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应力测量是地震前兆测量物段之一。 作为地震前兆讯息的地应力测量,是地应力相对测量。它和绝对测量有两点大的区别: 1.被测对象的讯息量很微弱; 2.是定点长期观测,对它的稳定性要求高。  相似文献   

2.
地应力相对测量,在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是使用最早的前兆手段之一,但至今仍是一种不成熟的方法。探头、测量系统、工作方法等都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地应力测量系统(探头、导线、仪器)在室内率定的灵敏度和井下工作灵敏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非专用仪器且不统一:室内率定的岩石标本与钻孔岩体差异;更主要的是受到钻孔质量(光洁度、锥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地应力测量精度的提高。为了  相似文献   

3.
钻孔对初始应力场扰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应力测量是获得初始地应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地应力测量打钻的过程中初始地应力会遭到扰动,岩体在打钻后出现卸载现象,初始地应力重新分布,使得测量值与实际初始地应力值有差别.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钻孔地应力测量过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岩体的性质、边界应力、断裂在钻孔过程中对初始地应力变化的影响,并总结影响初始地应力变化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梁式传感器地应力自记测试系统,是测量钻孔三个直径变化的仪器,机械斩波放大,可见记录。应力是根据钻孔直径变化,用弹性理论推导出的公式计算而得到的。经初步试用,测试系统性能良好,能满足地应力相对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原始应力区,原始应力区(即构造应力面)的深度大致等于地应力测点周围山体和沟谷之间的相对高差.  相似文献   

6.
地应力测量、地壳上部应力状态与地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地应力测量是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为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的研究和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方法和成果。并根据地应力测量资料讨论了地壳上部的应力状态,以及应力测量在地震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断层对钻孔地应力测量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获得初始地应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地应力测量,但在地应力测量打钻的过程中,初始地应力会遭到破坏,使得测量值与实际初始地应力值有差别.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研完了断层对打钻前后地应力变化的影响规律,考虑因素包括断层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断层到钻孔的距离、边界应力、复合断层.研究表明,断层泊松比对初始地应力的变化影响很小,不是影响初始地应力变化的敏感因素.断层弹性模量、断层到钻孔距离、边界应力、复合断层是影响初始地应力变化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钻孔地应力测量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方向的3个钻孔内进行常规水压致裂试验测量三维地应力的基础上,引入原生裂隙重水试验测量,提出了3种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这些测量方法能适用于各咱布置形式的单孔,双孔和多孔的测量,其中的两种方法也适用于深钻孔的三维地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地应力相对测量及本孔水压法标定传感器原地灵敏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讨论了目前在实施本孔水压法标定中所依据的原理及计算方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壳应力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介绍了全球地壳应力观测与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深部地应力测量研究的现状和测试方法以及用于地震观测和工程监测的地应力测量新技术,并分析了我国地应力测量及研究工作与国际上存在的差距,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触点预压式元件的钻孔变形法地应力测量,能够测得孔壁上较多点的折算位移值,因而能够用平差术减少偶然误差,得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最佳值。本文讨论了这种元件在绝对应力测量和相对应力测量过程中的力学作用,导出了孔壁接触点折算位移向量与元件输出向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以及它们增量之间的关系式。本文是文献[2]工作的推广。当接触点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大、接触压力的相互影响减弱时,从本文基本关系式得出的极限情形与文献[2]的一致。本文比文献[2]进一步明确了目前实际工作中所用公式的简化前提。文末指出了用多触点元件精确测定地应力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云南省电感地应力和土应力相对测量资料,总结了龙陵大震前地应力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地震三要素的对应关系。认为:地应力中期异常有近—早、大、长,异常由震中区向外围区扩展的特征。短临异常有远—早、大、跳,异常由外围区向震中区逐步收缩的特征。结合震前地震活动、多种前兆手段的异常,认为它们有着异常在空间发展上的一致性和随时间变化的同步性。并初步讨论了地应力异常与龙陵大震震源孕震过程的关系,地应力中期异常可能与震源岩石膨胀过程有关,而震源的岩石硬化、断层的予滑过程可能是造成一定范围内地应力出现短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力源进行中等尺度地壳岩体中的应力场实验研究的首次实验,于1982年10月至11月在唐山古冶进行。 一、实验原理、场地和设备 此次实验以水压致裂法应力测量中的注水压力作为人工力源,在水压致裂孔(简称实验孔)的附近布设装有地应力传感器的观测孔,用地应力测量系统进行现场实测。 这类实验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它不仅能够通过实验检验地应力相对测量方法的效  相似文献   

14.
赵鹏君  沈建文 《地震学报》1996,18(3):301-308
讨论了在粘弹性介质中用长圆筒式探头测量地应力相对变化时初始构造应力对测量值的影响.用地层、水泥环和探头圆筒组成的三层线性粘弹性介质模型来模拟整个测量系统,利用对应原理得到了在初始构造应力作用下探头内壁径向位移解.计算表明;① 初始应力的影响表现为探头内壁径向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大,但其增长率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一恒定值;② 对于地应力变化量的测量结果来说,如不考虑初始应力的影响,则将在地应力变化量上引入主应力大小为(c0+c1e-1t+c2e-2t)io、方向与初始主应力相反的误差.其中,c0,c1,c2和1,2只与地层的力学性质有关,io(i=1,2)是初始构造应力的两个主分量.最后指出,在地层比较软和初始应力比较高的情况下,初始构造应力对地应力相对变化的测量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上相对高应力积累或闭锁的段落上。如何有效地识别出断裂带上正在积累应力且孕育大地震的段落,成为大地震中—长期危险地段判定的重要依据。早期研究中的原地应力数据积累非常少,而在震区地震前后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数据就更少,这就给利用原地应力实测数据来研究地震增加了很多困难。李方全等人从邢台、海城、龙陵、唐山等大震区震后地应力测量结果得出,震中区在震后主应力和剪应力值远小于邻近地区,距离  相似文献   

16.
深部地应力探测技术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应力测量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对于地下深部地应力非钻孔式测量探测技术的发展,则一直进展很慢。本文依据天然电磁波场源,利用光弹实验模型原理,研制了DYL型地应力探测仪,并在淮南地区地庆力状态普查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半个世纪以来,钻孔法地应力测量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假定岩石在力学性质上各向同性;没有考虑钻孔效应;忽视了测量的时间效应;简化了岩石力学性质的多变性。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主应力测值的误差可达100%,主应力方向的测量误差可达90°,还可以引起主应力性质的正负变换。要进行高水平的地应力测量,必须把测量建立在岩石方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基础上,减少或避开钻孔效应的影响,考虑或避开测量的时间效应,避开岩石力学性质多变性的影响,分别测量各种地应力成份,进行定点长期连续观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龙陵-瑞丽断裂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特征及活动特征,在该断裂带东南侧开展了2个深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测量结果表明,地应力量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三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为SHSvSh,说明该地区现今浅部地壳构造应力占主导作用,该应力状态有利于走滑断层作用发生。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E,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NNE向主应力方向有一些差异,说明实测结果受到了断层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龙陵-瑞丽断裂现今具有左旋走滑的活动特性。利用库伦准则,摩擦系数取0.6~1.0对断裂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今原地应力大小尚未达到使断层滑动的应力值临界区,表明龙陵-瑞丽断裂目前处于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对断裂稳定性的影响,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是断层内物质的组成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使用DYL型地应力测量仪,利用天然场源在地面上探测地下5km、7km、10km深部地质体所随地应力的相对大小。通过探测的地应力值相对大小和绘制等值线图的方法研究地下应力分布状态,并确定了地震危险区的位置及震级等。  相似文献   

20.
地壳上各种构造现象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开展地应力场的研究对地震预报、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地应力场概括起来有两个途轻:一是由地质的或地震的现象反演地应力场的作用;二是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方法进行地应力测量。地应力实地测量可以直接给出地壳中现今应力的大小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