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桥梁荷载作用下跨谷岩质岸坡稳定性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关键。芙蓉江大桥道真侧高陡岸坡基岩为中风化灰岩,节理裂隙发育,桥梁荷载下岸坡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基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得到基岩力学参数和拱座-基岩胶结面接触模型,在考虑岸坡顺层节理和垂直卸荷节理的情况下,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桥梁荷载作用前后岸坡的稳定性进行三维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受节理裂隙张开破坏的影响,岸坡将产生典型的折线型滑动面,岸坡在桥梁荷载作用下拱座底部塑性区与坡脚向上发展的塑性区首先贯通,在拱座底部产生局部破坏区,对岸坡稳定性不利,建议对拱座后部基岩进行局部加固处理,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刘润  闫玥  闫澍旺  乔春生 《岩土力学》2009,30(11):3417-3422
在某吹填软黏土岸坡上修建码头时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滑坡,待滑体稳定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实现了码头的重建。详细阐述了岸坡发生滑动的全过程,通过现场勘察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岸坡发生滑动破坏的原因。分别考虑了打桩与交通荷载作用,导致地基土中产生超静孔压,从而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岸坡发生失稳破坏是多种不利工况叠加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在低潮位时的超挖引起的,打桩及交通荷载作用也是造成滑坡的不利因素。在破坏的岸坡上重建码头,采用了振动砂桩加固地基,同时在地表铺碎石垫层作为预压荷载,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有限元分析和码头的成功重建表明,使用砂桩加固地基可以同时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加速土体排水固结的目的,对于码头的重建是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条件下的边坡临界滑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季节性降雨或水库运行的影响,岸坡外水位及坡内孔隙水压力场的变化较大,不利于岸坡的稳定性。在水位变化过程中,利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元计算得到孔隙水压力场,基于非饱和土的渗流和抗剪强度理论,对水位变化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法进行改进,提出可考虑水位变化与岸坡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过程的边坡临界滑动场数值模拟方法。将改进后的水位变化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法分别应用于黏土、粉土岸坡在水位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水位升降速率及基质吸力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了边坡在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历程。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合理、可靠,更适用于涉水边坡的稳定性计算,且岸坡稳定性变化历程受水位升降速率、基质吸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只有在考虑非稳定渗流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基质吸力的作用才能正确得出水位变化过程中岸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和实质。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是库岸边坡稳定性的敏感地带。库区内多次发生的地质灾害均与消落带的岩体劣化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落带的岩体劣化情况日益加剧,新生型滑坡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秭归至巴东段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的类型以及新生型滑坡隐患的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区内消落带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为主,碳酸盐岩类劣化类型主要有溶蚀(潜蚀)、裂缝显化与扩张和机械侵蚀,碎屑岩类的劣化类型主要有松动(剥落)、冲蚀(磨蚀)、结构面崩解块裂和软硬相间侵蚀,其中以松动/剥落型最为发育。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面发育特征、岸坡结构、岩性及结构和边界特征,厘定了不同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演化形成新生型滑坡隐患点的模式,碳酸岩盐类岸坡主要以基座碎裂压溃型、基座掏空倾倒型、顺向滑移型为主;碎屑岩类岸坡主要以软硬相间坍(崩)塌型、视倾向楔形滑动型、顺向滑移型及逆向倾倒型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库水位骤降是引起库区岸坡失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分析库水位骤降条件下岸坡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刚体极限平衡中条分法计算原理,对库水位骤降条件下的滑动力矩及抗滑力矩进行分析,以某抽水蓄能下水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SEEP-W中渗流模块,研究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岸坡渗流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并依据SWOPE-W模块,对水位骤降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的下降,岸坡稳定性系数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增大的量值较小,最终稳定性系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渐进坍塌型崩岸,从土力学和河流动力学两方面理论出发,建立了岸坡稳定的力学模式,结合室内概化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岸坡稳定或破坏的力学机制,揭示了缓坡出现崩岸的原因。结果表明,岸坡坡脚未受水流冲失时,若坡内渗流出逸坡降小于渗透破坏的临界坡降,岸坡处于稳定状态,当坡脚被水流冲失后,渗流渗径缩短,水土结合处坡面出逸坡降增大,大于临界坡降时则出现渗透破坏,引起局部小幅度土体崩塌,其后部土体失去支撑而陆续产生失稳破坏,随着时间的延长,土体崩塌现象逐步向后发展,最终导致岸坡整体崩塌破坏。  相似文献   

7.
渐进坍塌型崩岸的力学机制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渐进坍塌型崩岸,从土力学和河流动力学两方面理论出发,建立了岸坡稳定的力学模式,结合室内概化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岸坡稳定或破坏的力学机制,揭示了缓坡出现崩岸的原因。结果表明,岸坡坡脚未受水流冲失时,若坡内渗流出逸坡降小于渗透破坏的临界坡降,岸坡处于稳定状态,当坡脚被水流冲失后,渗流渗径缩短,水土结合处坡面出逸坡降增大,大于临界坡降时则出现渗透破坏,引起局部小幅度土体崩塌,其后部土体失去支撑而陆续产生失稳破坏,随着时间的延长,土体崩塌现象逐步向后发展,最终导致岸坡整体崩塌破坏。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岸崩塌问题分析和研究,在考虑江河水位升降引起坡外水压力变化及坡内非稳定渗流基础上,同时考虑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提出了水流冲刷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和适用于天然江河崩岸的数值模拟,并对水流冲刷过程中的崩岸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类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过程中坡体的稳定性变化,探讨了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类型及崩塌模式。结果表明,坡度较陡的黏性岸坡崩塌时趋近于平面破坏且通过坡脚;坡度较缓的粉土岸坡崩塌时沿曲面破坏,且在水位骤降过程中易发生局部崩塌。  相似文献   

9.
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位于金沙江虎跳峡镇高地震烈度深切峡谷地段。香格里拉端岸坡地形陡峻,卸荷裂隙发育,岸坡岩体在地震及工程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直接控制了桥梁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在深入分析对岸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节理特征分析的Barton模型、岩体结构面强度实验,讨论了岩体结构面强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底摩擦实验研究了岸坡在自然和工程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而采用离散单元法计算分析了岸坡岩体在自然、桥基荷载作用下、地震加桥基荷载作用工况条件下的破坏趋势。研究表明,岸坡整体稳定,但在地震和桥梁荷载作用下,岸坡卸荷裂隙进一步发育,对桥基影响较大,应加强卸荷带岩体的工程整治以确保桥基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巴东段是岸坡塌岸的高发区,塌岸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库区的安全生产生活。通过实际调查,选取深厚松散堆积层浅表部滑移型塌岸、沿基-覆界面滑移型塌岸、基岩崩塌型塌岸、沿结构面滑移型塌岸、冲刷浪坎型塌岸五种多发易发的典型塌岸进行研究,分析发生塌岸的斜坡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塌岸后的形态特征。运用岸坡结构法与卡丘金法对典型塌岸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岸坡结构法更适用于山区水库的塌岸预测。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研究区内土质岸坡的稳定坡角在26°左右,该值可为巴东段岸坡塌岸预测与防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祯荣 《地质与勘探》1997,33(2):53-57,63
三峡永久船闸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保证船闸高边坡施工和运行期间的稳定,为该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开挖施工方案及加固处理措施,并运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由于边坡挡土墙设计失误、基础施工影响及原事故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施工地段桩基-地基土-挡土墙体系超量位移,从而导致桌坡顶住宅楼开裂。通过在相应部位施工钻孔灌注桩,完善相关排水、隔水系统等措施,使住宅和边坡达到稳定。由此,应引起工程界对坡顶建筑-基础-地基土-边坡支护体系相互作用机理相关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乐山市境内某井场平整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坡脚井场污水池开挖中,临空面和边坡支挡工程均出现变形破坏.根据变形破坏的分布规律,从场地地形、建筑物分布、边坡特征和原始坡体物质结构方面,分析该边坡变形机理,评价其稳定性影响因素.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及下滑推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该边坡的工程处治方案,保证后期井场及污水池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谢光健 《湖南地质》2003,22(2):151-152,160
在岩石边坡上采用持铁丝网喷粉植草新技术,以达到边坡防护,同时又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与往常的砌体护坡护面相比较,具有造价低、故果好、应用广泛等优点,这种技术适用于公路土建项目的岩石迫坡改造与防护上,同时还可用于城市建设中的大开挖边坡治理,采石场迫坡综合改造,这方面巳在湖南、广东等地区得到一定的应用,在当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这种喷粉植草技术是值得普及推广的.  相似文献   

15.
《Engineering Geology》2001,59(1-2):59-72
The Wuqiangxi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s located on the Yuan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Central China. Phyllitic slates (Pt1) and sandstones (Pt2) occurring on the left bank of the river belong to the Wuqiangxi Formation, the Shangbanxi Group of Pre-Sinian. The slope is intersected by a number of major faults, and rocks are intensely weathered. These factors make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ituation there unfavorable to the ship lock slope stability. The ship lock slope is threatened under landslides during deep excava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xcavation of the slope and pouring concrete from failing, a technique of the Monitoring-Control in Design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CGE) wa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Consequently, the slope passed smoothly through the excavation and afterward construction stages. This proves that the technique suggested i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相似文献   

16.
对顺倾边坡地下采煤使坡前建筑物地基产生隆升变形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煤安全边界的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说明计算可行。  相似文献   

17.
皖南山区高路堑边坡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本健  章学义 《安徽地质》2002,12(4):248-251
主要介绍皖南山区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支撑渗沟、喷射混凝土锚杆、浆砌片石护面墙等方法联合加固公路深路堑边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通过对藏娘佛塔场地震后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以及对场地北、东两侧临岸边坡稳定性的初步研究和评价,从而得出边坡稳定性对古建筑场地的影响,提出对其进行加固防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边坡工程涉及到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可靠度评价方法。此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和试验规划、地质和力学模型的研究、确定初始边坡设计方案、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稳定性可靠度评价,此方法已应用于龙滩水电站船闸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据此提出边坡的设计方案为工程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对陕西省宝鸡市黄土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的系统调查测绘,针对普遍存在的抗滑挡墙防治失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抗滑挡墙3种失效模式:黄土泥流越顶、墙体剪切破坏和挡墙“坐船随行”。以岭南滑坡抗滑挡墙防治失效为例,开展了黄土土力学测试,运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推力进行了复核,分析了不同失效模式对应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1)黄土工程边坡失稳多受工程切坡和降雨的双重影响。(2)坡面排水系统不完善、表层土体松散、降雨及坡体局部存在积水洼地是导致黄土泥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挡墙有效埋深不足是发生“坐船随行”的主因。(3)最后对解决黄土工程边坡抗滑挡墙失效问题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