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明了林州市食管癌流行的4个特征。根据46个饮用水的NO3^-分析资料,论证亚硝胺的前体物NO3^-的分布与食管癌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林州市的发病率是北部高于南部;林州市-安阳县-范县的发病率是西部大于东部。居民饮用NO3^-超标的浅层地下水,旱井水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70年代以来,大量施用化肥是引起饮用地下水NO3^-污染的根本原因,它导致的后果是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缓慢。指出了必须坚持“防霉、去胺、施钼肥、治增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五项预防措施,特别要把饮用水治理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硝酸盐对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介绍了用CaO除去CO2和H2O的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的燃烧等方法和和利用AgNO3 C(石墨)生成CO2的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燃烧法,研究了用^15N和^18O同位素分析地下水中NO^-3来源和判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硝酸盐氮污染研究新方法——15N和18O相关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最近40年,硝酸盐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下水污染物。使用CaO定量地除云CO2和H2O的新的焊封管燃烧法分析了NO3^-中的氮同位素比值。应用AgNO3 C的新的焊封管燃烧法进行了NO3^-中氧同位素分析。安阳和林县饮用水中广泛的NO3^-N污染大大超过饮用标准是一个主要问题。食管癌的死亡率与饮用水中NO3^-、NO2^-、NH4^ 和亚硝胺过剩的含量成正比。δ(^15N)和δ(^18O)研究资料指出,在这个地区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农家肥和化肥。地下水NO3^-的δ(^18O)明确地指出,在这个地区不存在有意义的反硝化作用发生。相反,由NH4^ 到NO3^-的需氧硝化作用可导致NO3^-中的氧1/3来自空气,2/3来自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野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地下水中的NO-3的新技术,以及用AgNO3 和氧化铜丝及铜颗粒燃烧反应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用AgNO3+ C(石墨)生成CO2 测定NO-3 中氧同位素比值的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安阳和林州岩溶区饮用水中广泛的NO-3 - N污染大大超过饮用标准,食管癌的死亡率与饮用水中NO-3 、NO-2 、NH+4 和亚硝胺过剩的含量成正比。δ18O和δ15N资料证实,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农家肥和化肥,这个地区没有发生有意义的反硝化作用,而以硝化作用为主。在食管癌低发区(东部)存在反硝化作用而使该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降低。δ18O和δ15N资料还表明氧化环境中可能出现局部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预警和防治成为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从预警和污物防控的角度,厘定了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从指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水质演化、地下水污染类型、污染源等4个方面选取了30个典型指标构建了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对关键评价指标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年来在西宁盆地人畜饮用供水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取得的最新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内碎屑岩类储水构造模式的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干旱缺水村镇地下淡水赋存规律与形成机理,以期为类似地区居民基本生活饮用水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现国  刘丕新  务宗伟 《地下水》2005,27(4):282-283,318
笔者以河南省偃师市浅层地下水,饮用水源状况为研究对象,综合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农村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污染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孟加拉国居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严重威胁,8,500,000人的饮用水和粮食作物受到了砷污染。孟加拉国的地下水砷污染问题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由于孟加拉国对地表水管理不当,97%居民的饮用水和家庭用水来源于地下水。在孟加拉国,地下水严重受到砷污染引起大量砷中毒事件。砷污染回顾着重于综述近年来砷污染的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尤其是土壤、水和食物的砷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砷的额定浓度为10μg/L。现有勘查着重于孟加拉国64个地区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调查结果显示:59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10μg/L;43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50μg/L。受砷污染的地下水常被用于浇灌水稻(居民主要的粮食作物)。这种农业习惯(把受污染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引起土壤中砷的浓度增加。现有研究显示,稻米和蔬菜中85%-95%的砷是无机砷。在孟加拉国,土壤、地下水和植物中砷的浓度(基于孟加拉国4%的地区)超过报导的最大允许浓度或者正常范围,这(砷浓度大于最大允许浓度)对孟加拉国居民和家畜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强调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例如,较好地描述自然环境中砷的存在形态以及确定所有潜在的砷污染途径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曹振阳  李玉璞  方建华  董燕  陈炎 《地下水》2002,24(3):163-164
本文分析了宿鸭湖库区周围地下水污染源、污染因子、污染分布特征 ,论述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危害和污染机理状况 ,指出该区地下水污染是因为大量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库区汇水支流 ,致使地表水严重超标 ,严重超标的地表水汇入库内又导致库区水体污染 ,库区地表水通过含水层渗透 ,引起地下水污染 ,居民饮水困难只能靠开采深层地下水解决 ,从而建议加大该区调查研究力度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王亚杰  李凤楼 《地下水》2007,29(2):77-77,95
重点对铁岭县饮用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区域内除个别地下水水井为较好水质外,绝大部分为较差水质。同时针对铁岭县农村饮用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提出几点具体防治措施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氮氧同位素研究桂林寨底地下河硝酸盐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地下水硝酸盐氮(NO3-—N)污染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来源研究在水文地质结构特殊的西南岩溶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稳定氮同位素和氧同位素在地下水硝酸盐的来源示踪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选取岩溶地区典型地下河——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氮氧同位素数据,判断寨底地下河硝酸盐来源是以动物粪便为主的农家肥,为该区地下水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为依据,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14 848-93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 749-85 ] ,客观评价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综合质量状况,指出相对全国地下水综合质量现状而言,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质量状况相对较差,自西而东地下水质量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地下水污染多呈点状、线状。浅层地下水污染较突出,目前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三氮、氟化物、氯化物、铁、锰等。  相似文献   

13.
盘山山前地下水与矿泉水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揭示变量和样品之间在成因或空间上联系的对应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盘山山前地区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盘山山前存在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局部范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食品厂等企业的排污引起的,污染成分主要是Cl-和NO3—N,主要污染地区是塔院地区,其次是西大佛塔至南营,污染程度与至污染源的距离有关;大部分地区存在三氮面状污染,农业氮肥的施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岩溶城镇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受城镇区人类活动影响,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 NO3--N和PO43--P污然最为严重,按 GB5749-2006规定,研究区的地下水已不可作为饮用水源。老龙洞地下河水NO3--N含量逐年在减少,而PO43--P却在增加,赵家院子泉水PO43--P增长也十分迅速,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受城镇化影响越来越明显。老龙洞地下河水受城镇人类活动、工业活动、农业活动的共同影响,污染比泉水严重。老龙洞地下河中NO3-和SO42-含量的减少,说明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地下水的污染是可以得到治理的。  相似文献   

15.
桂林寨底地下河硝酸根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裴建国 《地下水》2011,33(3):21-22,25
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地下水中硝酸根含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文地质条件特殊的西南岩溶地区尤为重要.本文以岩溶地区典型地下河--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分析了地下河系统不同季节硝酸根含量特征,发现地下河中硝酸根含量受降雨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Groundwater quality in parts of Central Ganga Basin, 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of the Ganga-Kali sub-basin which occupies 1300 km2 over parts of Aligarh and Etah district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hallow and deep aquifers and were analyzed for major ions and trace elements. The analytical data were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published guidelines. 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roundwater in the basin is alkali bicarbonate type. Trace element studies of water from the shallow aquifer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oxic metals Fe, Mn, Cd, Pb, and Cr+6 are above permissible limits which may present a health hazard. The water from the deep aquifer is comparatively free from contamination. The aquifers are subject to contamination due to sewage effluents and excessive use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agriculture. Received: 7 December 1998 · Accepted: 2 March 1999  相似文献   

17.
罗山自然保护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玺  程旭学  马岳昆  李戍 《地下水》2012,(1):23-26,79
罗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中部的水源涵养林区。通过对罗山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统计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罗山浅层地下水中HCO3-和SO42-绝对含量较高,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以罗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地下水化学类型特征及演变规律;地下水中的Mg2+、Na+、Cl-、SO42-、NO3-和TDS的相关程度很高,主要是来自沉积砂岩、板岩中的长石、石英和绢云母;区内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水的总硬度普遍超标,咸水区对人体有害的氟化物含量超标,部分微咸水区的氟化物含量超标,淡水区未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8.
Diffuse pollution from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standard improvement,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has grown up rapidly, also has become the leading source of pollution in vast rural areas in China.The estimated annual loss amount of COD, BOD, NH3-N from manure in 2001 is 7.28 million ton, 4.99 million ton and 1.32 million ton, respectively. The COD loss amount from manure is close to the sum of COD from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Because animal waste and wastewater can enter water bodies from spills or breaks of waste storage structures ( due to accidents or excessive rain) , and non-agricultural application of manure to cropland, this contamination has resulted in quality degradation 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Areas with concentrated livestock operations are showing elevated nutrients and organic pollutant contents in surface waters. This widespread contamination of water has prompted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to adopt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preading of livestock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水质检测中质量异议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土资源部某专业实验测试中心10年质量异议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地下水水质检测中容易产生质量异议的检测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的特点,探讨了质量异议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991~2000年问该实验室共有H2SiO3、Sr、NO2^-、I^-、SO4^2-等12项检测参数出现质量异议,大多为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环境质量研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所关心的关键参数。产生质量异议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委托方主观判断错误和在样品采集与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检测人员技术失误和疏忽、水样本身等原因。减少质量异议的有效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严格的校审制度及提高取样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