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重点从平台体系结构、城市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整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在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全面分析和研究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建立完整统一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体系,使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根据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范围、内容、特点以及与地理信息的密切联系,探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类方法与分类基本要求,并依据线分类法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基于线分类法按属性与隶属关系划分的信息分类体系,并以地表覆盖为例说明分类的层次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全国士地调查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城镇用地及农村用地等三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进行了调整、合并与区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对一调中的商服、工矿仓储、公共设施、公共建筑、住宅和特殊用地6个二级类和交通运输用地中的三级类街巷用地合并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并作为二级类划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利用TM数据进行动态聚类并作最小距离分类的非监督和监督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对桔乡黄岩市郊的土地利用进行自动分类, 获得了能充分揭示桔园分布的高质量土地利用分类图像;继而采用阈值法和均值─均方差窗口法成功地实现了桔林资源信息的自动提取, 面积精度达95.3%.为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快速监测经济林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之间的语义不一致性,被认为是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在语义层次上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首先,本文在阐述中国地理信息分类体系之间参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分类体系对比分析方法.其次,对中国现行的几种地理信息标准分类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为中国地理信息分类体系的编制和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攻关重要项目中立专题进行研究。就该专题研究中进行的分类及分类体系的研究、编码原则和方法和研究等情况作以介绍,以期对于制定或修订基础地理信息代码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与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迫切性越来越显著.本文结合实际,总结公众服务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对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从分类体系和语义一致性两个方面,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新旧国家标准地理信息分类体系之间的差异,指出了新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务院扶贫纲要中有关扶贫开发的内容,利用线分类法,将扶贫开发信息分为3个大类、21个中类。利用顺序编码法,采用面向GIS的思想,对分类结果进行编码。新的扶贫开发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解决了各地区信息分类不统一和原有编码体系零散的问题。该标准已应用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与扶贫开发信息的无缝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空间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有地理信息分类方法均未将地理信息安全利用等级纳入分类体系之中,无法有效解决不同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的有效衔接与高效利用问题。针对不同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及信息安全的差异化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分类和安全利用分类的地理信息分类方法,从图层、要素和属性3个层面对地理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丰富了地理信息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