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忠  赵燕来 《探矿工程》2004,31(2):53-53,56
介绍了在大直径钻孔中采用YT-1型压电陀螺测斜仪、CQ型光电多点连续测斜仪进行测斜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JDP-1型定盘式钻孔测斜仪(以下简称定盘仪)和JXC-1型磁性钻孔测斜仪(以下简称JXC仪)是两种用于有磁性干扰矿区的钻孔测斜仪,通称环测仪器。它们的测量原理都是以孔口(或孔内某点)走向和连环测量方法,通过公式计算来测定钻孔的方位角。这两种测斜仪,由于结构不同,当测具下孔后,前者每个点只能测一次,就要提上来,观测读数;后者是采用非电量电测法,测具在孔内可以连续多点测量。  相似文献   

3.
周策  陈文俊 《探矿工程》2005,32(7):41-42,49
存储式磁阻多点连续测斜仪主要解决了在钻孔测斜技术的电缆传输中,电缆笨重、易损坏、易受电磁干扰、信号传输远等问题,并以存储卡的方式解决了数据传输记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摆锤式单点定向仪、光电定向仪、陀螺定向测斜仪、随钻定向测斜仪及磁性定向仪等,各有其特点。GD-K 型光电定向仪是开滦地质勘探工程处自行研制成功的,属磁性定向仪。经在勘探钻孔和定向注浆孔使用,对偏斜楔导斜器进行定向达30余孔次,成功率90%以上,定向误差小于士7°。同时,开滦地质勘探工程处对JDT-3A 型陀螺测斜仪改装成功的JDT-3K 型定向测斜仪,可自动连续测量或单点测量钻孔孔斜顶角、方位角和孔内造斜工具的指向。经在孔深300m 以浅的垂直冻结钻孔中进行20余孔次定向测量,方位误差小于5°/h,方位分辨率为1°,投点误差为0.5‰。  相似文献   

5.
测斜仪在边坡深部位移监测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其监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已有测斜仪监测误差研究多是针对系统误差进行,缺少针对测斜仪监测数据计算原理引起的误差进行的研究。基于测斜仪监测数据计算方法原理与数值分析中常微分方程Euler解法的一致性,讨论了造成测斜仪监测误差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测斜仪监测误差与测斜仪监测初始值、测量分段长度和位移变形曲线形状有关;测斜仪监测初始值变化将给监测带来误差;测斜仪测量段长与监测误差呈线性关系,误差随测量段长减小而变小;当位移变形曲线为直线时,误差为0;当位移变形曲线为单-凸曲线或凹曲线时,监测误差随曲线变形程度和孔口变形位移增大而变大;测斜仪位移变形监测误差为累积误差,孔口误差大于孔底误差。在使用测斜仪监测时,为了减少监测误差,建议将每次监测初始值设为固定值,并尽可能减少测量段长。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煤矿井下随钻测斜仪随钻测量钻孔姿态角参数的误差,建立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的误差补偿数学模型,采用椭球拟合法、点积不变法和旋转平面拟合法的联合校正方法对随钻测斜仪进行误差补偿校正。对研发的随钻测斜仪进行数值仿真和双轴转台实验,用联合校正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补偿校正,校正前俯仰角和方位角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4.7°和5.1°,校正后为0.8°和0.9°,校正后测量精度满足随钻测斜仪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煤矿井下随钻测斜仪进行有效的误差补偿校正。   相似文献   

7.
为消除测斜仪传感器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漂移和降低安装误差,在随钻测斜仪的姿态数学模型及其产生误差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以及约束条件下多变量函数寻最优解的测斜仪温度漂移误差和安装误差补偿数学模型。通过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的温度误差补偿及安装误差校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测斜仪井斜角输出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满足了测斜仪的精度要求,表明建立的误差补偿数学模型正确,可应用于随钻测斜仪的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8.
我院是国家甲级百强勘察单位。我院研制生产的成套工程、水文、岩土原位测试仪器已经过二十多年各种大小工程验证。仪器获专利及各类大奖,并通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其中垂直、水平测斜仪属国内首创,性能指标超过进口同类产品。高精度钻孔测斜仪1、地基、深基坑、坝体水平位移监测(配槽管);2、各类钻孔、水井测斜(不需配管子);3、分辨率:顶角±1′,方位角±1°。CX-45型25000元(电脑另配),1800元(人工读数)。CX-75型9800元(经济型)。水平钻孔测斜仪1、各类矿山、煤矿、坝体水平钻孔测…  相似文献   

9.
深孔钻进等,需要经常准确地测量天顶角。控制的方法,是采用测斜仪器来经常检查解决的。目前在各勘探现场使用的测斜仪有氟氢酸测斜仪、包良柯夫测斜仪、иш-2电动测斜仪、定盘测斜仪等。在这  相似文献   

10.
孔位测量数据是见煤点定位计算的起始数据,当然精度要高,但又应该经济合理。本文拟通过分析计算,论证孔口测量误差对见煤点误差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一点个人看法。 笔者认为,见煤点定位中误差(M_C)由孔口测量中误差(M_s)与见煤点测井定位中误差(M_L)组成,即 M_c~2=M_s~2 M_L~2 测井误差包括测斜仪误差与电缆深度误差(本文以孔深丈量误差代替)。目前测斜仪倾角的标定误差(M_α_1)为±1°,读数误差(M_α_2)为± 0.5°;方位角的标定  相似文献   

11.
史迪丰  马超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1):58-59,67
几何水准测量是一种精密的测量方法,但利用传统的光学水准仪测量作业则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中各种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电子水准仪的出现,使水准测量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是水准测量仪器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作者结合长期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电子水准仪水准测量时无需变动仪器高,其结果仍能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精度的需要,既缩短了工期,又降低了施测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何文  马天骄 《湖南地质》2002,21(2):146-149
利用全站仪采点的方法在Microstation平台上实现地形图野外一体化测量,该系统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及地形图修测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地形图测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地面标定航测仪时,根据γ射线的叠加原理和六边型面源特点,以有限面源代替无限面源,建立的计算公式和实测结果,以及在空中标定航测仪时,根据γ射线的互换原理,以单点源代替无限面源,建立的计算公式和实测结果。通过理论分析,算出了航测仪接收γ射线时晶体底侧面的接收比,得出底面接收γ射线随高度是按金格函数规律衰减的数学表达式,并按该规律根据底面接收计数率的(按接收比由底侧面接收总计数率中分出的)地、空  相似文献   

14.
丁宽 《甘肃地质》2007,(Z1):93-97,70
地震波在煤、岩层中传播,当遇到不同岩性之间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对四台矿8307工作面12#煤层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煤、岩层中反射波信息,解析得到反射界面的位置,进而确定煤、岩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普通测斜仪测量精度的原因,提出了应用数理统计学原理消除其系统误差,减小随机误差的技术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使普通测斜仪满足钻孔空间轨迹高精度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丁宽 《甘肃地质》2007,16(1):93-96,70
地震波在煤、岩层中传播,当遇到不同岩性之间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对四台矿8307工作面12^#煤层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煤、岩层中反射波信息,解析得到反射界面的位置,进而确定煤、岩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的海洋测深(改正)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提出了随船一体化测深改正新概念及新方法。GPS的应用已使海洋测量的主要矛盾转移到高精度的测深方面。传统的方法已同精度测图的需要。为此在测深改正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研制海洋三维测量仪的新设想。这对于海洋测量由2+1维过渡到真3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海底地形测量来说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CM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天青 《福建地质》2005,24(3):189-192
PCM是一种通过遥测地下管道中电流,既可进行管道定位又可用于管道防腐层状况检测的设备。阐述了PCM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用途。并通过福州市煤气中压管道防腐层状况的普查情况,对PCM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及检测过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竖井联系测量中,利用全站仪进行竖井投点,在近井点设站,罐笼与井壁间隙处选两个临时点,测出两点坐标。分别在两个临时点摆站,利用全站仪激光对点器将其点位在罐笼与井壁间隙中间投于井下。实践证明全站仪激光对点器对井下投点的方法投点方法简便,点位选择灵活,不需要多余记算,不用添置专用仪器,是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天然电场选频方法的原理、计算公式和仪器使用方法,介绍了实测曲线的圆滑和以曲线背景为标准的归一化数据处理。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例子,说明了该方法在高阻覆盖区手找岩溶洞穴和矿区中浅部采空区,评价工程地质状态,探查隐伏断裂、富水滑坡边界等方面具有快速、轻便、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