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提出一种利用GM(1,1)模型来拟合高程异常值序列的方法,文中就其建模理论和计算流程进行系统介绍,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算法加以实现,并以某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GM(1,1)模型建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GNSS和水准成果是研究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重要控制数据,充分发挥GNSS水准高精度的优势,有利于提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度。本文针对已有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现势性不够和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方案,利用新的GNSS水准成果,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对已有似大地水准面进行拟合纠正,并与常规完整精化方案作对比分析,研究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准面精度,3个试验区提升比例分别为24%、38%和41%,但提升幅度不如常规精化方案。试验结论对今后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方法,以江苏省域内不同精度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及试验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数据为例,计算分析了GNSS/水准点数、初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精度和内插拟合方法对再精化水准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优于10 cm时,其再精化水准面结果精度与初始重力水准面精度关系不大,但其离散程度和初始重力水准面精度相关;平面/二次拟合与反距离平方加权内插结合使用效果更优,三次拟合与Shepard内插结合使用效果最优。结论对今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工作中方案的选择、成本的节约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衡  朱伟  张省 《测绘科学》2023,(4):54-59
针对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构建中地面重力数据分布不均匀且较难获取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谱组合重力场模型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实现了卫星重力场模型与高阶重力场模型的优化组合,结合293个实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准数据,构建了山东省范围的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利用GNSS水准数据检核表明:在山东省范围,利用谱组合重力场模型构建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大多数工程要求,与采用地面重力数据构建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对比发现,在不使用地面重力数据的情况下也可构建厘米级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明显优势,便于及时开展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维护更新。  相似文献   

5.
研究BP神经网络算法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应用,阐述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算法,根据焦作市D级GPS网控制点的数据,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拟舍得到厘米级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并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运用精化成果进行地籍测量.通过几何水准高程与似大地水准面高程的对比,分析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引入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分析该模型在不同测区的精度。通过对测区的实测数据进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结果分析,研究拟合点的选择问题,总结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小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思明  林铁  洪伟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5):82-83,86
简要介绍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化方法,通过基础框架网及高精度水准网的布设,利用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高精度GPS、水准数据及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DTM)建立了湛江市辖区分辨率为2 km×2km格网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EGM96模型文件的数据格式和大地水准面建立方法,提出了可利用多种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建立测量手簿使用文件,将精化成果实时地运用到外业测量过程中,实现了似大地水准面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直接决定了RTK用户获得我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的精度。论文利用4种不同精度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成果以及一定数量的GPS/水准点成果,通过移去恢复法和拟合内插方法详细分析了GPS/水准点数对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结果的影响,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PS/水准点数量的增加可提高再精化水准面精度,但精度达到一定量级后,不再提高。此外,一定精度范围的初始水准面精度对于水准面再精化最终结果精度影响不大,与离散程度成反比。论文结论对今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再精化工作中方案的选择、成本的节约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在对一定比例尺的地形绘图时,用GPS测量代替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这种测量将GPS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减少了很多外部工作量,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但是目前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净化中,大都应用大量的重力资料、GPS水准数据以及数字地形模型,并且相关行业内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非常复杂,对于一些技术和经济实力一般的企业,这些几乎无法实现,而且很多测区缺少相应的地面重力数据和可用的数字地形模型,因此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本文将引进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并且在详尽分析此模型精度尤其是在大陆地区精度的基础上,对某些地区进行实地地籍测量。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关键参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时空特性明显。为了提高区域COR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青岛探空站2009-2011年3年的探空数据,分析得到地表温度Ts与加权平均温度Tm的相关系数R为0.877 6,为强线性相关;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了青岛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青岛地区2012年加权平均温度,与由探空数据计算的加权平均温度的平均偏差、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07 K、3.359 K和3.384 K;将该模型应用在青岛COR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中,与临近探空站计算的大气可降水汽相比,平均偏差、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0 mm、3.48 mm和3.53 mm.研究表明,应用区域探空数据建立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具有可行性,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域COR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CORS系统中GNSS高程受技术条件限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贵阳市进行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本文论述了GNSS和水准网的布设及精度,使用了3 877个点重力数据和54个GNSS水准资料,以EIGEN03C地球重力场模型作为参考重力场,由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完成大地水准面计算,利用球冠谐调和分析方法将GNSS水准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联合求解得出的2'!2'格网似大地水准面,在高原高差地区其精度达到"0.010 m。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投入运行后,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为保障航道经济效益及水深的持续稳定,掌握长江口水位站高程数据十分重要,但这一特殊的海域地理位置使得传统高程测量方式凸显不足。本文通过将GPS测高技术应用到海陆交叉特殊地域,来获取水位站正常高。结合本区域已有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成果,主要采用布设B级GPS网,利用GAMIT基线解算软件、GPS-NET网平差软件保障数据处理质量,并用MEstimators对平差残差进行粗差探测等综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海陆交叉地域,此种方式能够达到三四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基GPS反演可降水量,需要准确求得水汽转换参数。为了提高区域GPS大气水汽反演的精度,分析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特性及其与地面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江苏地区2003—2011年的气象探空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江苏地区的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比较江苏模型、Bevis模型和李建国模型求得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值,江苏模型的精度较Bevis模型和李建国模型分别提高33.14%和9.28%。由江苏模型得到的可降水量内符合精度约为11.12 mm,较GAMIT软件结果精度提高约7.91%。  相似文献   

16.
3D spatial data model and simulating are the core of 3D GIS can be adopted in different domains. A data model based on Quasi Tri-Prism Volume (QTPV) has been proposed. QTPV definition and its special cases have been discussed. Using QTPV and its special cases, irregular natural geological bodies and regular subsurface engineering can be described efficiently.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osed of five primitives and six objects. Data structures and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fives primitives and three objects describing stratigraphy are designed in detail Some schemes are designed for the QTPV modelling of stratigraphy and subsurface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modelling data. The model manipulation method of QTPV cutting by an arbitrary plane is discussed. Using VC 6.0 programming language integrated with SQL database and OpenGL graphic library under windows environment, a system prototype 3DGeoMV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QTPV model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in modelling subsurfac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7.
3D spatial data model and simulating are the core of 3D GIS can be adopted in different domains. A data model based on Quasi Tri-Prism Volume (QTPV) has been proposed. QTPV definition and its special cases have been discussed. Using QTPV and its special cases, irregular natural geological bodies and regular subsurface engineering can be described efficiently.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osed of five primitives and six objects. Data structures and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fives primitives and three objects describing stratigraphy are designed in detail. Some schemes are designed for the QTPV modelling of stratigraphy and subsurface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modelling data. The model manipulation method of QTPV cutting by an arbitrary plane is discussed. Using VC++ 6.0 programming language integrated with SQL database and OpenGL graphic library under windows environment, a system prototype 3DGeoMV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QTPV model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in modelling subsurfac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8.
王群  上官明  张志伟  胡伍生  于先文 《测绘科学》2021,46(3):110-116,175
针对建立区域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将ERA5再分析数据和无线探空数据结合的方法,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单因子和多因子模型,实现对江苏及周边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建模。对于有探空站点分布的ERA5格网区域,利用探空数据对ERA5建立的线性Tm模型进行修正,对于无探空站分布的ERA5格网区域使用江苏及周边区域整体修正系数对Tm进行修正。根据2018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单因子模型精度与之相当甚至略优,建立双因子模型的精度提高最大可达10.52%,证明了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无线电探空建立江苏区域Tm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桥梁挠度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挠度预测的复杂性,本文介绍了一种考虑温度因子影响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并与灰色模型进行加权组合,结合长江某大桥挠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组合模型能明显提高挠度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20.
通用EIV平差模型及其加权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差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EIV(errors-in-variables)平差模型的通用形式,涵盖了间接平差、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等基本EIV模型形式。基于整体最小二乘估计准则,研究了通用EIV模型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并推导了估计结果的近似精度公式。通用EIV模型及其整体最小二乘算法是对EIV模型估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整体最小二乘算法有利于软件的编程实现,有助于推动EIV模型估计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