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到汝州市皮沟铁矿矿区,成片的花椒树、大叶女贞、侧柏等植被覆盖着矿区各处,原来的废弃矿坑已经改造成了一座可供灌溉耕地的水库,残破的废弃矿区成了造福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新生地。近年来,汝州市地矿局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初夏五月,走进灵宝市小秦岭金矿区,青山映入眼帘,鸟语萦绕耳畔,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若不是之前来过,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矿坑四布、废渣遍地、山体裸露的金矿开采区。近年来,灵宝市在积极推进矿业绿色革命、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及时把矿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纳入治理范畴,全面深化矿区生态治理,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细的升华。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必须从源  相似文献   

3.
日前,禹州市全面启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约3000亩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任务。禹州市矿产资源丰富,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分布点多面广,为彻底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突出问题,该市制定印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建立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工作台账,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责任机制,根据现有山体风貌,结合土质条件,本着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宜灌则灌、宜乔则乔,高低搭配、错落有致、顺势整治、自然修复的原则,有序推进修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日,潍坊市坊子区坊子煤矿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论证。项目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 400万元,该区是山东省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示范县(第二批)中潍坊市唯一一个县市区。潍坊坊子煤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位于坊子老城区南部,经济发展区的西刘家埠村附近,紧临206国道。1902年,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方式,无人机测绘技术具有成本低、灵活简便、采集信息丰富、效率高等优点。以荥阳市某黄铁矿矿山为例,利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取得矿区影像,将所得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并提取所需数据,与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进而开展矿山土地损毁面积计算和损毁程度分析,获得矿区土地损毁现状信息,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作为一种直观、可量化的监测手段,在矿山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了广泛应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遥感生态指数来时序量化评价西江锰矿修复区内生态环境质量。从2015年至2021年期间监测区的RSEI空间分布来看,由于西江锰矿区内生产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矿坑裸露范围持续扩大,导致矿区内生态质量趋坏;而2021年的RSEI分布显示,监测区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尤其是已经进行系统恢复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已经达到未开采前的水平,生态修复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西江锰矿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矿区复绿不只是“覆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矿区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节约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上,与农业土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农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等相结合,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本年恢复面积/累计占用破坏面积)有下降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山东黄河流域生态基础条件、生态本底状况,识别流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基本思路,构建了“两屏两心多廊”的流域生态修复格局,进行了流域生态修复分区;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的具体路径,主要是泰山和徂徕山-莲花山区域、黄河和大汶河生态廊道、黄河三角洲和东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为实现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从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9.
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亟需矿区现状调查数据作为基础支撑,而现状数据的快速更新在监测效率、经济代价及可延续性方面对当前测量方法及工作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以济宁市霄云矿区为例,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2016—2018年间的15期高分辨率RADARSAT-2XF模式影像开展解译处理,获取霄云矿区的时空形变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段开采工作面位置进行了监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时序InSAR技术能够有效识别矿区开采引起的形变迹象,满足采煤沉陷区下沉信息精确获取的监测要求,为大范围开采沉陷信息的获取及影响程度的划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无人机航空拍摄技术,督促指导全市各乡镇、各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行"挂图作战""见缝插绿",以加快全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3月以来,该局每天组织8架无人机,设立10个像控点,分别划定航飞路线和范围,沿省道彭花路生态廊道两侧自东向西,先期对无梁、古城、浅井、苌庄等4乡镇700余平方千米区域内矿区现状进行航空拍摄。根据航拍结果、结合地籍调查图库资料、套合企业《矿山地  相似文献   

11.
石灰石产业是常山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长期粗放式的发展给常山县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环境破坏.自2014年起,常山县开始实施"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关停污染企业、矿山生态修复以及周边路渠治理等措施,消除原有地质灾害威胁,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通过"腾笼换鸟"资源重配,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企业进驻腾出发展空间,实...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4~2022年获取的12期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和矿区修复前后3期无人机影像,对其进行配准、融合、镶嵌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研究区域图斑变化信息,用以监测评价谭家山煤矿区经水资源破坏治理、地形地貌景观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修复前后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所提取信息能很好地反映煤矿区自2020年工程修复开始至2022年结束的全过程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清晰显示修复后的谭家山煤矿区基本实现水系联通与恢复、裸露山体复绿、土地资源恢复提质,修复区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出采用多源、长时序遥感影像分析矿区变化情况,结果客观、准确,可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监测监管提供参考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新一轮机构改革赋予了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同时提出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这一创新举措来加大力度推进国土空间的全方位系统治理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在规划编制的理念、技术方法、实施路...  相似文献   

14.
以多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了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云浮硫铁矿、石菉铜矿3个典型矿区生态复绿的位置、面积、变化趋势,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矿区生态复绿现状,结果表明:大宝山多金属矿共有3个生态复绿区,生态复绿面积总计约10.08万m~2;云浮硫铁矿生态复绿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采场,面积总计约65.21万m~2;石菉铜矿总计有生态复绿区25.4万m~2,其中已复绿区15.4万m~2,正在复绿区10.0万m~2,还有大片区域急需复绿。最后总结了3个矿区生态复绿措施和效果,并提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该文采用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其他矿区特别是大范围矿区生态复绿的快速提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恢复废弃矿区走可持续生态矿业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矿业大国之一.每年矿业为该国的经济带来约400亿美元的产值.不仅在矿产品出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矿产资源评价、矿区设计和矿业开发方面向全球70%以上矿区提供了相关技术与服务,更令世人关注的是其矿区生态恢复接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与澳政府重视恢复废弃矿区、严管生产矿区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生态矿业之路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济南破损山体概况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破损山体不仅造成了大量陡坡岩面裸露,恶化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带来了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对济南城市破损山体现状及修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破损山体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实例,较详细总结研究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建设与养护管理,济南破损山体的生态景观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提升,该文筛选总结出的台地续坡式等治理方式及挂网喷播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为类似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现状,分析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总结以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引领,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所涉及的对象、技术、修复方向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生态复绿、农业用地、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用地、建设用地5种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以山东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经验为例,说明5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露天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以及复垦模式的验证、推广,都需要借助数据库技术对多年研究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本文论述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该研究促进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无人机倾斜测量的现状、技术难点及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勘查中的实际应用成果,以广西隆安县宝塔新区点灯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废弃矿山三维实景模型,通过解译分析,获取地形地貌、植被发育程度、岩体结构面产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等信息.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调查方法而言,无人机倾斜摄影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