综合规划,改变区域发展方向和衡量指标,实施生态战略及跨越式发展战略,走特区发展模式。在这类地区建立国家生态特区符合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扶贫攻坚战略,具有比较完备的政策基础。建立国家生态特区可以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我国生态建设的示范基地及地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地破解我国生态战略区的经济与生态困局,解决生态移民难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消除国家生态安全隐患,奠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金沙江下游地区近8万km2,约1000万人口,共30个县,其中22个为国家贫困县;计划修建的四大电站装机3800万瓩,超过两个三峡电站;在生态安全、能源、扶贫方面都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可以考虑作为第一个国家生态特区。建议重新定位它的发展模式,给予相应的国家政策,使其发展既符合地区发展目标又符合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7,(9):47-48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2亿,今年前5个月里净减少近18万人。 统计数据表明,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仍是俄罗斯人口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前5个月,俄罗斯出生人口约为63万,死亡人数约为89万。  相似文献   

18.
星子县地处赣北,北依庐山,南临鄱阳湖,是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点疫区之一,全县沿湖岸线150余km,有螺面积达8万亩,疫区涉及8个乡(镇、处),54个行政村,人口约15万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县境内血吸虫病曾一度流行,虽然经过积极治理,但由于沿湖地区环境条件复杂,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是全国面积最小(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最少(450多万人)的省区之一。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环境闭塞,属于经济和社会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受资金、技术和交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就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由于行业的特点,限制性因素相对较少,旅游业应当作为不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先锋行业。本文拟就宁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略陈陋见,以求教于广大关心宁夏旅游发展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20.
苏南太湖地区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江阴、沙州、常熟、太仓、昆山、无锡、吴江、吴县、武进、宜兴等十县。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人。本区靠近沪宁杭等特大城市,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水陆交通发达,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小城镇的发展,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激化了这一地区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布局不合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城市生态条件日趋恶化。因此,总结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预测今后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在苏锡常三市及其周围典型城镇的调查,探讨有关城市的一些生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