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侯马测区1:5万地质填图,在侯马市紫金山西端史店村-复兴村南一带,在前人所划分的涑水杂岩中新解体出一套新太古界变质地层,将其厘定为复兴村岩组,主要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建造.对该岩组火山岩从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大石桥-吉洞峪一带出露的主要为古元古代的变质层状岩系,由云母片岩、长英质粒岩和大理类组成。区域上形成一大型北东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复向斜南北两翼变质地层对比问题是辽吉东部辽河岩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根据五年来在大石桥-吉洞峪一带进行1∶5万区调所获得的新资料,从标志层及组合标志层、岩相学特征、主要标志层的岩石化学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入手,讨论了复向斜两翼变质地层对比的问题。结果表明,辽河岩群构成复向斜南北两翼的变质地层是完全可以对比的,从而进一步证实辽河岩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石化学区分金伯利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确定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一种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检验,表明多数方法对判别金伯利岩和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是有效的,但正确率不同。作者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金伯利岩岩石化学综合方法预测方程,并根据方程系数判别金伯利岩含矿性。生成金刚石最理想的样品得分为100,完全排除生成金刚石可能性的样品得分为-100。根据计算结果,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最低得分为0.40,不含或含极少金刚石的岩体最高得分为-22.01,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岩体,可视其具体情况安排工作。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区获取金刚石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4.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岩石学、沉积学等特征,分析惠州凹陷2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母质输入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和菌藻类,生烃潜力较好;恩平组河沼相煤系泥岩母质输入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生油潜力不及文昌组中深湖相泥岩;文昌组时期的表层水中浮游植物繁盛和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岩石类型之间的一些变化关系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将泰山地区太古宙杂岩体划分为两大成因系列,即深熔系列(主要指一系列花岗岩)和幔源系列(主要指一系列基性岩和中性岩).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黑龙江杂岩体蓝闪石片岩岩石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杂岩主要由蓝闪石片岩构成,蓝闪石片岩主要包括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钠质角闪石、多硅白云母和石英以及为数不多的榍石、钛铁矿和黑硬绿泥石。其中,钠质角闪石包括蓝闪石和镁质钠闪石。变质条件的压力(P)温度(T)评价条件为400~425℃和0.69~0.86 MPa,对应岩相为绿帘蓝闪石片岩相。黑龙江杂岩蓝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是可与洋岛型(OIB)玄武岩和一些洋中脊型(E-MORB)玄武岩相对比的大洋玄武岩,这说明黑龙江杂岩蓝闪石片岩的玄武岩原岩是在海底山或者在大洋隆起条件下由富集源形成的;具有洋岛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变质玄武岩以及富锰的变质燧石、大理石、变质硬砂岩和蛇绿岩鳞片的加入证明黑龙江杂岩是消减—增生杂岩,它含有变形洋壳的碎块和在被改造的前震旦纪佳木斯岩体西边缘上形成于侏罗纪的增生楔岩石;黑龙江杂岩在原岩成分上可与活动大陆边缘许多增生的杂岩相当。  相似文献   

7.
以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利用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和古生物鉴别等方法,分析烃源岩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烃源岩的成烃环境,建立孔二段湖盆烃源岩发育模式,确定烃源岩与常规油和致密油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厚度为50~450m,暗色泥岩平均TOC质量分数为3.07%,Ro为0.5%~1.1%,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大;湖盆性质、古气候、古生产力和保存条件控制烃源岩的发育,孔二段沉积时期湖盆宽/深大,气候温暖湿润,水体为淡水—半咸水,上、下水体交换相对频繁,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湖盆中心;湖盆中心以致密油勘探为主,湖盆边缘以常规油勘探为主.成烃环境的研究及烃源岩发育模式的建立对研究区常规油和致密油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巴丹吉林盆地麻木乌苏凹陷北部斜坡上 3口探井地质资料揭示来看 ,该区生油岩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统赛乌苏组 (K1s)及上侏罗统额济纳旗组 (J3e)和中侏罗统麻木乌苏组 (J2m)深灰色泥质岩。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着手 ,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各项参数 ,推出沉积环境为深湖 -半深湖还原地球化学相 ,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和腐植型两类的混和 ,有机质成熟度已达成熟阶段。参照中国陆相生油岩有机母质类型分类的参数标准 ,对该区生油层作定性评价 ,进而展望巴丹吉林盆地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9.
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早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透闪片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及变余鬣刺结构。该科马提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中山市结晶岩地区富含优质的低钠低矿化度偏硅酸型矿泉水。本文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主要水体的水化学测试结果,对该地区的天然矿泉水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包括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主要成分来源分析、矿泉水年龄分析以及水化学的反向模拟等。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结晶岩区的矿泉水与普通民井水和河湖水等具有近似的形成条件,但硫酸根、氯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偏低;矿泉水与地热水的形成条件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地热水与海水存在明显的混合作用。而矿泉水主要组分的相关性分析和反向模拟结果表明:矿泉水化学组分的来源除了与含水系统的造岩矿物密切相关外,还与母岩风化或交代蚀变矿物密切相关,在水循环过程中溶滤了碳酸盐、硫酸盐和岩盐等矿物,矿泉水特征组分偏硅酸主要源于斜长石水解作用,与二氧化硅相关矿物关系不大。在矿泉水的形成过程中,碳酸平衡体系起着重要作用,水化学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此类微矿化水多数呈弱酸性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方结晶岩地区微矿化水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类似的矿泉水资源勘查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栖霞石榴子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胶辽隆起区南部栖霞-马连庄断凸构造单元。该矿床属片岩型石榴子石矿床。含矿层位为古元古代荆山群禄格庄组安吉村片岩段。矿层一般长400~3 450m,平均1 250m。斜深15.3~306.0m。厚度2.00~23.34m,平均8.34m,厚度变化系数50%左右。吕梁运动使荆山群发生了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达到高角闪岩相,生成了应力矿物石榴子石和矽线石,石榴子石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汞丹山凸起的麻粒岩类岩石可分为二辉麻粒岩、角闪二辉麻粒岩和紫苏混合花岗岩等。其主要矿物有斜长石(Anzb-34)、紫苏辉石、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条纹微斜长石、石英等。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石榴石、金红石等。借助于多勃列佐夫(1971)的判别式,判别本区二辉麻粒岩类岩石属较低温的角闪麻粒岩亚相。按不同计算公式估算: 麻粒岩相形成温度为898.8℃、828.2℃、957.7℃;形成时的压力低于0.5GPa。  相似文献   

13.
烟台金斗山金矿方铅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斗山金矿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一个新近发现的金矿,该金矿以矿石矿物中大量出现方铅矿而区别于胶东地区其他金矿床。对方铅矿的化学成分、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方铅矿是除黄铁矿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富金、银矿物。方铅矿的热电导型单一,均为N(电子)型,并且具有较大的热电系数绝对值。形成方铅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即荆山群黑云母片岩和石榴石黑云母片岩等。  相似文献   

14.
出露于威海北部的古元古界荆山岩群,呈包体状零散分布在新元古代晋宁期荣成超单元中,经过区域对比,可将其划分为3个岩组共6个岩段。麻粒岩、石榴夕线黑云片岩、堇青石榴夕线黑云片岩、方镁石镁橄榄石大理岩及透辉石镁橄榄石大理岩等是荆山岩群经历过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指示性岩石(组合)。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分为3个阶段:早期阶段T=550~600℃,P=0.2~0.55GPa,地热梯度平均38℃/km;峰期阶段T=700~820℃,P=0.71~1.0GPa,地热梯度平均26℃/km;晚期阶段T<700℃,P=0.65GPa,地热梯度30℃/km。属低压区域变质相系。PT轨迹总体呈逆时针形式,表明本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环境靠近大陆边缘的岛弧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化学法测定矿石中红柱石含量,关键是溶剂的选择。当矿样中存在黑云母、石榴石、石英等矿物时,可采用NH_4F—HNO_3作选择溶剂,经对试样20次测定,其RSD(%)=5.30%。当矿样中存在有十字石时,可采用NH_4HF_2—HNO_3作选择溶剂,通过十字石和红柱石不溶解率的差异将二者分离开,然后用联立方程和经验公式运算求出红柱石的含量。本法对试样8次测定,其RSD(%)=3.86%。  相似文献   

16.
建平加里东期侵入岩的U-Pb一致年龄为573.9Ma,侵位时期为加里东早期。按照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由早至晚依次划分为上沟单元闪长岩、周家台单元石英闪长岩、房身单元花岗闪长岩、阳坡单元花岗岩,归并为上马架子超单元。岩浆演化由中性至酸性。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类,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依据宏观构造及显微构造分析,确定属于气球膨胀式侵位机制。由多期脉动式侵入,构成了完整的壳核构造。  相似文献   

17.
辽宁大石桥地区江河岩群变泥质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疙瘩状矽线石集合体,主要产于华子峪岩组、汤家沟岩组和江还山岂组中。研究表明,它们的产生和分布既有层控性,又与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本区的矽钱石是在溶液的参与下交代早期变质矿物石榴石、蓝晶石、红柱石和十字石等矿物而形成的,并非是石英+白云母反应的产物。因此,本区的矽线石集合体不能作为高角闪岩相的标志矿物。  相似文献   

18.
玲珑期花岗岩是胶北地区出露规模最大的中生代岩体,与胶东金矿在空间上关系密切,主要岩性有细粒混合岩化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含斑粗中粒二长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含特征矿物石榴石,暗色矿物黑云母以铁质黑云母为主,少量镁质黑云母,为一套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的铁质花岗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及高场强元素U,亏损Nb、P、Ti等元素,富集Zr、Hf元素,Sr元素多数正异常等特征,形成时代为146~166Ma,属于晚侏罗世。该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具有复杂的物源组成,以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及TTG质岩石、古元古代变质地层为主,同时苏鲁造山带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及晚三叠世同造山岩石也有参与。玲珑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密切相关,是地壳持续增厚,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应用X射线衍射对青藏髙原东北缘尖扎盆地加让剖面11.8~5.8 Ma的地层沉积物进行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加让剖面沉积物矿物组分主要包括碎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其中,以碎屑矿物居多,主要是石英、斜长石、云母类矿物(白云母、黑云母),及少量尖晶石、辉石类矿物(普通辉石、锰钙辉石及顽火辉石等)、金红石、刚玉、磁铁矿、钛磁铁矿、榍石、霞石,偶见锆石、石榴子石、锐钛矿;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居为主,白云石占比较少;黏土矿物中,绿泥石占比最高,还有少量赤铁矿、蛭石和沸石。以全岩矿物指标研究为主,结合加让剖面沉积相演化特点,并以磁化率变化为参考,进行系统的矿物学研究,获得了尖扎盆地在11.8~5.8 Ma蕴含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1.8~10.0 Ma,气候干冷期;10.0~8.6 Ma,气候暖湿波动期;8.6~6.2 Ma,气候温暖湿润期;6.2~5.8 Ma,气候干冷期。在约10.0、8.6、7.2 Ma附近,主要矿物占比及组合特征有明显改变,当时的古环境状况发生急剧变化,可能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在10~8 Ma期间广泛发生了一系列较强烈的构造运动,来源于周边山脉的剥蚀使得研究区沉积的近源物质增多,约7.2 Ma之后的古环境演化过程主要受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以及全球气候变冷协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独路石墨矿位于泰山沂山断隆泰山凸起东端,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中。矿床内发育6个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型,石墨矿石属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墨矿物片径细小。矿石样品固定碳含量一般为6%~8%,在省内属较高品位。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杂砂岩——沉积凝灰岩,经中低压变质相系变质作用形成石墨矿,属沉积变质成因。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良好。独路石墨矿的发现填补了鲁西地区石墨矿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