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对碘偶氮氯膦与铅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敏思  王曙  陈刚莲 《岩矿测试》1995,14(4):292-294
研究了对碘偶氮氯膦(CPA-pI)与Pb ̄2+的显色反应。在pH5.8的(CH_2)_6N。-NO_3缓冲介质中,Pb ̄2+与CPA-pl形成1:2的蓝绿色配合物,在675nm处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47×10 ̄4L.mol ̄-1·cm ̄-1Pb ̄2+浓度在0~1.16×10 ̄-5mol/L即0~2.4μml)符合比尔定律。试验了20余种共存离子的影响,经共沉淀结合巯基棉分离预处理试样溶液后,测定了硫精砂中微量Pb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丁阳  薛纪越 《地质论评》1997,43(4):415-419
新近在我国山西省娄烦县尖山铁矿的角闪片岩中发现一种取向连生的镁铁质闪石与钙质闪石共存对。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铁闪石K0.001(Na0.027Ca0.073Mn0.031Fe^2+1.801)1.932(Fe^2+2.948Mg1.964Ti0.002Al0.087)5Si8.069O22.10(OH)2与铁韭闪石(K0.135Na0.461)0.596(Na0.088Ca1.853Mn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显色剂2-[2-(5-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5-Me-BTAEB)的离解平衡及与Fe2+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下,5-Me-BTAEB与Fe2+形成稳定的蓝紫色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3×105L·mol-1·cm-1。Fe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时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部级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对w(Fe)为0.1%~0.5%的样品测定10次,RSD在0.85%~1.95%,用于测定矿泉水中w(Fe)/10-6铁的测定,RSD<1.5%(n=7),加标回收率98.9%~99.4%  相似文献   

4.
许保良  阎国翰 《岩石学报》1999,15(2):208-216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性岩石系列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元素、二长花岗岩元素、正长花岗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范围是62%~75%;K2O+Na2O在7.63%~8.88%之间;A/CNK<1.05,CA指数55。过铝质系列由流纹斑岩为代表,具有高硅(SiO2>73%)、富钾低钠(K2O/Na2O为1.44~9.13)、过铝质(A/CNK是1.17~1.43)的特点。碱性系列的岩石组合是碱长正长岩(碱长粗面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碱流岩)-碱性花岗岩(碱性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于57%~77%之间,K2O+Na2O、K2O、Na2O分别大于9%、4%、5%,NK/A为0.9~1.12。以过铝质、碱钙性和碱性为序,三个岩石系列的Nb、Ta、Zr、Hf、REE含量依序增高,显示出明显的区别。上述特征表明,三个岩石系列的性质和特征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三种岩石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5.
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矿石中的镓和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娟  张振海 《岩矿测试》2000,19(2):109-111118
在pH5.0的茜素S-KC1-HAcNaAc-La^3+溶液中,Ga(Ⅲ)、In(Ⅲ)具有良好的示波图,其切口电位为-1.38V和-0.86V(us.SCE)。可分别进行测定。镓的质量浓度在100~1800ug/L内、铟的质量浓度在5~140ug/L内与切口高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Ga为90ug/L及In为5ug/ L。通过萃取与干扰元素分离之后,对闪锌矿、锡石样品中的镓、铟测定,8次测定的RS  相似文献   

6.
夏杖子金矿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矿石中自然金有显微金和次显微金两种状态,金的成色为835~929;矿石包裹体成分主要以H2O为主,另含有CO2、K+、Na+、F-、Cl-和SO2-4等离子;矿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34S为-23.38‰~-14.47‰,δD为-91.7‰~73.1‰,δ18OH2O为5.68~6.25‰,206Pb/204Pb为16.411~16.615,207Pb/204Pb为15.228~15.256,208Pb/204Pb为36.268~36.356;矿石、脉岩和岩体具有相似的REE、K、Rb、Sr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床中金的富集与成矿构造、围岩蚀变、矿化期次和矿石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晚期(105.4±7.2Ma),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硅铝壳中下部太古代结晶基底,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最后对矿床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认为夏杖子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尤其是矿床深部  相似文献   

7.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8.
建平烧锅营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菲  章云平 《矿产与地质》1999,13(4):212-216
对烧锅营子金矿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0℃~320℃、爆裂温度为240℃~290℃。成矿流体富含Na+、K+、Au+、Cl-、H2O和CO2。金以AuCl-形式存在于成矿流体中。CO2含量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成矿流体pH值为5.31~5.53。成矿流体呈弱酸性、低盐度、低密度、相对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悦安  沈照理  钟佐 《地球科学》1999,24(1):101-104
为研究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进行了2个土柱模拟菜田施肥(化肥)残存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土柱中化肥残存量的72.08%和47.44%从渗出水中流出.依据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分为3个可能阶段:第1阶段,化肥中的NH+4被土壤吸附,并交换出土壤中的K++Na+,Ca2+和Mg2+,使之进入渗出水中;第2阶段,为硝化作用增强的阶段,表现为土柱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有大幅度增加;第3阶段,为硝化作用强度减弱的阶段,表现为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增加的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0.
周湖云  陆琦 《矿物学报》1994,14(3):234-240,T001
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的副矿物蒙山矿中,首次发现了成分为柱红石类的新矿物相。对其成分进行探针分析,其一般晶体化学式可写为:A1.499~1.787B1.548~2.317C5.675~6.354O16。其中A=K、Ba、Na、La;B=Cr、Fe、Mg、V;C=Ti、Zr、Nb等,平均计算化学式为:(K1.256Ba0.241Na0.085La0.046)1.628(Cr1.817Fe0.321Mg0  相似文献   

11.
石门超大型雄黄矿床流体包裹体丰富。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Na+、Cl-和K+、SO2-4,气相成分中H2O占绝对优势,少量CO2,成矿流体化学类型属Cl SO4 Na K型水。雄黄、雌黄形成于低温(180~90℃)、低压(20~5MPa)、浅成(175~700m)、弱酸性(pH:4.67、4.43)和弱还原(Eh:-0.265V)条件。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古大气降水,并混有盆地建造水,大气降水下渗、循环、加热、淋滤形成了中-低盐度[w(NaCl):16.03%~4.27%],中等密度(0.863~1.065g/cm3),含矿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2.
锌与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与Zn^2+的显色反应。在pH9.40的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以Hg62+及咪唑共同催化,在室温下8min即反应完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3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6×10^5L.mol^-1.cm^-1,Zn^2+浓度在0-0.1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组成为TNPS4:Zn^2+=2:1。利用MIBK萃取  相似文献   

13.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在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锰催化KIO4氧化5-Br-PADAP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个痕量锰的高灵敏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32×10^-10g/ml,测定范围Mn^2+浓度为0 ̄1.5μg/ml,用于测定人发,自来水,茶叶中痕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49  
范春方  陈培荣 《地球化学》2000,29(4):358-366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15.
刘晓春  谢鸿森 《地质学报》1999,73(3):250-262
在750 ̄1200℃、1.0 ̄4.5Gpa条件下对取自于大别山朱家冲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对其在高压-超高压区域的相关系进行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在750℃时,斜长角闪岩随压力的前进演化经历了斜长角闪岩(Ga+Amp+Ep+Bi+Pl+Qz,1.0 ̄1.5GPa)、角闪榴辉岩(Ga+Cpx+Amp+Ep+Ph+Qz,1.75 ̄2.25GPa)、石英榴辉岩(Ga+Cpx+Zo+Ph+Qz,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试剂N-间甲苯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MMPT)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6~5.6的HAc-NaAc介质中,Cu2+与MMPT形成的配合物至少稳定5h,其λmax=3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08~1.4mg/L时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1。方法简便、快速,用于铅矿中铜的分析,测定结果与监控样推荐值相符,对w(Cu)=0.8%的试样测定6次,RSD=3.2%。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的星叶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了星叶石。该矿物产出于火成碳酸岩脉中,与白云石、方解石、镁橄榄石、镁铝尖晶石、金云母、韭闪石、磷灰石、镁钛矿、石榴石以及三种未定名副矿物共生。该矿物的晶胞参数为:a0=5.356(1),b0=11.607(4),c0=11.851(6),α=64.57°(3),β=76.98°(4),γ=85.45°(3)。化学成分(%)为:SiO235.22,TiO211.47,Al2O31.18,FeO28.90,MnO5.15,MgO1.51,CaO1.75,K2O5.90,Na2O2.46,总和93.54%,化学式为:(K,Na)3(Fe,Mn,Mg,Ca)7Ti2Si8O24(O,OH)7。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灌浆技术处理隧洞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工程概况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布置形式为两条输水隧洞,经斜井、岔管分为4条输水管道与4台机组联接。输水隧洞的成洞直径为5.2m,其走向需穿越数条断层破碎带。在2号引水隧洞穿越F102断层洞挖施工中,在桩号0+122~0+128之间发生大规模塌方...  相似文献   

19.
游振东  陈能松 《岩石学报》1995,11(2):137-147
大别杂岩中新太古代或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分布具一定的区域规模。罗田黄土岭、惠兰山一带出露中性和基性麻粒岩,其矿物组合分别为;1.Grt+Opx1+Bi+Kfs+Pl(An20)(中性),2.Grt+Hb1+Opx+Cpx+Pl(An4O)+Ilm(基性),它们的高峰变质条件分别为PO.89~1.04Gpa、T750~850℃(中性)以及P0.9~1.29GPa、T682~880℃,平均771±53℃(基性),说明其形成深度在30km以上。在中性麻粒岩中发现堇青石+石英和堇青石+黑云母的后成合晶,分别位于Grt与Opx1之间或穿插于Grt晶内,退变质反应条件为P为0.41~0.55GPa,T=710℃,属减压退变质性质;后成合晶的形态与区域面理无关,说明减压退变质反映了碰撞造山带后期的近绝热隆升。区域花岗岩或地幔热流可能是绝热隆升的热源,现今出露的深源麻粒岩有过长期居留下地壳的历史,它们的抬升剥露是后期构造事件所致。  相似文献   

20.
刘少民  潘教麦 《岩矿测试》1999,20(2):120-12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铁与新显色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DMHPF)的显色反应。在pH9.0~10.5的氨性介质中,有磺基水杨酸(Sal)存在下,形成Fe3+SalDMHPFTritonX100四元混配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90nm,测定波长选择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3×105L·mol-1·cm-1和9.4×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nFe3+∶nDMHPF=1∶2,Fe3+的质量浓度为0~6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以直接光度法测定工业硅和石灰石样品中微量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5次测定的RSD在0.64%~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