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KL植物胶无固相环保钻井液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型KL植物胶开发为例,研究了KL植物胶加量、植物胶钻井液的改性等,并从漏斗粘度、滤失量、粘弹性、润滑性、稳定性及环保性等方面,确定了KL植物胶钻井液的优化方案;介绍了KL植物胶无固相环保钻井液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综合研究表明,KL植物胶钻井液体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固相环保钻井液使用。   相似文献   

2.
秦岭造山带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钻探施工过程中钻遇多种复杂地层,垮塌、缩径、漏失等复杂情况频发,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分别采用了植物胶钙处理钻井液、聚乙烯醇无固相钻井液等进行护壁工作,结合不同漏失情况分别实施了随钻堵漏、凝胶堵漏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充气泡沫无固相钻井液的试用效果四川省地矿局探矿技术试验室杨明奇在室内研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在四川省地矿局113队后山煤田和成都水文队施工的供水井中进行充气泡沫无固相钻井液的生产试验,累计完成试验工作量1112.92m。试验首先在后山煤田ZK301、Z...  相似文献   

4.
广东河源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溶洞、裂隙十分发育。钻探生产中施工难度大,导致在钻孔施工中冲洗液漏失严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该地区大裂隙溶洞地层研制的一种新型聚合物凝胶堵漏剂,从理论上探讨该新型凝胶堵漏剂的基本性能和作用机理,还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对凝胶堵漏剂进行研究,测试了凝胶堵漏剂的成胶时间、承压能力、破胶性能等。并针对凝胶堵漏材料的配方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现场的最佳应用配方,对漏失地层进行堵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钻井液的消耗,提高了钻井效率。广东河源地区的应用表明,所研制新型凝胶堵漏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成胶时间较短,符合生产需要,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承压堵漏能力,破胶性能显著,不会卡住钻具。该新型堵漏剂对广东河源地区的堵漏施工效果较好,易于配制、调整,不需要特殊设备,对大裂隙溶洞地区的堵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香格里拉普朗铜矿区所遇到的复杂地层,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植物胶作为主剂、聚丙烯酰胺和LP作为辅剂得到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钻探矿区ZK0409钻孔中的绳索取心钻进中使用,成功解决了该矿区复杂地层的钻进问题。探讨了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的最佳配方,并分析了其在复杂地层钻进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山西榆次南部新近系粉质粘土居多,上部为含卵石砂层,中部为含砾砂层,在施工大口径供水井时存在着井壁维护困难,泥浆上返速度低,孔内岩粉不便清除等问题。以1#井为例,介绍了施工大口径供水井时,采取三次成井的施工工艺,钻井液选用GSP-HPAN-KHm处理剂为主的优质低固相化学泥浆以及应用桥式过滤器的成井工艺,并对在施工中钻探钻参选择,钻井液配方及其参数,防斜以及冲孔换浆、下管填砾、洗井、抽水等工艺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抽水试验显示,该井在降深73m时,出水量为25m3/h,且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完全满足设计与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卫东 《探矿工程》2011,38(12):10-12,17
在沉积岩钻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松散、破碎、坍塌、水敏性等复杂地层。过去的做法主要是使用水泥封孔和套管固井等方法,施工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固相钻井液的出现和发展,为沉积岩钻探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几个应用实例,介绍了在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其在沉积岩复杂地层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钻探过程中,常遇到破碎性地层,容易发生井壁失稳而诱发井下复杂事故。增强破碎块之间的胶结力,提升井壁围岩力学强度,是解决该类地层井壁失稳的有效途径之一,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为实现这一途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此,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巴氏芽孢杆菌在无固相钻井液体系中的生长情况,得到适合巴氏芽孢杆菌生长的无固相钻井液,由此构建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利用岩心浸泡实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探讨了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固壁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在由植物胶、聚丙烯酰胺(PAM)、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组成且含有培养基的无固相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最好,经过24 h的生长,600 nm波长处的吸光值(OD600)达到1.54。故确定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配方为:0.1%植物胶+0.1%PAM+0.1%CMC+巴氏芽孢杆菌(OD600=0.8)+0.25%氯化钠+1%尿素+0.75%酪蛋白胨+0.25%大豆蛋白胨。在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中添加钙源,可以获得更好的固壁效果,固结后试样的抗压强度达到0.183 MPa。该体系的固壁机理是微生物在松散颗粒间诱导生成...  相似文献   

9.
基岩水井压裂增水技术自研发以来取得较为良好的增产效果,但该技术目前仍存在适用性差、增产效果不确定等问题。基于压裂增水过程中流体流态和裂缝宽度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确定了提高压裂液粘度是较为经济、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开展了水井和中低温地热井清洁型凝胶压裂液配方的设计工作,进行了稠化剂、pH值调节剂、交联剂和破胶剂选配与性能实验,研发了适用于水井和中低温地热井(30~80 ℃)清洁型凝胶压裂液体系并开展现场试验。对凝胶压裂液配液应用难点与使用成本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水井压裂增水技术在压裂液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小杰  叶成明  李炳平  解伟 《探矿工程》2016,43(10):234-237
为了开发高粘、低滤失、抗水敏性好的基岩水井专用压裂液,通过胶凝剂、交联剂、破胶剂、防腐剂选配,以及配方试验等方法,确定了以田菁粉为主剂,辅以交联剂、防腐剂、破胶剂等添加剂的基岩水井水力压裂专用压裂液。该压裂液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作为基岩水井水力分段压裂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压裂液研究为实现基岩水井水力分段压裂技术整体突破奠定了基础。同时,积累了针对不同岩性岩层压裂液研究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膨润土为原料,制备无机凝胶。实验包括了活化剂实验、胶凝剂实验、凝胶条件实验(转速、温度)等。最佳实验条件为:活化剂Na2CO3用量5%,胶凝剂MgO用量5%,凝胶搅拌时间30min,凝胶温度85℃,搅拌速度500r/min。本实验为新疆膨润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南油田双河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水中Fe^2 ,S^2-,溶解氧(DO)及污水的pH值对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HPAM)-酚醛胶态分散凝胶(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2 ,S^2-,DO及污水的pH值对HPAM-酚醛体系的成胶性能都有影响当ρ(Fe^2 )=1.6mg/L,ρ(S^2-)=0.1mg/L,ρ(DO)=1.6mg/L,HPAM-酚醛体系就不能成胶;随着污水pH值的增大,CDG强度变弱。  相似文献   

13.
在对河南油田下二门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水中Fe^2 ,S^2-,溶解氧(DO)及污水的pH值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HPAM)-Cr^3 胶成分散凝胶(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PAM-Cr^3 体系,污水中Fe^2 ,DO对其成胶性能没有影响;S^2-和污水的pH值对其成胶性能有影响。pH值增大,凝胶强度增强;S^2-浓度增加,则凝胶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4.
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体相在矿物聚合材料结构中起与其他矿物表面键合的作用 ,是材料强度的来源。本实验以富钾岩石提钾后的硅铝质溶胶相加NaOH固体 ,在 6 0℃下制备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 ,并采用XRD、SEM、IR、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固化时间基体相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体相的形成过程中 ,没有新的结晶相产生 ,说明基体相为一种半晶质到非晶质物相 ;随着固化时间的变化 ,其自身 [SiO4]4-四面体发生解聚又重新聚合 ,聚合后基体相形成了致密完整的块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栀子黄色素的浸提工艺与精制工艺.以600 g/L乙醇水溶液为浸提剂,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50 ℃,提取级数2级,料液比1∶12,粗提液经减压干燥后得棕黄色粉末,色价为41.36;以葡聚糖凝胶为支持剂,有效柱高50 ㎝,柱径1.2 ㎝,加样量1.8 ml,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洗脱流速1.0 ml/min,收集液经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后,用无水乙醇洗脱,洗脱液经减压干燥后得黄色粉末,色价为645.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Al13-oxalate gel synthesized from Al13 solu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FTIR and MAS 27Al NMR. The results are: 1) the gel shows obvious XRD diffraction peak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mmon Al gels and their oxalate precipitations; 2) the peak of Al-O stretch vibration of Al13-oxalate complexes at 810 cm−1 indicates that the gel was formed directly by the complex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IR and solid-state NMR respectively occur at 725 cm−1 and ∼6.1×10−5 chemical shift,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ssigned to (Al-O)Td vibration and (Al-O)4 tetrahedron, suggesting that the gel has a unique Keggin structure; 3) Al13 polyoxocation can directly form gel with oxalate, even in a high-pH environment (=7.8). This finding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universality of Al13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Through chemical analysis, the chemical formula of the gel was determined to be AlO4Al12(OH)24(H2O)12(C2O4)7/2.  相似文献   

17.
利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与活化硅胶表面的羟基反应,制备了硅烷化硅胶,所得产物与壳聚糖反应合成了硅胶/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IR),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测试了硅胶/壳聚糖复合材料对Zn^2+、Cd^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吸附材料对Zn^2+、Cd^2+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率为96.01%及90.65%。  相似文献   

18.
蒙脱石层电荷与有机改性蒙脱石凝胶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自然沉降法提取了山东两不同产地膨润土中的钙基蒙脱石矿物M1和M2,利用结构式推算法计算了两提纯蒙脱石的层电荷:M1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为0.38,M2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为0.59;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蒙脱石进行有机改性,并对有机蒙脱石凝胶性能和层电荷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蒙脱石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越低,在水中的分散性越好,越有利于十八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的插层,相应有机改性蒙脱石在二甲苯和乙醇体系中的凝胶性能越好(如M1);蒙脱石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越高,在水中的分散性越差,越不利于十八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的插层,相应有机改性蒙脱石产品的凝胶性能较差(如M2)。  相似文献   

19.
The structural change and mineralogy of Al gel during aging tim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aggregation extent of solution-gel system increases with aging time, and the structure of amorphous gel becomes more short-ordered; 2) after six months, the gel formats nordstrandite and little gibbsite; 3)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l-OH)oh bands occurring at 610 cm−1 an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l-OH2)oh bands occurring at 555 cm−1 indicate that the gel undergoes rearrangement-like process during aging; 4) the gel constantly contains Al-O tetrahedron of Keggin structure, but the signal peak occurring at ≈61×10−6 of 27Al MAS NMR have a slight shift to downfield with aging time. A mineralogical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for hydrolysis Al(III) solution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陕北延长油田黄土层漏失具有井底温度低、漏失严重、常规堵漏材料与方法堵漏效果差的特点,研究出了一种低温下快速实现交联的PLC聚合物交联凝胶。采用浓度6.5%的聚合物胶液与浓度2%的有机复合交联稳定剂,按聚合物胶液与有机复合交联稳定剂10∶1.3的交联比,在17.6~40 ℃条件下进行快速成胶试验。试验得出,PLC聚合物交联凝胶成胶时间短,抗污染能力强,与桥堵材料有很好的配伍性,二者配合使用对于封堵黄土层恶性漏失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