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与答     
《水文》1986,(6)
问我国目前水文测验工作中测深器具主要有哪些?如何选用? 答目前我国水文系统普遍采用的测深器具有测深杆、测深锤和铅鱼。在水深流急或缆道跨度较大的情况下,主要是采用各种类型的回声测深仪。此外,还有压力式测深仪等。下面着重介绍回声测深仪和压力式测深仪: 1.回声测深仪回声测深仪是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水深状况,确保航行安全,采用双频GNSS接收机配以双频测深仪,应用GNSS RTK技术辅以导航测深软件进行平面、深度数据的采集,对洋山深水港区进港航道人工维护段和港内水域进行定期的水下地形监测与跟踪分析,所有外业记录、内业计算及精度指标都符合规范的要求,提供的测量成果可靠。全面掌握了航道现状、水深变化趋势及河床变化趋势等,为疏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为洋山深水港的正常通航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3.
SB-IA型超声波测深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缆道测量中,急需一种能准确地测定铅鱼在测验断面中的任意测点位置和河水深度的仪器。SB-IA 型超声波测深仪就是为此目的而研制的。它适合于含沙量较低的一般河流所架设的水文缆道上使用,可测量任意测点位置的水深和断面水深,并可与流速仪和泥沙采样器组装在一起,一次行车完成测深、测速、取沙工作。每次测量结果均由数字屏直接显示,具有数字真实,精度高,节省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高流速时在水文缆道上测深的要求,我们经多年研究设计试制了一种用微处理机控制和进行信息处理的CJ83型超声波测深仪。该仪器与一般的数字显示式测深仪有着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能在很强的水下噪声干扰环境中施测水深。1983年以来,我们使用该仪器多次在流速高达5~6米/秒的河道中进行了测深,最高在6.07米/秒流速时测到了水深,取得了大量实测对比资料。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工程建设需要获取水下地形数据,GNSS+智能无人船测绘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可获取翔实的水下地形数据,为科学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介绍了智能无人船系统组成、与传统作业模式对比分析、测深仪的基本原理,通过测绘工程实例,介绍了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航线规划,自动测深作业,采用中值滤波来进行水深测量点粗差剔除,数据处理取样。通过对布设检查线数据的分析,检查断面与测深断面相交处水深点的深度较差,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实现了智能无人测量船代替人工完成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测量精度与效率并减少人员涉水风险。同时提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近岸海底管线路由调查的探测过程中,回声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仪、旁侧声纳扫描、浅地层剖面仪和海洋磁力仪是探测的主要仪器。回声测深仪测量水深和了解地形变化,旁侧声纳扫描探测海床的岩石露头、管线以及锚痕、沙波等海床地貌和地质灾害现象,浅地层剖面主要探测浅埋岩石、管线及海底浅部的地质灾害现象,海洋磁力仪探测带有磁性的管线等物体。以上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可以探测管线或探明路由的地质情况,海底地质灾害是威胁管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地震瑞利面波测深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贵来 《铀矿地质》2003,19(1):42-47
本介绍了面波测深原理,探讨了面波测深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面波测深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测量结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属于特大型河流、其河床纵向冲刷深度影响到穿、跨越长江工程的方案设计与施工方法确定,本文通过几个对长江南京河段河床纵向冲刷深度厘定结构的对比分析,剖析了这几种厘定方法的适应性,长江多年非汛期水下地形图测量结果,实际反映的是河道多年冲淤动态趋势,不能代表洪水期大洪水对河床的冲刷作用,这种冲刷深度不能正确反映其河床纵向冲刷深度;汛期实测的纵向冲刷深度,有时包含着深槽与浅滩相互转化过程的假象,不能依此为根据而定,相似性取值(即相似比尺)的影响,各家试验结果有所不同,再者。由于动床河工模型试验周期较长,对于时间紧迫的工程决策,往簇难以采用,而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法确定河床纵向冲刷深度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宋志宏  周刚炎等 《水文》2002,22(2):40-43
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同时采集多个测点水深,以条带方式对水下地形进行全覆盖测量,由后处理软件(CARIS软件)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特别是大比例尺1:500、1:1000,可方便地进行新老测图对比,计算冲淤量。整个系统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成图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可以现场监视水下地物地貌的细微变化,因而在进防安全、溃口、崩岩监测及水下物体摸探打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北京南中轴强干扰区不同距离处布设6个大地电磁测深试验点,分析受干扰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总结了城市游散电流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干扰特征,根据干扰特征选择远参考法进行去噪。首先利用同步布设的11个不同距离远参考站分别对测点进行远参考处理,分析单站远参考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不同频段最优化组合的多站远参考处理方式。在 0.044 00 Hz、0.044 00~0.005 50Hz和0.005 50~0.000 57 Hz频段分别选取距测点80 km、220 km和360 km处远参考站处理结果,最优化组合得到全频段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研究表明,城市游散电流对大地电磁测深的主要干扰方式为近场干扰,27 km以外测点数据经多站远参考处理后近场干扰可得到有效压制,实现了数据质量提升的目的,优于单站远参考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依据电磁场理论,构建地电模型,利用有限差分对矿井三维地电异常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异常体在电阻率不同、至巷道距离不同、及测点不同情况下的层测深曲线,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模拟矿井三维地质异常体地电异常响应特征,并与井下实测层测深曲线对比和分析,论证了矿井三维地电体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柔性桩的等效刚性桩有效嵌入深度并引入极限水平地基反力分布形式。根据荷载指向坡外及坡内两种情况,提出适用于斜坡地基桩前土体的两种极限破坏模式。然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出两种荷载方向下的刚性桩极限承载力,并引入多组现场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探讨了边坡坡角、内摩擦角、黏聚力及荷载方向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并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力随坡角变化的拟合公式。这些分析为斜坡地基上基桩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边缘的阿尔金山斜坡带上进行了16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反演结果表明,测区的电性结掏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区特征。南部表现为低阻特征,与盆地内部相似;北部具有明显的高阻特征。根据电性与地层的追溯对比,结合钻孔与地质资料推测,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阿尔金山斜坡带上存在由北向南的推覆构造,下古生界和元古界地层推覆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上。推覆体宽度和推覆距离均超过10km。  相似文献   

14.
浅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往在工程地质勘测中,电法勘探主要采用的是电测深法,而电测深法又存在测点密度不大、信息量小等缺点.对于某些探测物来说,存在着资料解释困难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进了一种新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经过近几年我们对不同探测物的勘探应用,认为高密度电阻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瞬变电磁测深测地工作中,用手持式GPS单点绝对定位测定测点三维坐标,减少了控制测量环节,节约了成本。本文通过长白测区瞬变电磁测深的应用事例,证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多层介质视电阻率测量的新技术。这种方法基于直流地电回声测深原理。用一个多层地质模型来模拟地质目标。以测量排列为电极-电极型,电极位于水下,垂直取向。这种特殊的电极设置在不能使用常规电法时尤为有用,尤其是水深时更为重要计算得出的视电阻率表明由水下目标所引起的被测信号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而应用传统的地面电极方法所测得的信号很小或者没有反应。实际上,水的分层、水下潜流或气象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长江中游受回水影响河段内河床调整引起的水位变幅,提出一种仅依赖水文资料的多值型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单值型关系无法区分河床调整与回水因素的影响,而已有的多值型方法可操作性受限;长江中游河道断面的河宽与水深之间,以及流量与糙率之间都具有明显制约关系,依据这些制约关系对恒定渐变流方程简化,可得到上下游水位与河段内流量之间的多值型函数关系;确定出多年平均水位—流量关系之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残差能够反映河床调整的影响;在长江中游3个不同类型典型河段的应用表明,河床稳定情况下的计算与实测水位之间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9,河床调整情况下,新方法更易识别水位变幅。  相似文献   

18.
微分测深装置视电阻率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分测深以其独特的工作方式,较好的场地适应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这里针对微分测深的工作方式,研究了供电电极AB距离大小对测深曲线的典型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对比分析了二维、三维地质构造不同测点的电测深曲线和视电阻率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微分测深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才庆喜 《物探与化探》1988,12(5):386-389
目前,在电测深曲线解释中,用量板法或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解释,都只能解释不同测点上垂向电阻率变化和地层厚度,而对电测深不同测点之间的关系,只能定性的用曲线类型图和等视电阻率断面图,大致的确定地下构造的走向和范围,在曲线对比中缺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富钴结壳主要生长在水深400~4000 m的中、西太平洋海山山顶边缘和斜坡位置,其中1000~3000m水深范围内最为富集。就具体海山而言,富钴结壳易生长于山顶周边平台和鞍部(Hein,et al.,2000)。海山钙质远洋沉积、碳酸盐岩沉积及重力作用引起的滑塌沉积是海山山顶和斜坡的主要沉积类型。本文利用中国大洋36航次最新获得的EM122多波束测深和回波强度资料,对采薇平顶海山群进行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