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松辽盆地区域航放、航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钱家店铀矿床航放、航磁特征,建立了基于该矿床航放特征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取了全区航放铀含量、活性铀、铀增量、相对变迁系数、铀迁移富集系数、地球化学活动性指数等6种航放多元参量,能够反映盆内铀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水文动力环境,可指示找铀有利部位。据此,圈定了15个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区,指出除钱家店-宝龙山铀成矿带外,盆地西南部开鲁坳陷和西南隆起区的东来-大林、巴颜塔拉西南、阿鲁科尔沁旗东、奈曼旗西南、新开河北、詹榆-新华-太平川,以及盆地西部斜坡区的双岗、白城东-舍力、泰来北东等地区均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盆地西南部伊胡塔镇、林海-小城子,西北部七棵树东等地区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对研究区航放航磁数据进行整理并编图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研究区航放、航磁特征。对区内典型铀矿床航放航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航放K、U、Th以及航磁ΔT化极数据求取各转换参量共36种,使用俄罗斯半定量成矿预测软件判别分析结果选取19种参量建立了塔木素铀矿床数学-物理找矿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研究区开展找矿远景预测,圈定了塔木素—乌力吉、银根—本巴图、雅布赖等三片成矿有利区。认为该三片有利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开发磁放重资料在铀矿勘查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对二连盆地西部川井坳陷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及重力等资料多元地学信息的提取,表明航磁异常梯度带、航放活性铀迁入区、地球化学活动性指数高值区、局部重力异常梯级带等多元地学信息的复合区与已知铀矿化密切相关。采用综合地质单元编码统计去除背景干扰技术,提取了活性铀迁入区、地球化学活动性指数、铀迁移富集系数等航放弱信息,作为圈定铀成矿有利地段的重要依据。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结合铀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砂岩型铀矿预测原则,圈定了3片铀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4.
潮水盆地是河西走廊北侧阿拉善台隆中部的中新生代伸展断陷盆地。盆地中分布砂岩型、泥岩型、煤岩型4个铀矿床,13个铀矿点及数十处铀矿化点。通过对潮水盆地平易凹陷一带分布的航空放射性异常查证结果分析,结合盆地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铀源、找矿目的层特征等,探讨了潮水盆地平易凹陷南缘铀找矿前景。分析认为,在平易一带白垩系存在有利的找矿目的层段,是找矿的突破口,航空放射性异常区是重点找矿地段,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砂岩型铀矿勘查中航放、航磁信息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树帅 《铀矿地质》2006,22(5):300-304,310
本文以伊犁盆地南缘5个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知铀矿床航放、航磁特征的研究,强调航放下测铀宽道Udw、上测铀窄道Uu、上测铀宽道Uuw和下测铀窄道Ud4种参数异常是砂岩型铀矿的直接指示标志;对航放信息相关性分析进行了探讨,认为航放相关性分析不适合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预测,相关性分析圈定的Th、K元素负相关区带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对弱磁异常进行了研究提取,首次提出用弱磁分布范围来圈定盖层氧化区(带)的观点;建立航放、航磁计算机预测模型,对整个盆地进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圈定远景区14片,便于进一步开展地面物探工作,继续扩大伊犁盆地的找矿成果。认为航放、航磁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要介绍依据航磁数据推断地质构造的主要方法,分析总结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等4大类型铀矿的航磁预测要素特征,并分析了利用航磁推断的地质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总结了各类型铀矿的预测要素组合模式。最后以桃山-诸广铀成矿带为例阐述了航磁数据处理与研究对铀资源潜力评价的作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航磁数据处理与研究是铀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航磁数据推断的断裂、侵入岩体及火山构造可以判别有利的构造环境,识别有利的控矿构造,预测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铀资源潜力评价和铀矿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深化莫桑比克上利戈尼亚钽-铌稀有元素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挖掘已有区域成果资料中隐含的找矿有利信息,笔者对所收集莫桑比克北部地区高精度航磁、航放测量网格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加强成矿弱信息提取,并在已有成果认识基础上开展区内地质构造的综合推断解释,分析总结区内的航磁、航放异常展布特征及与本区伟晶岩型钽-铌矿的空间对应关系,查明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纳玛玛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和内部断裂构造展布特征。结合区内姆艾尼大型钽铌矿床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对全区进行类比找矿预测,圈定钽铌矿远景区5处。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北东向延伸被F2断裂错断,南西向断距超过20 km,引起成矿有利区的整体北西转移,追索异常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本从区域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高精度航空磁力(简称“航磁)和航空放射性(简称“航放)测量,遥感影像,地面物化探等资料进行解释,综合分析了潮水-雅布赖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并筛选出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
张翔  杨玉勤  石连成  韩鹏辉  牛家骥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75-67z1176
正二连盆地因其独特的"同盆多类型"铀成矿特点,一直是铀矿勘查与科研的热点盆地,巴彦乌拉铀矿为盆内最为典型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围绕沉积体系及充填特征、盆地结构、成矿模式、烃类流体与铀成矿关系、综合物化探找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聂逢君等,2015),但在矿体尺度上对其利用航放航磁技术开展信息识别的研究报道尚为空白。已有研究表明,隐伏砂岩型铀矿可引起微弱航放航磁异常(江民忠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10.
认真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南缘511、512两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放数据,发现矿体上方均存在微弱的航放铀偏高显示,由此提出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弱铀异常”的新概念。基于地气运移机制和氡的接力迁移理论,探讨了“弱铀异常”的形成机理,介绍了航放弱铀异常的提取方法,指出高精度航放方法完全能探测到“弱铀异常”。弱铀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燕辽西部是一个重要的铀成矿区。多学科研究中,在解释航磁、航放等资料和分析车载、地面γ能谱测量、高精度磁测、甚低频测量、α收集膜测氡数据的基础上,该文总结出由有利矿化地区的预测模式和异常点带的评价模式组成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并对该区进行了铀成矿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2.
西天山位于天山成矿带——中亚成矿域的中心部位,多期次的岩浆、构造活动构成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依托2016年开展的1∶5万高精度航磁航放测量资料,在总结认识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铅锌金矿床、火山岩型金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控矿要素的基础上,对控矿要素和航磁航放信息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依据剩余异常、异常均值、异常峰度和偏度等异常参量信息,以及水平梯度模、垂向一阶、二阶导数等反应地质体和构造边界信息,建立金及多金属矿产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多金属成矿找矿最有利地段为喇嘛苏到汉吉尕山一带,沿博乐断裂带分布;火山岩型金矿的有利找矿地段分布在沿博罗克努断裂分布的火山岩区,预测结果为区内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云宜  李耕 《铀矿地质》1998,14(4):234-240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已有航放及航磁资料,从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分析出发,对中新生代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航测资料整理和结果解释方法进行了探索,对测区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江民忠  王怀武  石岩 《铀矿地质》2002,18(6):365-370
民和盆地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前人在盆地边缘已发现了一些砂岩型铀矿化和大批航测铀异常,显示了一定的找矿前景,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通过对高精度航磁、航空放射性(简称“航波”)和布格重力资料进行解释,结合对盆地水动力,岩相古地理与古气候的分析,对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指出了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的航磁及航放成果的分析,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独特且典型的航磁、航放特征,航磁异常特征显示矿区为强度较高的近东西向条带状正负伴生磁异常特征,是具有较强磁性的矿体与弱磁性围岩反映;航磁ΔTmax为5000 n T以上,航磁ΔTmin为-2000 n T,有30余条测线上具有明显正负磁异常发育,呈现多期次异常叠加特征,属于不同期次、不同强度磁性体的反映,说明该矿床经历过多期次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活动。该矿床向下延深的规模随深度的变化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当航磁ΔT等值线向上延拓3000 m时,依然表现为较明显的正磁异常特征,这说明该矿床在深部依然存在较明显的矿化现象。另外白云鄂博矿区航放特征具有醒目的总计数率、钾、铀、钍高值晕,它们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矿区处于航放总计数率高值区,一般为3000~15381 cps,局部为团块状,高值区范围大于矿区范围;钾含量为2.0%~2.8%的偏高值,矿床及附近局部为2.8%~12%的高值;钍含量为26×10-6~223×10-6。钍高值晕范围较赋矿的加里东中期第二次侵入的碳酸岩出露的范围要大;铀含量一般为大于1.6×10-6的偏高值,矿床及附近局部为2.8×10-6~9.1×10-6的高值。经综合分析,充分证明该区的航磁、航放特征与矿床信息对应性较强。在今后寻找类似矿床的过程中,可以将航磁正负伴生磁异常信息作为寻找铁多金属矿的有利信息,将放射性核素钾、钍、铀等高值信息做为寻找稀土矿有利信息,对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铀成矿区(带)西南部,区内中、小比例尺航磁、重力等物探方法已覆盖,但大比例尺、高精度物探资料较少,尤其是航放仍是空白,加上由于中央古隆起的存在导致了主要找矿目的层埋深大,严重制约了该区找矿突破。通过对最新实测的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及收集的重力资料的分析,认为航磁梯度带、航放高场区、航放活性铀迁入区、局部重力高异常边缘复合区是与已知铀矿化有关的多元地学信息,航放异常是寻找铀矿化的直接标志。提出了在对航放数据进行地质单元编码统计、去除背景干扰后,利用活性铀迁入区(0)缩小找矿范围,用古铀2.00×10-6、活性铀-0.05×10-6、铀归一0.30×10-6、铀增量0.20×10-6、 sm90.30×10-6套合区识别隐伏铀矿化的航放弱信息提取技术。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结合铀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找矿标志,圈定铀成矿远景区5片。对其中1片开展了地面查证,结果显示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铀含量最高达556×10-6,岩石取样化学分析铀含量最高为0.018%(边界品位0.01%),具有重要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柴东地区航放异常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飞 《铀矿地质》2002,18(5):302-307
1997年在柴达木盆地东部(柴东地区)五道梁及北霍布逊湖地区发现了两片共7处航放异常。本从基础地质条件出发,分析、研究了柴东地区的区域地下水动力条件,对航放异常区的放射性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解剖了五道梁地区航放异常。从水地质角度探讨了航放异常成因,认为其反映了深部铀成矿信息,进而指出柴东地区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8.
长山壕金矿床产于白云鄂博群暗色板岩中,属于变质岩型,寻找周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金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1∶5万航放、航磁数据,获得金矿区比鲁特组矿化暗色板岩空中钾(K)含量2.64%,铀(U)含量2.65×10~(-6)、钍(Th)含量(10.2~13.5)×10~(-6),相对背景值,具有"高铀、高钍、低钾"的航放特征信息,总计数率、U、Th高值信息和金矿生成环境密切相连;金矿区航磁场具有北东向高磁异常带特征,叠加的磁异常幅值在200~600 nT间,航磁信息反映的是对金矿成矿有控制作用的隐伏岩体信息。应用航放、航磁信息,运用矿床特征法对长山壕金矿床周围金矿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长山壕金矿的东北延伸带是下一步金矿找矿的重点区域,预测结果在金矿找矿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大莲 《地质与勘探》2016,52(5):992-1000
高精度航磁测量相对简单,获得的信息丰富,是开展大面积成矿预测的有利工具。澳大利亚艾萨山选区地质资料较少,地面物探工作开展较难。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对该地区航磁数据进行了处理与解释,推断出断裂构造及岩体分布。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点,识别出成矿有利地区的航磁异常特征,划分了有利航磁异常分布带。在航磁有利异常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矿床、矿点位置情况,进一步圈定出成矿远景区,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航放数据处理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航放数据处理与研究通过对各铀成矿区带航空放射性特征分析研究,提取了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航放铀含量异常及高场和航放多元信息异常,总结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等4大类型铀矿的航空放射性特征及预测要素组合模式。该组合模式在铀资源潜力评价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航放异常信息的合理组合,能有效地加强和突出与铀矿化相关的放射性异常信息及成矿环境信息,对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和铀矿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