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VPN实现气象宽带网的备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随着Internet的广泛使用和自动气象站在气象业务上的应用,在Internet连接和基于IP网络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对气象业务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气象业务网络平台的一种有效的延伸,远程访问接入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PSTN(公用电话网),利用M odem模拟拨号技术实现的远程接入方式,存在带宽不足、接入速度慢、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即便是黑龙江省、市、县气象台站之间以往采用的X.25分组数据专线网络,也已难以满足业务需求,严重阻碍了远程网络应用的发展。为了把全省各地分部的气象局域…  相似文献   

2.
盟到旗县微机数传网络系统建设,是内蒙古气象局“940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巴盟气象局在取得试点经验基础上,首先在乌拉特前旗气象局安装调试成功,满足了气象信息传输需求。为充分发挥终端设备效能,巴盟气象局与乌拉特前旗气象局以业务、服务、办公自动化为目标,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经一年多努力,基本达到了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浙江省气象局办公自动化之气象信息建设,介绍和分析了远程DDN专线的网络的连接、气象资料的传输使用和配套的显示软件的编写,以及Micaps系统在其中的基础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信息市-县气象局间的自动、快速传输,根据山东省等效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系统特点和济南市气象通信条件,利用已有的2MSDH网络系统,采用FTP传输协议技术体系,建立了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市-县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气象局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全省业务发展的省-市-县高速通信传输问题,提出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从2003年11月份开始建设省-市宽带网,到2005年6月份建设市-县宽带网.目前全省已全部建成省-市-县(站)三级2Mbps SDH光纤数字专线宽带网络通信系统,并采用X.25专线和无线GPRS为备份线路.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气象局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全省业务发展的省一市一县高速通信传输问题,提出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从2003年11月份开始建设省-市宽带网,到2005年6月份建设市-县宽带网。目前全省已全部建成省-市-县(站)三级2Mbps SDH光纤数字专线宽带网络通信系统,并采用X.25专线和无线GPRS为备份线路。  相似文献   

7.
赵勇  赵淑芳 《气象科技》2011,39(4):498-501
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现代气象业务的质量和效率,枣庄市气象局根据现代业务快速发展需求,对网络通信提出了高可靠性设计与构建。通过对枣庄市气象局通信网络的骨干网络拓扑结构、市县链路选型、网络设备部署、核心交换机路由选择及路由规划和网络高可靠性冗余设计的介绍,说明了通信网络在现代气象业务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市气象局通信网络高可靠性设计与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描述了通信网络高可靠性在信息传输、视频会商、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等多方面发挥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湖北省气象地面宽带网省—地—县3级结构中,省局与各市(州)局间采用单条专线连接,手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拨号线路备份的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不足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现设计新增一条专线,实现省到地的双线路备份。同时,增加一台省端网络互联交换机,升级地市端的网络互联路由器硬件,将数据划分为业务数据和视频会商两类,定义不同的传输方式。业务数据采用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方式进行传输,视频会商通过配置静态路由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联动的路由方式进行传输,并通过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其4 Mb/s的带宽,从而实现省到地数据业务更合理可靠地传输。  相似文献   

9.
汤宁  方斌  王娟 《贵州气象》2012,36(4):42-43
该文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局实时业务管理及监控平台在网络中逐步建立基于ITIL v3技术规范(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电子化业务管理运行维护和监控,它是一个全面、自动、及时的监控省地县三级实时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的综合性业务管理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广西新一代“区 -地 -县”三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在拓扑结构、业务软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总结了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 :充分利用现有通讯网络资源 ,强化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 ,提高网络传输监控管理水平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