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正>岁末年初之际,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召开2016年地质勘查找矿成果汇报会。2016年,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紧密围绕"质量成果年"、"绿色勘查年"的主题,以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项目为重点,实现了地质找矿持续性重要进展;以生态环保理念为先导,绿色和谐勘查树立了典型示范作用;以增强地质服务能力为基础,民生地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多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实现经济总量约3.46亿元,其中地勘和民生产业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建局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青海有色地质工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赤诚,满怀着"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有色地质矿业研究信息中心,是由局属湖南省有色地质物资中心更名组建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员工22人,返聘资深专家6人,设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息情报部、矿业开发部等四个部门。她将以无边界的矿产资源信息情报研究为基础,以局党组对地矿产业发展要求为准绳,以各地勘单位已有地矿工作成果为依托,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为手段,实现全局地矿产业“队为基础、局为单位”的战略构想。坚持大地质、小地球(玻璃地球)原则,为局地质矿产业稳步提升和湖南矿业经济延伸化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青海国土经略》2007,(6):I0003-I0003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是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1995年统筹局系统地质勘查技术骨干力量重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综合地质勘查资质的地质勘查事  相似文献   

5.
正遂昌矿业开采历史悠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浙江省黄金、白银、萤石、花岗岩的主要产地。近年来,遂昌县坚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矿地综合利用,加快矿业转型升级,改善保护矿山生态环境,致力缔造绿色"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6.
2013年,绥化市国土资源局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矿业管理工作三项要点,力图找到一条有地域特色的矿业经济发展之路。一是加强勘查开发,推进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市东北部半山区、地质勘查空白区、地质找矿远景区,加大勘查工作投入,力争取得勘查项目的新突破,全面摸清家底;加大砂石等乙类矿产的勘查开发进程,提高矿产资源接续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积极开展“以奖代补”项目运作,支持重点矿山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化开发、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文报道     
《国土资源》2011,(11):2-3
201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胜利召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率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有色地质局、东北煤田地质局、核工业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查局、化工地质勘查院、鞍钢矿业公司、沈煤集团8个单位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签订了7个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1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国土资源》2011,(11):F0002-F0002,1
201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胜利召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率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有色地质局、东北煤田地质局、核工业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查局、化工地质勘查院、鞍钢矿业公司、沈煤集团8个单位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签订了7个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1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始建于1960年的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是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一家拥有23项专业资质,技术密集型、服务型事业单位。经过该队几代地质人的励精图治,尤其是近年来该队按照"巩固原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培育地勘产业"的经营思路,现已发展成一支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大西南抗旱找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多功能地质队。精益求精,全力提高地质找矿水平。广西二七二地质队目前  相似文献   

10.
正1954年8月成立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前身为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以地质找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和发扬地勘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立足中原大地,先后发现和扩大了焦作、义马、鹤壁、平顶山、永夏、郑州、登封、通拓等20多个大型煤田,为河南成为全国第二个产煤大省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业为主,关联多元"方针,实施"地质立局""人才兴局""科技强局""文化建局"战略,在发挥煤炭资源勘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技术服务,努力开拓国内外矿业市场,自觉主动地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相似文献   

11.
6月4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为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等地勘单位配发了首批地质勘探设备。  相似文献   

12.
《青海国土经略》2009,(3):50-50,F0003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始建于1959年4月,为了弘扬地质工作光荣传统,展示50年的发展变化,讴歌青海有色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豪情壮志,自2009年4月下旬以来全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建局五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包括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地质成果展评、体育活动、书画、摄影展等。同时还开展了纪念建局五十周年征文和征集老照片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6月20日至7月1日,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镇海带队的考察调研组(以下简称考察组)一行4人(冷春阳、刘春海、李玉民),赴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湖南局)、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江西局)进行考察调研。考察组分别参观了湖南局、江西局局机关本部及部分基层综合大队,听取了两局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介绍,在考察调研中彼此就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势推动下,我省改革开放风帆正举,坚定不移地实行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努力培育特色工业体系,不仅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也成为地质勘查队伍身体力行的方向。本期,我们特别推荐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坚持“一业为主,两翼延伸”的方针,走勘查开发一体化之路的专稿。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地质勘查和找矿的新路子,使全局的找矿工作呈现出老区实现新突破,新区取得新进展,新老勘查基地有序接替的新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试点绿色勘查的新模式,被树立为绿色勘查的全国示范典型;大力发展民生地质,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科技平台为地质找矿提供强大动力,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16.
《青海国土经略》2006,(4):I0006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原西冶八队、冶金八队),成立于1959年,为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后,现隶属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行业管理,上级主管单位为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全队现有职工618人,其中在职职工244人,退离休职工374人。现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听取地勘部门和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按照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第四调研组于2008年10月28日和11月3日分别赴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海南州国土资源局,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听取了地勘部门和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实现找矿新突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海国土经略》2007,(5):50-50,F0003
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是隶属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行业管理的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国家战略性资源勘查、商业性地质勘查等任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绿色勘查这一全新的地质勘查模式应运而生。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年~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领跑标准,典型示范引领,多方共同推进,加大政策合力,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矿业发展方式。据悉,在绿色勘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青海省,在对2016年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等地勘单位实施的10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以下简称矿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的第5个年头。5年来,依托矿业合作论坛这个平台,广西越来越多的地质勘查单位积极“走出去”,与东盟各国和企业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前几届的矿业合作论坛为广西各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便捷通道,解决了地质勘查单位进入东盟矿业市场“路子窄”的问题。而今年的矿业论坛,业界关注更多的问题是:地质勘查单位“走出去”后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扩大广西品牌在东盟矿业市场的影响力?为此,在2014年矿业合作论坛举办前夕,记者到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及其下属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