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  相似文献   

2.
测绘资料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基础性资料,在国家宏观规划、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建设、江河治理、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行政管理、边界谈判、防灾减灾、改善环境以至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编纂测绘资料形成资料目录,是测绘档案资料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可以向社会提供测绘信息,实现测绘资料共享,而且是避免重复测绘、减少浪费、做好测绘导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自从国家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以来,经历了建立、撤消、重建和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国家测绘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在模式的构建和机制运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梁园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路,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球飞入寻常百姓家:展望21世纪的信息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仁 《四川测绘》1999,22(3):99-100,113
人们都说农业社会是资源经济,谁拥有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谁就主宰世界,在工业社会,谁拥有资本谁就主宰社会。到了下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谁拥有知识,谁就主宰世界,称之为知识经济。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通俗易读的概念,它勾绘出了信息时代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代特征。一、什么是数字地球?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相似文献   

7.
赵荣  董春 《测绘科学》2007,32(4):69-70,59
统计信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涵盖了人口、农业、工业、经济等各类数据。采用GIS技术,有效地实现统计信息与空间信息的集成管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了GIS中常用的集成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统计信息的“空间化”实现两者集成的方法,并以人口为例,详细论述了通过“空间化”实现人口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集成过程。通过这种集成,可以高效地利用GIS的分析功能实现统计信息的管理、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是联合国和美国政府倡导的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措施,也就是建立起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分享、处理、分析、反馈和决策的服务网络体系。十分明显,正如工业技术时代的能源、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一样,“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基础设施。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是“空间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治社会的变革而迅速发展。经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变化,使以经济现象为主题的地图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经济地图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综合经济地图、农业地图、工业地图、交通贸易地图和人均生活指标地图(如以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食物结构为主题的地图)等等。在多种经济地图中,工业地图的制图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即工业多半集中于城市(即使本来不是城市,由于工业的兴起,而后也就成为城市),而城市在地图上的面积很小,所要表现的内容却又很多。在一般参考性的小比例尺经济地图中,城市工业的结构和组分(或门类与比  相似文献   

10.
齐忠华  邱剑南  张力仁  吴长俊 《测绘通报》2019,(11):149-152,162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具体包括地表自然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生产运营、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多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手段,探讨如何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以期深入挖掘和提升监测成果价值,全面拓展监测成果应用服务的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各国的实践证明,信息基础设施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SII)的建成是一个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而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特别是其中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都是信息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农业灾害发生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农业保险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而利用3S等空间信息技术,可将保险标的空间化,建立承保标的空间数据库,为承保和理赔工作提供空间数据和分析管理支持,实现"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以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农业保险创新应用促进了农业保险模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3.
马维军  刘德钦  刘宇 《测绘科学》2008,33(1):159-162
阐述了应用人口GIS进行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概括出影响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天津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进行分区。天津市的人口空间结构可以分成行政、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区,工业居住混杂区,工业、农业混合区和农业人口居住区,且四个分区成同心圆模式分布。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王玲  蔡继祥 《地图》1991,(2):38-39
一、选题必须紧紧围绕科研主题地县域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规划是全面、系统的综合规划,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众多部门数十个子系统,涉及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多个领域。其基本任务可概括为:a,诊断分析区域综合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正确认识区域社会经济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经济发展规律;b,研究区域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方针、目标和对策;c,研制合理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d,研制国土规划。规划地图集在选题时一定要紧紧围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及国防经济各个部门。然而由于SAR的干涉成像原理,使图像产生相干斑点(speckle)噪声,这种随机分布的噪声影响了SAR图像的校正和解译。本文尝试利用Nason和Silverman所提出的平稳小波变换,对SAR图像进行多层平稳小波变换的阈值处理,在确保图像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抑制相干斑点噪声。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库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富  张丽娟  梁军  张书亮 《测绘科学》2007,32(2):143-144,162
有效地整合分布、异构、多时段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并且适应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不断变化这一特征,是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的难点和关键。笔者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信息元数据ISO19115:2003》,依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特征,提出了由元数据和数据构成系统数据二层结构模式,设计出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元数据库,实现了对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集成、管理,满足了系统具备自适应性的要求,促进了国内统计行业信息化和统计信息的产业化。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863课题“国家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社会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为例,运用1987年和1996年TM影像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遥感信息与空间化非遥感信息集成等方法,研究了10a来该县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10a来,耕地面积明显增加,林地、牧草地面积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农业人口数和粮食产量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李志林  蓝天  遆鹏  徐柱 《测绘学报》2022,51(7):1536-1543
作为空间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地图担负着人们获取空间信息的需求,并伴随着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的转变。研究地图学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认识人类文明的演变,也对地图学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现有的研究主要以时间线或时间线加某一显著推动地图发展的典型事件进行地图进展不同阶段的划分,然而难以全面反映地图学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本文基于马斯洛人生需求层次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地图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地图学未来演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