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山经昆仑图》系山海经地理复原图之九,根据对《五藏山经》西次三经的文字解读而创作,原图尺寸1.1m×1.6m。它复原再现了《西山经》部分地区当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在今日陕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宁夏、甘肃、新疆东部一带。需要说明的是...  相似文献   

2.
地名用字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荣 《地图》2006,(1):42-4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就连地名中也蕴含着丰富 的知识。许多地名的用字是相当 讲究的,把这些地名分出类别, 我们就可以 我们就可以 了解其大 致的情况 地名中的方向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道教的四方 之神,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青龙, 代表东方,如青龙镇,即位于东海之滨:白 虎,代表西方,在道教中,白虎是一种凶神,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名音转溯源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汝辰  程锦  牛劲梅  曾钰 《测绘科学》2015,40(2):48-51,114
为了解决新疆地名音转溯源规律问题历来是新疆史地和地名研究难点的困境,该文试图对新疆地名的汉译对音探索总结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和对应规律,指出新疆地名的读音和汉字译写的不同,是因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及其语言的变迁和不同语言间的音转互译造成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地名并非译自当地新疆的民族语言,对玄奘所说的"讹也"不可盲从;论述了古汉语的阳声字和入声字在新疆地名中的保留等,以及在新疆地名中保留的古音和方音。文章认为新疆地名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大地社会激荡、思想迸发、文化沉浮,其壮丽诡秘之场景在华夏文明史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而又难解之谜,其中有三大千古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无价文化之宝周室图书档案典籍失踪之谜,《道德经》作者老子辞官隐世之谜,千古奇书《山海经》作者或编辑者之谜。种种迹象表明,这三大文化之谜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从《山海经》谈起吧。《山海经》是一部介绍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录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相传它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大禹是治水的功臣,伯益是当时…  相似文献   

5.
地名与地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名和地址定义分析基础上,从语义构成、存在的先后顺序、空间形态、指代空间范围的确定性、时间形态、文化内涵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地址是一种复合的地名或地名的延伸;地名在先,地址在后;地名一般表示较模糊的面状范围,地址一般表示较具体的定位点;地名有历史、现状和规划三种时间形态,地址只有现状地址才有意义;地名具有文化内涵,地址是地名的组合,侧重于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名的魅力     
读过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就会知道,西方诗人学者不少谈到诗中地名人名之妙。像李特就说:“此数语无深意而有妙趣,以其善用前代人名,外国地名,使读者悠然生怀古之幽情,思远之逸致也。”钱先生说:“吾国古人作诗.早窥厥旨”,并对唐诗明诗中的地名分析得很是中肯。由此不由引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我国的地名人名,到了异国诗歌当中,变成了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中国少数民族语地名中也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的内涵.很多少数民族语地名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地图的重要要素。●地名的称谓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作为历史产物的地名,根据“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往往是确认领土主权归属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地图产品上规范地标注地名,是国家版图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工作同某些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加之使用的又是非罗马字母的文字,因此,日本的地名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内各部门及其专家们的努力,日本的地名标准化工作很有起色。1978、1981和1982年先后由有关学者和人士成立了“历史地名保护协会”“日本地名研究所”和“地名工作者联合会”等各种地名组织。有些地名组织和政府机构还出版了像《日本沿海地名录》、《日本地名录》、《日本地名语源词典》等地名工具书。日本地名研究所创办了名为《地名与风土》的会刊。有的大学开办了地名学讲座。日本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中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有关地名资料已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0.
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而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著名文化遗产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王亚勇认为,老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黯然远去的背影,是历史的断裂,也是文化的失落。王亚勇说,简单地保留地名其实很容易,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很多跟地名有关的建筑、遗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Cultur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associating with the rivers. People depend upon the rivers and their tributaries for food, water, transport,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ir daily lives. Unfortunately, human beings have not calculated the accurate lengths for the great rivers even today. The lengths of the rivers are very different in popular textbooks, magazines, atlases and encyclopedias, etc.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lengths of the principal rivers of the world, the combination of satellite image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o the source region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lengths of the Nile, Amazon, Yangtze, Mississippi, Yellow, Ob, Yenisey, Amur, Congo and Mekong, with lengths over or close to 5000 km,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may represent the most reliable and accurate lengths of the principal rivers of the world that are currently achievable.  相似文献   

12.
省直管市(县)体制下建设用地监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解决省直体制下市(县)建设用地管理业务监管难度大问题,研究建设用地全过程监管关键技术,设计该模式下的监管模式、技术架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实现省直管市(县)模式下的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批-供-用-补-查-登"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方式各元素影响物点坐标精度的严密公式,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采用先进的数码相机和量测相机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在仔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找出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最佳的交向角、摄影基线、摄影距离和摄影比例尺等参数,对物点坐标总精度的影响规律。实际作业中,要使最佳交向摄影方式获得最理想的点位精度,所总结出的结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勘探成图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用兰勃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取代高斯投影,从而解决了柴达木盆地成图坐标系统不统一的矛盾,有利于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探的整体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15.
跟踪世界发展动态 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比较系统、扼要地叙述了笔者所在单位40余年来坚持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于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从教学和生产需要出发,在地球重力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当目标面与像片平面不平行时,圆形标志的像将为椭圆,椭圆的中心与标志中心的像存在偏差。当标志较大时,此偏差将显著影响求解的精度。揭示了偏差的方向性,导出了求解偏差的方程,给出了偏差的解算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不动产测量中,计算外墙体一半面积的数学模型,只有针对四边形直角房屋的数学模型,而对于多边形直角房屋计算外墙体一半面积的数学模型还没有发现,这给分析多边形直角房屋外墙体一半面积的精度带来困难,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推导出了多边形直角房屋外墙体一半面积的数学模型,供研究面积精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以现代战争的特点、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为指导,对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事地理研究内容、技术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Modeling the length of day and extrapolating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ochastic behavior of the length of day (LOD) process is analyzed and is modeled within statistical accuracy on a time-scale ranging from weeks to millennia by a three-component model comprising a global Brownian motion process, decadal fluctuations, and a 50-day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While the model is intended to be phenomenological, some possible physical models underlying the three components are speculated upon.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estimate long-range extrapolation errors. For example, it predicts a standard error of 1 h in the clock-time correction ΔT for extrapolation by 1,500 years from 500 to 2000 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