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面向1∶250 000中比例尺公共地图基础数据库和政务用图需求,在构建缩编规则库的基础上,通过定义不同地物要素的缩编与转换规则,经过选取、概括和移位处理后,探索利用1∶50 000基础地图数据库跨比例尺级别进行自动缩编和数据更新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图缩编更新获取中比例尺地图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规则库的缩编与更新方法,将1∶50 000基础地图数据缩编更新为1∶250 000基础地图数据,其成果精度可靠,完全可以满足中比例尺公共基础数据库快速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全国1∶250 000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和用户使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库的横向应用要求越来越多,进行新一轮的1∶250 000地形图制图工作势在必行。地图制图的数字化是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在地图制图学领域渗透发展的产物。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现有1∶250 000地形要素数据库成果,进行数字地图制图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快速更新为例,研究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快速更新的方法。针对数据精度没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地图服务反馈、各类影像数据、车载导航数据采集等方法和渠道获取变化信息,建立"动态实时更新"的技术流程,同时通过DATE属性提取增量变化信息实现多级比例尺的联动更新。该方法已应用于福建省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快速更新,极大地提高了福建省公开版地图数据的现势性与准确性,应急保障出图能力也大大提升,可为其他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250 000数据库变量更新是为保持1∶250 000地形数据库的现势性,从而实现1∶250 000数据和1∶50 000数据的协调一致。本文结合笔者的生产实践经验,对在生产作业和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地形要素的综合取舍问题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制公开版地图的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制公开版地图已经成为地图快速更新、出版的关键技术。本文探讨在建立制图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变换和制图综合的方法快速处理空间矢量数据,确保地图产品的精度和内容都符合国家对公开版地图的要求,为地图出版社提高公开版地图的编绘质量并缩短成图周期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6.
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具有面向市场、专题性强、脱密公开、灵活性强的特点,采取动态更新与定期更新相结合并且分类维护的更新机制,有效的保证了数据库的现势性和针对性。本文以上海市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建设为例,说明该库在为传统公开版地图的编制提供了基础保障的同时,也为以天地图为代表的公开版电子地图项目和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测绘》2017,(6)
本文以1∶5万基础地形数据库为基础,为完成从1∶5万到1∶100万地图数据库的逐级缩编整理工作,研发出一套具有数据编辑、协同管理、地图综合和数据质检功能的多级多尺度地图数据生产系统,并将1∶5万基础地形数据协同作业理念应用于其中,通过对要素进行版本管理,省去了数据接边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国1∶50 000数据库更新项目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入库数据更新的方案,实现更新1∶50 000数据库和地图符号化两项功能。同时介绍一套基于AutoCAD MAP开发的1∶50 000数据库更新程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的相继建立,以地形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地图生产成为迫切需求。基于1∶250 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任务,总结基于制图与建库数据生产及管理的一体化技术进行1∶250 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1∶500与1∶2 000地形图是城市基础地形图,由1∶500地形图缩编成1∶2 000地形图是1∶2 000地形图制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EPS平台,对1∶500地形图进行缩编的方法分为2类:对制图综合指标明确的要素采用全自动缩编模块处理;对于关系复杂、综合智能化较高的要素采用人机交互摸式处理。该制图综合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已在生产项目中得到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1∶500地形图、1∶2 000地形图、1∶2 000影像图、行政村人口与自然村布点图等数据与其他地名相关资料,对2009年全增城1∶2 000 DLG上的地名数据进行整合、对比,按照《增城数据库管理系统建库标准》要求,提取增城市城乡规划局所需的各级地名数据,并分类、赋代码、赋属性、检查建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启动了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其中1∶1000000地形数据库主要是利用最新版的1∶250000地形数据进行缩编更新生产。本文主要依据1∶1000000地形数据库缩编更新相关的项目要求和技术指标,研究和制定对应的地形数据缩编方法。并在人机交互作业的前提下,利用ArcGIS桌面软件和ArcObjects组件,开发一系列缩编工具,将地图综合过程分解,合理地进行人机分工,交互式地完成地图缩编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孙悦 《东北测绘》2012,(5):171-172
辽宁省1∶10 000地形图的数据更新及建库任务已由图面、入库两套数据发展成为图库一体化的数据资料,方便作业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基于Autodesk MAP6平台,结合工作实际,对1∶10 000地形图数据编辑、数据入库,以及数据转换等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4.
AutoCAD MAP是在AutoCAD基础上建立的GIS软件,包含了AutoCAD的所有功能,又提供了建立拓扑关系、进行空间分析等GIS功能。本文结合辽宁省测绘局1∶10 000地形图建库工作,介绍了AutoCAD MAP软件在1∶10 000地形图入库方面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15.
殷勇  印洁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197-199,218
针对当前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特征以及制图工艺流程,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本文提出基于地图专家知识模板的快速制图解决方案,解决注记自动配置以及符号复用等快速制图关键技术,最终服务于应急出图以及大批量的工程化出图,并在1∶250 000公众版地图出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冯连好;史经 《东北测绘》2013,(2):181-182,186
1∶5 000地形图缩编是在MGE的Microstation平台上利用MicroStation Basic工具二次开发地形图综合缩编软件实现的,利用现有1∶2 000地形图数据特点,按照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生产的技术路线,通过批处理综合程序结合机助交互式数据判断以及数据预处理转换等技术实现综合缩编。  相似文献   

17.
合理度量地理信息信息量可为信息的生产者、质量控制者和用户描述、评价、选用相关产品提供相关技术依据。本文在总结了已有地形数据库信息量量测研究现状后,选择一幅国家11∶000000地形数据和对应范围内的16幅1∶250000地形数据中的居民地要素层,全面分析评价了该要素层的统计信息量,几何信息量和专题(属性)信息量及其在不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对地形数据库中的要素层采用全面评价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在各比例尺的居民地的信息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同时也部分验证了在地图缩编时为保持信息量最大化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elaboration of the theses proposed in ‘Cartographic presentation of forms and degrad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ozological map on a scale of 1∶50?000’ (), where a sozological map of Poland was presented. The said map contained comprehensive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on the fo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gradation, made to a scale of 1∶50?000. The thematic scope of the map has already been modified twice: in 1997 and in 2005, with the ensuing changes presented in corresponding manuals: Sozological Map on a Scale of 1∶50?000, in an Analogue and Digital Form (Chief National Geodesist, 1997)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GIS-4. Sozological Map of Poland, Scale of 1∶50?000, in an Analogue and Digital Form (2005). Many years’ worth of experience gained since the launch of this cartographic system points out to the need for broadening the presented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map’s scale. Thu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at rescaling the map to 1∶10?000.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detail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presenting areas of intensive human ac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technical and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the 1∶10?000 scale.  相似文献   

19.
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点空间分布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区域自然环境是居民点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居民点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澜沧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结合1∶5万地名数据库的居民点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河流、道路信息,研究了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对居民点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居民点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和起伏度较小、东南坡向的地区,各级居民点沿河流、道路分布明显。另外,较高级别的居民点更趋向于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三江源地区为试验区域,结合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的试验,制定西部1∶50 000地形图空白区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生产工艺新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