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B.Barton等人(1966)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Fe-Zn-S体系做了详细的研究,绘制了该体系的温度-组分图,指出闪锌矿与磁黄铁矿+黄铁矿共生时,闪锌矿中铁的含量很敏感地随着温度与S_2逸度而变化,并提出在这种组合中闪锌矿作为地质温度计的可能性。S.D.Scott等人(1971)用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闪锌矿中铁含量与温度无关,而与压力关系密切,因此提出闪锌矿与磁黄铁矿+黄铁矿共生时,有可能成为有用的地质压力  相似文献   

2.
福建丁家山铅锌矿区磁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观察、光学显微镜、矿物场填图、X射线衍射、微区成分分析等手段,针对福建丁家山铅锌矿区磁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丁家山铅锌矿区磁黄铁矿具沿北东向断层串珠状排布,揭示明显的热液成矿特征;矿区内有4类产出形态各异的磁黄铁矿,多为单斜、六方混合相磁黄铁矿,其中单斜磁黄铁矿为六方磁黄铁矿的固溶体分离产物,指示矿区成矿为缓慢的降温过程;六方磁黄铁矿结晶温度在322℃~304℃之间,与同成矿期石英包裹体均一测温结果完全符合。六方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成矿压力计计算结果集中在0.2GPa~0.3GPa之间,与该区燕山期花岗岩成岩压力完全一致。由此认为丁家山铅锌矿为燕山期花岗岩与中-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区域变质的富钙质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磁化率分析等手段,对天然黄铁矿样品在氮气中受热发生的矿物相 变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不同温度下黄铁矿煅烧产物的XRD物相分析结果显示,低于500℃时,黄铁矿无显著变化;随着 温度的升高(500~600℃),黄铁矿开始转变为单斜磁黄铁矿,进而生成六方磁黄铁矿,磁化率显著升高;700℃~800℃的 煅烧产物主要为六方磁黄铁矿,磁化率明显下降,直至900℃进一步形成更稳定的陨硫铁(FeS),磁化率接近于零。在黄 铁矿物相开始转变的温度(500~600℃)区间,黄铁矿生成单斜磁黄铁矿的速率大于单斜磁黄铁矿转化为六方磁黄铁矿的速 率;高温(700~900℃)时,黄铁矿转化为单斜磁黄铁矿的速率低于单斜磁黄铁矿转化为六方磁黄铁矿的速率,表现为黄铁 矿直接生成六方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4.
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废水过程中pH值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六方磁黄铁矿相比,单斜磁黄铁矿Fe缺位较普遍。在初始pH值分别为3.40~9.66和3.47~9.66较宽范围内,利用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 废水,当反应达到充分平衡时,废水的pH值分别变化在3.61~4.47和5.39~6.57范围内。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果明显不及单斜磁黄铁矿,但被氧化的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率有所 提高。电化学分析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处理的反应过程为H+的消耗过程,而在碱性介质中 则为OH 的消耗过程。根据pH值的这一变化规律,可自行调节处理过程中水质的酸性变化 ,能节省传统工艺中需要加碱以中和处理后酸性水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海虎头崖铅锌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Fe、Cu、Mo、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组合。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对该矿床中闪锌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其中Fe、Cd等元素的分布状态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可分为3个世代,从早到晚闪锌矿颜色由黑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矿物组合由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 →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或石英。早阶段形成的闪锌矿以富Fe贫Zn和Cd为特征,而晚阶段形成的闪锌矿相对贫Fe,富Zn和Cd。通过闪锌矿中的FeS含量估算获得成矿温度范围为148~262℃。随着成矿阶段的演化,3个世代闪锌矿中FeS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对应成矿温度的不断降低,分别为262~258、260~200、248~148℃。结合Zn/Cd含量比值变化范围,认为虎头崖铅锌矿床应属于中温热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沿着热液流动方向,闪锌矿中Zn含量逐渐增加,Fe含量逐渐减少,Zn/Cd变化范围增大,指示矿床中热液流动方向为由北西西到南东东,由深部到浅部,与矿体走向一致。通过与国内其他不同类型铅锌矿床的对比,发现虎头崖铅锌矿床闪锌矿中Zn、Fe、Mn、Cd等化学成分具有典型中温矽卡岩型矿床中闪锌矿化学成分的特征,明显不同于层控型矿床、喷流沉积型矿床等其他类型矿床闪锌矿。结合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过程,我们认为虎头崖铅锌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矿石、海绵陨铁状矿石及块状矿石。采用矿相显微镜观察、磁性胶体浸润与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3种类型矿石中磁黄铁矿的结构状态、共生组合与成分特征作了研究,探讨了矿石成因及成矿过程。在浸染状矿石与海绵陨铁状矿石中,磁黄铁矿为单纯的六方(NC型)磁黄铁矿,或者六方与单斜(4C型)磁黄铁矿构成的不规则状交生体。这2类矿石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很可能是岩(矿)浆中S含量低,且高温结晶后缓慢降温,后期又受到了富硫和/或高氧逸度流体的交代作用。在Ⅱ矿区块状矿石中,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构成平行叶片状交生体,表明六方磁黄铁矿在高温下结晶后温度曾快速下降,这期间仅出溶了微量的黄铁矿,而当温度下降到254℃以下时,发生了六方磁黄铁矿中单斜磁黄铁矿出溶作用。磁黄铁矿的结晶类型、金属原子(Fe、Ni、Cu、Co)与硫原子比值M/S演化等佐证了块状矿石晚期贯入成因。依据Fe-S系统相图拟合曲线计算得到块状矿石中六方磁黄铁矿结晶温度为743~518℃,且在结晶过程中,硫逸度logf(S2)曾从0.427降至-3.767。  相似文献   

7.
甲玛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甲玛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标型特征不仅反映其自身形成环境,对其形成机制和矿床成因也具有指示意义。文章选取产于不同岩性中的磁黄铁矿矿石样品,利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磁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甲玛矿床的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距离岩体中心较远的矿区远端矽卡岩和角岩中。磁黄铁矿的晶胞参数和粉晶X射线衍射曲线显示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主要为高温六方磁黄铁矿,角岩中的磁黄铁矿为高温六方磁黄铁矿和低温单斜磁黄铁矿的交生体,但主要以低温单斜磁黄铁矿为主。通过对矽卡岩和角岩中的磁黄铁矿进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中w(Fe)为60.09%~60.71%,平均为60.38%,w(S)为38.18%~38.69%,平均38.35%,化学分子式为Fe_8S_9~Fe_(10)S_(11);角岩中的磁黄铁矿中w(Fe)为59.05%~59.57%,平均为59.10%,w(S)为39.28%~39.95%,平均39.59%,化学分子式为Fe_5S_6~Fe_7S_8。根据以上矿物学特征,笔者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磁黄铁矿的沉淀机制:炽热的岩浆热液上涌,与碳酸盐岩地层和碎屑岩地层接触发生相互作用,并有大气水的加入,使得成矿流体在角岩中先快速降温,形成高温六方磁黄铁矿和低温单斜磁黄铁矿的交生体。同时,大量的含矿热液形成,并充填于有利的成矿空间(主要为层间破碎带)沉淀成矿,形成矽卡岩矿体,然后流体在矽卡岩矿段中经历缓慢降温,形成高温六方磁黄铁矿。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相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甲玛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8.
闪锌矿是在热液型金属矿床中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之一。世界各地已经有很多关于描述闪锌矿化学成分的文献。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在闪锌矿的分类中,被认为是一种鉴定闪锌矿中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很有用的技术工具。闪锌矿中FeS组分的含量被建议作为判断成矿过程中硫逸度的灵敏标志,并获得成功的应用。当闪锌矿与六方晶系的磁黄铁矿,黄铁矿共生的时候,其内部FeS组分的含量还是一种很有用的地质压力计。  相似文献   

9.
对Cu-Fe-Zn-S系统中心部分相平衡的研究是用抽空的硅玻璃管法。其相关系,包括黄铜矿、中间固溶体(iss)、斑铜矿、磁黄铁矿以及闪锌矿,是在800—500℃间确定的。还澄清了每个固溶体的组成范围。黄铜矿在实验中仅在500℃时出现接近化学计算为CuFeS_2的十分有限的固溶体场,并且仅溶解了少量小于0.9原子%的锌。然而中间固溶体具有广泛的固溶体场,它可以溶解相当大量的锌,从800℃时溶解12.7原子%到500℃时溶解3.3原子%。在各种温度下都可观察到锌的最大溶解度在富铁中间固溶体中比在方黄铜矿成分中大。同时,闪锌矿固溶体也溶解有相当数量的铜。在600℃以上时,闪锌矿中CuS含量随FeS含量增加而增加。当闪锌矿中含FeS大于40摩尔%时,可观察到CuS最大含量在800℃时为10.7摩尔%,700℃时为8.6摩尔%,在600℃时为4.6摩尔%。因此,铜进入闪锌矿取决于温度和硫逸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区黄铁矿、方铅矿三个蚀变阶段特征研究,发现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段,强烈的石英-黄铁矿-碳酸盐化与金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金多数以包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并且在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共同产出时更有利于金的富集。研究认为石英和黄铁矿组合以及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的组合可作为金的富集指示性矿物组合,伴生矿物之中方铅矿含金性最好。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呈细脉状、网脉状、斑杂状产于含金石英脉和团块状黄铁矿的裂隙中,研究发现细脉状较团块状黄铁矿含金性要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疆坡北岩体坡七侵入体中铜镍硫化物矿(化)体的成因,采用显微镜观察、磁性胶体浸润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主要的金属矿物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开展了成因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石中,磁黄铁矿为六方(NC型)磁黄铁矿,或六方磁黄铁矿与散点状单斜(4C型)磁黄铁矿构成的不规则状交生体。六方磁黄铁矿是高温结晶后缓慢降温的产物,而不规则状交生体是流体交代六方磁黄铁矿的结果。块状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是六方与单斜变体构成叶片状/箱状交生体,其成因与快速降温和热事件干扰有关。镍黄铁矿富集Co,在各类矿石中均可分为3个世代(Pn1,Pn2,Pn3),在结晶过程中硫逸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等轴晶系辉砷钴矿、自形镍黄铁矿及高温黄铜矿的晶出暗示金属硫化物结晶温度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2.
1.铁碴化物的稳定性和磁铁矿在已知成分的磁黄铁矿上,Toulmin和Barton(1964)测定过不同温室时的fs_2。他们用FeS—S_2系统中的摩尔分数NFeS来表示磁黄铁矿的成分,而后将Gibbs-Duhem方程应用在这系统来计算磁黄铁矿中FeS的活度。  相似文献   

13.
闪锌矿是热液金属矿床中最常见的矿石矿物.闪锌矿中FeS含量被认为是一种很灵敏的标志,可用作地压计.闪锌矿组份的资料在许多单个矿床成因讨论的著作中均有报道,但是从区域观点阐明闪锌矿组份的著作却很少. 在日本,1963年用光谱测定了日本绿色凝灰岩区的366块闪锌矿标本.由矿床类型及矿石建造来看,显示出微量元素的区域性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1980年对日本几十个夕卡岩型矿床中的闪锌矿作了研究,发现FeS、MnS、CdS的含量分布有一定规律.在朝鲜,1977年对选自不同地质背景16个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微量元素作了分析,得出微量元素之间的特殊相关关系受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4.
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大伟  S.D.Scott 《地质论评》1988,34(3):277-281
一、引言问锌矿是自然界很具特色的矿物之一,常见于硫化物矿床中。人们常利用其易与FeS构成固溶体的特性来进行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研究。G.Kullerud(1953)、H.L.Barnes和G.Kullerud(1957)、P.B.Barton和P.Toulmin(1966)、S.D.Scott和H.L.Barnes(1967)及L.V.Cheneshev(1968)等人先后进行了Fe-Zn-S体系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闪锌矿作为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的可能。S.D.Scott等又在闪锌  相似文献   

15.
雄村铜金矿是近年来西藏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矿体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在矿石中含量较高,并常与黄铜矿紧密共生,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存在六方和单斜两种晶型,分析结果表明,雄村铜金矿矿物生成顺序为cp+py+mag→cp+py+pyr→py+sph+gal,成矿温度始于360℃,成矿系统温度下降缓慢,成矿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往往同时存在六方和单斜两种同质多象变体.徐国风(1978)曾对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作过系统介绍. 在矿相显微镜下研究磁黄铁矿,目前通常采用铬酸饱和液浸蚀法.由于单斜磁黄铁矿比六方磁黄铁矿更容易受到铬酸腐蚀,故浸蚀后单斜磁黄铁矿反射率降低更加显著.但是,这种浸蚀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缺点:第一,每次浸蚀耗时1小时左右,工作效率甚低;第二,浸蚀强度不易控制,浸蚀过度和浸蚀不足都会使两种变体之间的反差降低. 近年来,国外多采用磁性胶体法研究磁黄铁  相似文献   

17.
早川与释迦坑矿床的铜铅锌矿化作用特征,集中表现在单位矿脉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阶段以及矿脉中石英和母岩氧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早川与释迦坑的矿床中,存在着黄铜矿—黄铁矿—黝铜了—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以及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铅锌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较铅锌石英脉更早期形成.铜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车轮矿、板硫锑铅矿、碲银矿、黄锡锌矿、砷等轴硫钒铜矿、Cu-Fe-Zn-Sn-S系矿物、硫碲铋铅矿、硫铜铋铅矿、石英以及磷灰石.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银金矿及石英.随着矿化作用早期向晚期过渡,闪锌矿中的FeS含量有所减低.黝铜矿—砷黝铜矿的单一颗粒中,Sb与As之间的化学组成出现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8.
磁黄铁矿异种鉴定及其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黄铁矿除了可以作为硫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之外,其中所含的镍、钴和铜往往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工业指标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磁黄铁矿矿物学研究资料表明,磁黄铁矿在自然界产出有两个异种: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以前常笼统地认为磁黄铁矿属于六方晶系)。两者在形成条件,可综合利用之金属元素的含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鉴别磁黄铁矿的异种类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现将收集到的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的鉴别特征资料以及磁黄铁矿中具有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宁镇山脉中段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成矿深度是该地区深部找矿前景分析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往多运用地质分析法来定性讨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这些矿床常有少量闪锌矿伴生。初步研究了该地区伏牛山铜矿、安基山铜矿、团山硫铁矿、盘龙岗铁铜矿以及胄王村多金属矿等代表性矿床(点)所伴生闪锌矿的产出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常量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发现该区闪锌矿形成于热液硫化物阶段的中晚期,部分矿区具有至少两个结晶世代,无论其共生矿物、结晶形态、颜色、成分或晶体结构均随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只有团山硫铁矿和伏牛山铜矿的第一世代闪锌矿与六方磁黄铁矿及黄铁矿平衡共存,符合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应用条件,用前人修正的闪锌矿压力计获得的成矿压力与地质分析结论吻合,为0.9kPa~1.2kPa,相当于成矿深度2420m~3630m,比照处在相同成矿带的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深部找矿结果,认为该区仍有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