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1年WOCE首航中从热带西太平洋采集的水样的δ^18O数据,论述了该海区的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氧同位素的平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的基本特征,提供了北赤道流和黑潮源地的同位素示踪物证据。此外,还对δ^18O值的垂直分布,断面分布,及δ^18O值与盐度,温度,溶解氧相互关系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1994年夏季南海北部海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北部海区1994年夏季海水氧同位素示踪分析结果表明:氧同位素δ^38O值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区环流的某些特征。δ^18O值在垂向表现出表层低正值,次表层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若尔盖盆地RM孔自生碳酸盐δ^18O,δ^13C记录所揭示的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δ^13C指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若尔盖盆地90万年来的环境演化特征划分了23个气候阶段,并与贡土记录及深海记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记录90万年来气候演化阶段及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环境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90万年若尔盖地区气候变化具有全球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长江中下游45个湖泊不同季节水体δ18O分析,对湖泊水体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水体δ18O主要反映了湖泊水源变化及湖泊水体与长江洪水期/枯水期交替演变的特征关系。受江湖关系随季节变化影响,处于长江中下游中段安徽省境内的巢湖、石塘湖等湖泊各季节水体δ18O都相对较高,处于上段和下段的鄱阳湖群和太湖湖群湖泊水体δ18O相对较低。因此,长江中下游上段和下段湖泊水体交换受长江影响较大,中段较小。对不同季节湖泊水体δ18O比较分析表明,长江对湖泊水体的影响主要在夏季,秋、冬季节湖泊水体稳定。黄盖湖、大冶湖等湖泊夏、秋两季水体δ18O大幅度变化与长江的水位波动直接有关,在长江洪水期,湖泊与长江相连;在长江枯水期,湖泊与长江分离。玄武湖水体δ18O的大变幅是人为换水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艾比湖湖面波动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艾比湖为西北内陆封闭湖泊,湖泊面积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通过艾比湖历史时期及近期湖面波动特征研究,对近期湖泊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近50年来艾比湖湖面经历了两次大幅度变化,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大幅度萎缩与21世纪初湖泊面积的大范围扩张。近期艾比湖湖面扩展与流域降水增加密切相关,而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萎缩主要受流域农业灌溉耗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从气候历史演化的角度(没有人类活动作用)分析,类似目前的气候条件,艾比湖湖面以较稳定地保持在1000~1500km^2内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6.
造礁珊瑚骨骼δ^13C及其反映的环境信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克服 《海洋通报》1999,18(3):82-88
造礁珊瑚骨骼δ^13C是记录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总结了其研究概况:(1)光合作用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参数如日照、云量等影响珊瑚骨骼δ^13C的主要因素;(2)珊瑚骨骼δ^13C能揭示日照时数、ENSO等环境信息;(3)珊瑚骨骼δ^13C与δ^18O有正相关、负相关和无相关3种情况,可以解释相应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7.
河蚬分布的气候环境及壳体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地考察和对现有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河蚬现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 mm(800~1400 mm)、1月平均气温大于0℃(0.5~4.5℃)、温暖湿润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环境之中。河蚬壳体在生长过程中记录了气候环境和水体性质的信息。利用碳酸盐自动装置与Finnigan MAT-253型质谱仪联机对河蚬壳体δ18O和δ13C的值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壳体生长过程中由于生理效应和生态习性差异造成全壳的δ18O值变化较小,江苏一帆河、古黄河、江西绵江和云南滇池4个采样区(点)之间变化仅为1.4‰;河蚬壳体不同部位δ18O值记录了生长过程中的季节性温度变化;随纬度增高壳体δ13C值富集轻同位素组成,有变负的趋势;雨热同期气候环境下的一帆河、古黄河地区现代河蚬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变化位相非常相似,反映了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生物成因磷灰石中共存磷酸盐和碳酸盐的氧同位素分析:一种监测骨骼磷酸盐成岩蚀变的方法P.Iacumin等为成功地研究古气候,测定了31个来自不同国家现代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样品的羟磷灰石中的磷酸盐(δ18Op)和构造碳酸盐(δ18Oc)的氧同位素组成.必...  相似文献   

9.
湖泊沉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形成条件及其与环境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主要由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决定,因此也涉及有机质合成所面碳的来源。此外,还受源水化学性质,湖泊初级生产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流域水文特征、区域自然环境、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的物理藏后的保存状况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形成条件及其与环境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主要由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决定,因此也涉及有机质合成所需碳的来源。此外,还受湖水化学性质(pH值、硬度等)、湖泊初级生产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流域水文特征、区域自然环境、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物埋藏后的保存状况等因素影响。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条件存在着一联系。 ̄(13)C值高,一般对应于气候的暖期; ̄(13)C值低则对应冷期。但两者关系实际远非如此简单,一些地区的湖泊沉积物有机质 ̄(13)C对气候波动并不敏感,有时甚至具有反向的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详细论述。另外,通过对鄱阳湖、呼伦湖等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 ̄(13)C值对区分湖泊沉积中间夹的非湖相(河流、风沙沉积等)沉积环境也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进与岸线变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上百个钻孔的岩性岩相资料及数十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地下水化学及土壤易溶盐等方面的分析资料,结合古地磁、~(14)C测年成果,讨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进、海退特征及海进对地下咸水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勾划了全新世海进盛期此区的海岸线,讨论了全新世海岸线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上海马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海面变化和古洪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芸  朱诚  史威 《海洋科学》2002,26(1):54-58
研究了上海马桥遗址,分析气候变化、海面变化对古洪水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整个马桥遗址剖面有3个文化断层:良诸文化层之下、马桥文化层下部与良渚文化层之间,唐宋文化层与马桥文化层之间,代表了3个洪水泛滥和海侵过程。第1次洪水发生在6150aB.P.与4400aB.P.之间,此时气候温暖湿润,海面为最高海面;第2次洪水发生在3900~3250aB.P.期间,气温较高且为高海面;马桥文化后的第3次洪水期(2450~2000aB.P.),气候干凉且为低海面。  相似文献   

13.
热带气旋进入北部湾后强度突变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按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标准,对1970~1990年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发生突变的热带气旋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有如下的气候特征:每年平均有32个热带气旋进入北部湾,其中强度变化不大的占总数的52%;强度突然减弱的占总数的42%;强度突然增强的占总数的6%。强度变化不大和强度突然减弱的发生在5~11月,强度突然增强的发生在8~9月。本文对进入北部湾的热带气旋强度增强的天气类型进行分类,归纳起来分为四种天气类型:副热带高压型;赤道辐合带型;季风低槽型和锋面低槽型,这些结果将对天气预报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硫磷对扁藻和杜氏藻膜脂的过氧化与脱酯化伤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94-1995年,运用急性急性实验及生化方法对扁藻和杜氏藻的对硫磷毒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硫磷对扁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杜氏藻,在对硫磷的胁迫下,两种微藻细胞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相对含量上升,膜透性增大,微粒体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同时,扁藻微粒体膜的磷脂减少,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图与遥感信息的大纵湖近期水域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选用不同年代的地形图,以及遥感图象数据等信息源,用Coreldraw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并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大纵湖的近期水域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20年代与50年代间大纵湖的叠置分析表明其减少的幅度很大,达到5.715km^2;50年代与70年代间大纵湖的减少不明显,仅有0.267km^2;70年代至90年代大纵湖减少了1.412km^2,所以它只剩下25.201km^2了,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上游来水减少,同时也使该地区的排水力度加大,这是20年代至50年代大纵湖减小的主要原因,80年代以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和10月分别在广东省惠州港和南澳岛采集褐棘螺(Chicoreus brunneus)和亚洲棘螺(C.asianus)。解剖观察发现这2个采样点2种棘螺的雌性个体都发生了性畸变现象。惠州港的棘螺已畸变到雌性个体不育的地步.这表明由于有机锡污染引起的性畸变现象对棘螺的生殖已造成严重的影响,并有可能导致棘螺的区域性灭绝。  相似文献   

17.
古湖泊砂砾堤研究表明,24kaB.P.,兹格塘错、错鄂分别存在10m、30m(高出现代湖面)的高湖面,湖泊面积分别可达272km2、220km2,是现代湖泊的1.42、3.12倍.与此相比,9.0-6.0kaB.P.湖面略低;在兹格塘错,古湖泊高出现代湖面8m,面积约为246km2,比现代大56km2;在错鄂,古湖面高出现代12m,面积约为138km2.基于Kutzbach水能联合方程,利用逐次逼近法取得有关参数,重建的各流域上述各时期的降水量分别可达(400±20)mm/a (兹格塘错 24kaB.P.)、(535±20)mm/a (错鄂 24kaB.P.)、(370±20)mm/a (兹格塘错 9.0-6.0kaB.P.)、(470±20)mm/a (错鄂 9.0-6.0kaB.P.).  相似文献   

18.
李连祥 《海洋与湖沼》1993,24(3):234-241
于1979年7月在武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汊采集水草,经研究发现须根上栖息的轮虫体内有一种专门攻击萼花臂尾轮虫和双棘臂尾轮虫的凹口虫,经鉴定系一新种,其主要特征为,传布子长椭圆形,两端较尖小,中间稍微凹;体前方有锥形的钻孔器,后端有3—5根长尾毛;大核香肠状,小核一个,椭圆形,伸缩泡一个,居中偏后。营养子圆球形,直径78—141μm,大核肾形,小核和伸缩泡各一个,亦具尾毛;裂子数为2—32个。寄生。致死轮虫,并在轮虫躯壳内完成其生活史。能形成次级包囊和抵抗性包囊。  相似文献   

19.
长毛对虾、短沟对虾和日本对虾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利用高新技术,如实行生殖和遗传操作进行对虾品种改良的设想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加紧实施,但对虾遗传和生殖学研究尚欠深入,限制了这项研究的进展。其中对虾染色体知识的贫乏和研究技术的短缺就是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20.
坛紫菜与条斑紫菜轮栽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87—1989年利用人工培苗和潮间带栽培方法进行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轮栽试验。结果表明,用加大育苗室的采光面积、保温和缩短光照时间促熟措施,可使坛紫菜丝状体在8月初开始大量放散壳孢子,8—9月中旬采壳孢子苗,采苗后约35天开始采收紫菜,至12月初结束。9月中旬采苗的,亩产干品83.3kg。条斑紫菜丝状体按常规法育苗,于10月中旬采壳孢子苗,先在海上密挂育苗,至11月底取下坛紫菜网,将条斑网分挂到坛紫菜架上,进行了两种紫菜的轮换栽培,直至翌年5月初结束,亩产干品120.1kg。两种紫菜总产量达203.4kg,比单作增产近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