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库的排沙问题一直是多沙河流水库调度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大部分多沙河流的来水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因此水库汛期的蓄水兴利与泄水排沙的矛盾十分突出,具有典型的博弈关系,该关系可以利用博弈的相关理论进行描述。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将多沙河流水库汛期的供水兴利与泄水排沙看作博弈的双方,建立起以排沙和供水的综合效益作为性能指标函数的多沙河流水库汛期调度模型,研究了多沙河流水库汛期的调度问题,并通过陕西黑河某水库的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调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多沙河流水库汛期调度中的主要矛盾,实现对供水与排沙综合效益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论河流汛期时变设计洪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善序 《水文》2001,21(3):18-19,29
论述了时变设计洪水优化水库防洪设计和提高水库兴利效益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带时畸参数泊松标准过程作为描述汛期洪水时变规律的概率模型,并建议彩和时段设计洪水作为水库运用期设计洪水,它既反映汛期洪水演变规律,又满防洪标准,一个实例分析计算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资料合良好,计算结果合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万家寨水库凌情特点及初始封河期调度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家寨水库蓄水运用以后已渡过 2个凌汛期,这 2个凌汛期各具代表性.通过对库区河道进行凌期实地查勘,根据 2个凌汛期的实际资料和水库运用情况,对库区河道的凌汛特点、冰塞冰坝形成及溃决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水力学原理研制了初始封河期水库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4.
胡兴林 《冰川冻土》2001,23(1):57-62
Tank模型(又称为水箱模型),是一种用于流域径流预报的确定性水文模型,根据龙羊峡水库入库主要产流区--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下产汇流特性,将其概化为以降雨量为输入,径流量为输出的单孔出流的线性水箱,工用于该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流量的预报,经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和试验预报的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现已应用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来水量的中期预报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碧流河水库后汛期汛限水位及控制运用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库汛期分期后上下游防洪标准的确定是水库分期运用的难点,针对北方地区后汛期来水特点,提出从防洪、兴利与两者权衡3个角度通过优化推求汛限水位备选方案,并协调方案中各指标间的复杂关系,建立汛限水位多方案分层模糊优化决策模型。经应用于碧流河水库表明,该方法在不改变水库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抬高水库后汛期汛限水位。研究结果为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北方缺水地区的其它水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水体入流和出流不等的条件下,提出了水体交换周期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数值算法.并选取黄河上游兰州-下河沿、下河沿-石嘴山、石嘴山-头道拐三河段,在天然径流状态下和有水库调节作用下分汛期和非汛期分别计算了历年各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结果表明:(1)在天然径流状态下,三河段非汛期历年的交换周期几乎均长于相应汛期的交换周期,而在水库调蓄作用下,则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2)无论汛期还是非汛期,在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下各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普遍长于天然径流状态下的交换周期,即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使得下游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普遍延长,从而减缓了该河段的水量循环速率,对相应河段的水资源的可再生量产生了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库汛期控制运用,一般以规划设计中采用的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为依据。目前规划设计工作中,进行洪水频率分析时,无论洪峰流量或各种控制时段的水量,均按年最大值独立取样,而不考虑其在汛期内出现的具体时间。将这样的结果,应用于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时,只能认为在汛期内任何时候,发生设计洪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影寻踪的汛期分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汛期分期研究是实现电站、水库动态汛限水位调度控制的基础.本文从汛期分期的实质--时序系列高维数据聚类分析出发,以投影寻踪理论为基础,构造了水库汛期分期投影寻踪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型参数的优选,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滦河流域潘家口水库汛期分期中,并与其它计算方法相比较,得出了合理结论.采用投影寻踪方法来进行汛期分期具有过程简单、结果直观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丁胜祥  张莉  张明波 《水文》2012,(5):62-68
针对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汛末防洪和蓄水间的矛盾,根据流域汛期洪水资料和环流形势等天气资料,分析了流域洪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汛期洪水的分期特性,并重点分析了三峡和瀑布沟水库汛期洪水的分期特点。分析表明,三峡和瀑布沟汛期洪水存在较为明显主汛与后汛之分,分期时间在8月20日左右。分析结果为三峡和瀑布沟水库分析分期设计洪水、优化汛末蓄水调度方式等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江西余江锦北水库大坝左岸山体滑坡的成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慈  胡祖林 《江西地质》1996,10(2):126-129
本文探讨了江西省1995年6月汛期在余江县锦北水库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成生机制,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高强 《湖南地质》1998,17(2):119-122
湘乡桃林水库左坝肩的渗漏,是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变质作用与风化作用等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其岩强风化带、崩塌岩块的松散堆积体为主要渗漏带,并提出了该水库的主要渗漏途径及其治理方案。治理后,经汛期水库高水位运行检验、止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5,(5)
通过对朱庄水库近六年来水质实测监测资料,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分析,文中分别对汛期、非汛期以及年度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朱庄水库营养化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莫崇勋  麻荣永 《水文》2007,27(5):52-54,73
本文根据水库洪水分期方法和汛限水位浮动控制理论对广西澄碧河水库进行洪水分期和汛限水位浮动控制研究,结果在不降低大坝防洪标准前提下对水库防洪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即水库汛期4~8月份以原汛限水位迎洪.9月份开始可在1.80m范围内上浮汛限水位。最后,对采用该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风险程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方立  冯缠利  郑宝旺  沈国庭 《地下水》2020,(1):152-154,266
2018年伏秋汛期黄河流域上游持续来水,为保证2108-2019年度黄河流域凌汛期安全,黄河流域重点水库进行了大流量持续下泄。以2018年9月的实际数据为基准,通过对重点水库实际日均出入库调度情况,内蒙古河段的重点水文站实际日均流量过程和三个年份汛期大断面套绘成果对比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水库大流量持续下泄对内蒙古河段河道塑形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效的提高了主槽过流能力,河段最小平滩流量得到一定的恢复,对下一步研究黄河流域河道过流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变点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介绍了变点分析理论,结合三峡水库汛期的分期,阐述了均值变点、概率变点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宜昌站1882-2001年实测日流量资料,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对汛期每日最大洪峰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期;同时选择一定的阈值,在假定发生概率服从二项分布的条件下,应用概率变点分析方法进行分期,最后给出了三峡水库汛期的分期方式。经比较表明,变点分析理论应用于汛期分期中,能反映来水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从理论上以及防洪的角度来讲,概率变点分析方法较均值变点方法更适于水库汛期的分期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刘义林  彭家淦 《水文》1996,(4):56-58
上犹江水库水文预报调度的应用与效益刘义林,彭家淦(江西上犹江水力发电厂)水电是一次性能源,如何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节作用,汛期充分利用洪水发电,尽可能少弃水,枯水期充分利用水头多发电是水电节能研究的课题。水文预报调度是研究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7.
丁胜祥  李中平  张明波  沈燕舟 《水文》2012,(4):33-36,62
根据瀑布沟汛期洪水资料和环流形势等天气资料,分析瀑布沟汛期洪水与环流形势的关系,通过数理统计、模糊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瀑布沟汛期洪水的分期特性,分析表明,瀑布沟汛期洪水存在较为明显的主汛与后汛之分,分期时间在8月20日左右。分析结果为瀑布沟水库分析分期设计洪水、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改进密云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松 《水文》1996,(1):10-15
密云水库是华北最大的水库,确定密云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原则是20年前制定的,按现代观点看来,其设计防洪库容过大,因而降低了密云水库的蓄水能力。在深入分析潮白河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并考虑新建3个水库对下游汉域洪峰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几个新的方案,每一个新的方案,每一个建议的方案都能显著提高密云水库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刘新有  黄英  袁树堂 《水文》2013,33(2):59-63
对松花坝站1953~2011年降水特征分析表明,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降水高度集中在主汛期,后汛期降水偏少,不利于水库防洪调度与水库蓄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松华坝水源地年降水量、汛期、主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均存在2a短周期,但长周期各异。年降水量、汛期及主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77年之前的偏丰期、1977~1993年的偏枯期、1994~2008年的偏丰期、2009~2011年的偏枯期,而后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57年前的偏枯期、1957~1968年的偏丰期、1969~1982年的偏枯期、1983~1997年的偏丰期、1997~2011年的偏枯期。由小波分析和趋势来看,2009年之后的降水偏枯期还将延续11a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输沙水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伟  王光谦 《水科学进展》2003,14(1):118-123
对输沙水量的计算方法,黄河下游汛期、非汛期输沙水量的研究现状,水库对输沙水量的影响,输沙用水总量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分别作了回顾。分析指出,输沙水量与来水含沙量、来水流量、河道冲淤、河床前期条件等有关。黄河下游各时期输沙水量不同,汛期最小,其余依次为非汛期、冬三月、凌汛期。水库调水调沙的同时也改变着黄河下游的输沙水量。利用水库群调水调沙,使小浪底水库以造床流量、高含沙水流输沙,是目前推荐的黄河下游节水减淤高效输沙入海的主要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