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为激活疗法(BA)联合耳穴压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8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 例)与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BA及耳穴压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情况,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的HAMD及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干预后2组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联合耳穴压豆对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香囊对中风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 例中风后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香囊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第2、4、6周中风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第2、4、6周,2组SDS、SAS、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除干预第2周后与干预前,2组SAS、PSQI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香囊可以改善中风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激励护理模式联合耳穴压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 例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及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护理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干预,疗程为2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2组HAMD-17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激励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和中药沐足,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情绪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症状子量表中,观察组患者对疲劳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及腹泻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提高行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学教育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国学教育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记录2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43.3%(13/30),对照组为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学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对疾病恢复和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姑息护理干预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姑息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姑息护理干预效果颇佳,对患者抑郁焦虑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干预,2组均干预2周,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理韧性、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中文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升高(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效果明显,可增强患者心理韧性,改善其睡眠质量,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8 例。西药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汤剂口服治疗,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配合五音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为92.86%(26/28),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22/28)和中药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中、西药组(P<0.01);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中、西药组(P<0.05),且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中、西药组(P<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2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2组HAMA、HAMD、NHISS、ADL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干预,观察组予以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2组均治疗20d,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SAS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30/30),对照组为8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缓解焦虑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情志障碍主症(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主症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及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足月分娩率,SDS、SAS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足月分娩率观察组为91.14%,对照组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孕率、超过原流产孕周率、孕期达12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S和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87.35%,对照组为4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习惯性流产患者足月分娩率,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干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给予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侯积分及PSQI、SRSS、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给予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观察组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SAS、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时,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总体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某社区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干预,2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血压值观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精力、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铜砭刮痧干预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 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铜砭刮痧干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能力评分、ADL量表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PD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状态、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阙穴敷贴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肾脏病(CK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 例MHD CK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神阙穴敷贴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GB)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IL-6、TNF-α、CRP、HGB水平及SF-36、SAS、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敷贴能降低MHD CKD伴焦虑抑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CNP患者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2组均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量表(NIH-CPS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0.48%(3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NP患者采取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能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将10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47/50),对照组为78.0%(3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与对照组的8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