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的主题是“耀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实际上.我们在北京是望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  相似文献   

2.
<正>天然氧吧何处寻?醉里崤函不知归。暮春时分,春意正浓,三门峡黄河公园里满目青翠、鸟鸣悠悠,步入其中,犹如置身世外桃源,碧水盈盈处,阵阵清风送来草木的香气,每一次呼吸都有“洗肺”般的享受。生态,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基础。近年来,三门峡坚持“三水统筹”,强力推进黄河生态建设“十百千万亿”工程,打造“水清、滩净、岸美、山绿、河畅”的生态样本。  相似文献   

3.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近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对苏南改革试点小城镇无锡锡山区东港镇、工业型小城镇宜兴市高塍镇、旅游型小城镇高淳桠溪镇、“强镇扩权”小城镇苏州吴江盛泽镇、经济强镇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等5个特色小城镇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紧凑型城镇化建设隋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老人认为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对我来说,长汀是故乡的美,是汀江的水抚育了我;凤凰是梦中的美,她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牵动我投向她的怀抱。“如果,不能爱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爱上一座城吧。”看过很多凤凰的照片.好像已经对这座边城非常熟悉。为了轻触早已“熟悉”的凤凰,为了追寻传说中的“翠翠”.为了我爱的人的鼓动,我走进凤凰那心爱的城。  相似文献   

5.
苏华 《地图》2003,(2):78-87
在“表里山河”的山西,从南到北都有一些保存完好的老房子、老宅子。这些老房子、老宅子,建筑学家称之为民居,当地人则喜欢并习惯地叫它为“大院”。如同地上文物古迹是中国最富一样,山西的民居建筑艺术群在全国亦是首富。到山西看大院,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看全的事。首先,分布在晋南的平陆、万荣、襄汾、临汾,晋东南的阳城、沁水、晋城,晋中的灵后、太谷,平遥、祁县、榆次,晋西北的保德、定襄、朔州、怀仁、大同等地的众多老房子,就让不同爱好、不同心境的人无从取舍;  相似文献   

6.
宜兴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境内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色非常鲜明,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宜兴又是一座文脉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制陶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宜兴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是全国著名的“教授之乡”、“书画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7.
张强 《今日国土》2014,(2):25-25
我觉得“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体现了新一代经历过下乡知青的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乡村和中国城镇化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对江西省石城县的真实写照.石城县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对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石城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精细用地,打造精致县城的“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双赢之路,被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为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2015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6亿大关,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先后获评“中华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城市30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如今,一河两岸景如画,六桥飞架连西东,五纵五横一外环,石泉石美赛江南.石城,成为了赣东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9.
郝寿义 《今日国土》2014,(2):20-20,22
今年的主题是“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我主要讲两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2月15日,以“单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1.
谢扬 《今日国土》2014,(2):21-22
今年的主题很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意义非常深远。这是去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的重要观念,在此我想把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与其相关的亮点跟大家重温一下。  相似文献   

12.
张文颜  潘达 《地图》2006,(6):76-83
恐怕没有人比他们更热爱北京城的老房子。而他们自己的老房子呢?迷失的花园——马辉堂故居从东四北大街拐入魏家胡同时,暮色已起。走不了几步,便见一大片青灰色的墙,其上树冠连绵如帐幔,似有逸气从中发散。沿着墙根,最先看到的门楼上,正挂着“魏家胡同18号”的门牌。若是寻常名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自然村于200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之一。田螺坑土楼群是闽西南山区众多土楼中最美最壮观的一处。以一座清嘉庆年间建设的方楼“步云楼”居中,四周相继建有“和昌楼”、“振昌楼”、“文昌楼”、“瑞云楼”四座圆楼。和昌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圆形楼;步云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为方形楼;振昌楼:始建于1930年,为圆形楼;瑞云楼:始建于1936年,为圆形楼;文昌楼:始建于1966年,为椭圆形楼。据说这是目前福建惟一保存完整的椭圆形土楼。居高鸟…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4,(2)
百年遗图救凯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英军先遣队被德军和阿拉伯人围困在西奈沙漠中的一座碉堡里,弹尽粮绝,每人只剩500g水了。危急关头,哨兵引来一位白发老人,老人对队长凯撒大尉说:“我叫辛克,我保存着拿破仑给你的信。”“什么?拿破仑皇帝!别开玩笑了,...  相似文献   

15.
陈平 《地图》2019,(4):126-133
木渎古镇中有一条古老的小河缓缓流过,名叫“香溪”。传说当年西施和宫女们每日用香料沐浴,浴后之水倾入河中,从灵岩山流淌到木渎镇,满河生香,故名香溪。流淌千年的香溪,见证了古镇的繁华,也陪伴她历尽岁月的沧桑。到了明清时期,木渎镇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拥有私家园林30多座,被誉为“吴中第一镇”。如今,古镇上几座主要的园林庭院都分布在香溪沿岸的老街上,从西到东依次是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和榜眼府第。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濒江而立,素有“苏中第一门户”之美誉,是泰州长江大桥的“北桥头堡”,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教育之乡”、“银杏之乡”,犹如—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  相似文献   

17.
香城泉都、美丽咸宁,位于湖北省南大门,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地形地貌为“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崛起”步伐加快,作为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举办地、全省国土资源“三项改革”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示范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旗帜”,咸宁举全市之力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进资源精准保障和管理,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引领、科学管控、高效服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2月15日,以“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来自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碰撞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原老末 《地图》2014,(5):80-89
在印度富饶的西北大邦旁遮普内,有一个位于印巴边境的小城叫“阿姆利则”.在梵语中,阿姆利则意为“盛满花蜜的池塘”,这可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边塞城市,同时还是印度少数民族锡克族的根据地、大本营,城内有一座通体鎏金的巨大庙宇,那是锡克族的圣地——哈曼迪尔寺,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金庙”.  相似文献   

20.
李茜 《今日国土》2023,(5):11-13
<正>小水坑叫“洼”,大水坑叫“池”;小而深为“潭”,大而深为“渊”;广而浅叫“淀”,广而深叫“湖”;湖连湖叫“泊”,泊连泊叫“泽”;水的边际叫“涯”,两山夹水叫“涧”;一面临水叫“滩”,两面临水叫“湾”,三面临水为“渚”,四面临水为“洲”;人工开凿叫“渠”,自然形成叫“溪”;溪水汇聚为“河”,大河相连叫“江”,江河汇聚成为“海”。中国的文字可真神奇,光是水,就有这么多种叫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