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瑞英  Klaus Thiel 《地球化学》1986,(4):375-383,i001
用44块吉林陨石的钻孔样品进行古径迹研究。U-显微分布用裂变径迹技术来测定。使用铀含量非常低的超纯石英玻璃(≤0.1ppb)来代替白云母作为外探测器。通常辉石的铀含量大于橄榄石的铀含量。几百个单矿物颗粒的平均铀含量辉石为2—8ppb,橄榄石为0.15±0.08ppb。观测的高铀在某些磷酸盐相(白磷钙矿等)为110—250ppb。特别低的铀是不透明基质区域为0.5—1ppb。可以看出陨石中的铀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2.
在硝酸酸化水样中。加入3%的三辛基氧膦(TOPO)-环己烷溶液萃取天然水中微量铀,然后用2%氟化钠溶液5毫升反萃取有机相中的铀。将水相蒸干制成片剂,熔融成珠球,与标准珠球系列在荧光灯下比较荧光强度,测定出铀的含量。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可测定水样中5×10~(-8)—5×10~(-5)克/升的铀含量。  相似文献   

3.
天然水中的微迹元素含量很低(均以ppb计量),需要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才能发现水化学异常。近年来,有人采用PAN作为微量金属元素的沉淀剂和硫化镉共沉淀剂,在野外将水样处理成共沉淀残渣,然后由室内光谱撒样法测定[1],解决了大宗水样  相似文献   

4.
本法用盐酸、氢氟酸、硝酸分解样品,以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硝酸—水为展开剂,上升法层析1—2小时,用0.2%铀试剂Ⅲ的水溶液(含1%硝酸)喷色。与标准系列0.1—1.0微克铀进行目视比色。可测定0.0000x-0.00x%的铀。这方法已用于测定岩石中微量铀的生产任务,测定的结果与中子活化分析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野外现场快速准确测定铀矿石中铀的三辛基氧膦(TOPO)萃取α计数法。目前野外现场铀的测量主要采用γ谱法,即利用铀子体的γ射线强度来计算铀的含量,当样品中铀镭处于不平衡状态时,γ谱法测铀存在着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将铀的核性质与化学性质结合起来,采用密闭酸溶法快速溶解样品中的铀,酸溶后的样品不经分离直接在溶样罐中用TOPO萃取,进而测定样品中铀产生的α射线强度获得铀的含量,避免了γ谱法的不足。方法检出限为铀含量2.41μg/g;当铀含量为大约为100μg/g时,测量相对偏差为5.93%;铀的测定范围为7.23μg/g~n%。密闭酸溶法试剂用量少,溶样速度快,且对环境和操作人员污染小;酸溶后的样品用TOPO萃取2 min后即可达到萃取平衡,铀萃取效率在97%以上;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车载形式用于野外现场铀矿石中铀的准确测定,野外应用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林文祥 《岩矿测试》1984,(2):153-155
本法用盐酸、氢氟酸、硝酸分解样品,以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硝酸—水为展开剂,上升法层析1—2小时,用0.2%铀试剂Ⅲ的水溶液(含1%硝酸)喷色。与标准系列0.1—1.0微克铀进行目视比色。可测定0·0000x-0.00x%的铀。 这方法已用于测定岩石中微量铀的生产任务,测定的结果与中子活化分析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苏联利用水化学方法找矿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並成为地球化学找矿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近几年来該方法于国内亦漸見重视,但因缺乏簡便快速而灵敏的分析方法,因此尚未能普遍展开。一般分析方法需採集大量水样加以蒸发,然后测定干涸殘渣中的微量金屬之含量。如此非但蒸发水样需时甚长,蒸发过程中易致沾污,且因所採集之水样体积龐大(每一样品需一公升以上),故採样时虽付出大量之劳力而所得之样品为数不多。若在野外无条件进行蒸发时則更須展转运輸,常难免保管失当而使水样发生变質、沾污以致结果失真。苏联之水化学工作者曾制定若干天然水中微量金属离子的野外快速测定法及天然水中微量金屬离子的濃集方法。后者  相似文献   

8.
铀是地球表面上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可达0.1~10.0微克/升。铀有三种天然同位素:~(238)U、~(285)U和~(234)U。  相似文献   

9.
石墨炉AAS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分别用Pd、Pd-Mg(NO_3)_2及Pd-Ni-MgCl_2作基体改进剂时,不同的介质对测定Sn的影响情况。提出用Pd-Ni-MgCl_2作测定Sn的基体改进剂。本方法的特征质量为18 pg/0.0044A,检出限为4.7pg(3s)。样品的标准加入回收率范围在92—108%。水样的分析结果与氢化物AAS法基本吻合,对于含Sn为11.2ppb的水样测定13次相对标准偏差为7.9%。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西部研究铀在煤中及含碳物质中的产状和层位时,分析了采自各种第三纪火山岩层中的几千个水样及下复沉积岩中很多水样中的铀。已经证明,这些分析在圈定铀矿化地段时是一种有效的标志。多半根据水中的铀含量,过去并不认为是产铀的远景地区变成为可进行地面和空中辐射测量的地区,于是,于是发现了有开采价值的铀矿床。绝大多数的地下水含铀少于十亿分之二(10~(-9))。但是,来自火山的和凝灰质沉积岩的原地岩块中的渗出水与泉水,以及已知铀矿床地区的水含铀则高达10-250·10~(-9)。根据这些分析,圈定了放射性水文异常高的地区,它们反映了隐伏矿体的现代溶滤作用,从而有助于评价各种火山岩中存在含铀层的相对可能性。落矶山和大平原地区的晚白垩纪至上新世的火山岩已经过详细检查,并采集了从这些岩石中流出来的供化学分析的水样。虽然,第三纪的很多火山岩含有一定量的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岩层都能形成地下水中相同数量的有价值的铀。渐新世和中新世的岩层不论它们的地理位置如何,源自它们的地下水显著地含有极高量的铀。本文中所讨论的问题首先考虑的是转入地下水中的铀,其次是转入地表水中的铀。文中还简要地探讨了研究了解较清楚而分布较广的第三纪火山岩层中水的微量金属含量(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蒸干水样所获得的残渣)。讨论了铀矿床或火山岩对水中铀含量作区域性变化的影响问题,并在地质图上作了标志。  相似文献   

11.
TOPO萃取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钍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约3ppm至8ppm。地球化学探矿样品一般要求测定低于地壳平均值的含量,如1—2ppm的铀或钍。在一次分离的溶液中测定两个痕量元素是最可取的。Pollock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硼酸掩蔽氟,用TOPO(三辛基氧膦)的环己烷溶液一次萃取铀  相似文献   

12.
水样中溶解性无机碳同位素测试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中溶解性无机碳(DIC)的碳同位素前处理方法由传统的BaCl2沉淀法,逐步发展到野外采样后直接通过连续流系统(GasBench-IRMS)测试.当前对于BaCl2沉淀法和连续流测试结果的差异,以及最佳DIC的前处理方法均需要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应用BaCl2沉淀法、医用无菌高密度聚乙烯瓶装样、GasBenchⅡ顶空样品瓶野外直接生成CO2气体三种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前处理方法对采自桂林盘龙洞洞穴滴水和地下河水样中DIC碳同位素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BaCl2沉淀法使水样中游离CO2逸出,导致测定的DIC碳同位素值相对于另两种方法均偏正:地下河水样的碳同位素值最大偏正0.26‰;洞穴滴水的碳同位素值最大偏正0.33‰.因为野外水样采集环境的温度、大气压强与实验室内部环境变化较小,没有引起CO2、HCO3的溶解度改变,用医用无菌高密度聚乙烯瓶和GasBenchⅡ顶空样品瓶采集水样的碳同位素测试结果相同;相对而言,利用GasBenchⅡ顶空样品瓶直接产生CO2气体,能够避免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导致CO2、HCO3-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引起碳同位素分馏,是精确测定水中DIC碳同位素最佳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水中的镍含量,根据一些不完备的資料估計約为十亿分之几,通用的丁二肟测定方法須經过事先浓缩再在水液相內显色的步驟始能測定如此低的鎳含量,故不适于在野外直接使用。由于这一原因,过去一直缺少一个能直接在野外测定天然水中微跡镍的快速而簡单的方法。在国內所进行的水化学探矿工作中已經提出了制定直接测定天然水中微跡镍的快速方法的要求。镍能与呋喃二肟形成可溶于有机溶液並呈現黄色  相似文献   

14.
用直接光谱分析法分析化学成分复杂的样品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基物定量组成和定性组成的变化对谱线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的大小有影响,因为当样品成分不同时,电弧温度的变动范围很大。本文所研究的是关于天然物质中经常与铀伴生的元素钛、锆和钍对微量铀的光谱测定准确度的影响问题。被测的铀含量为5×10(-7)-1×10(-4)克,伴生元素的含量大大超过了样品中的铀含量。研究方法是:用含有呈溶液状态而加入到样品中去的不同数量的钛、锆和钍的合成混合物为  相似文献   

15.
前言铀、镭和钍具有不同的放射性强度,借助于此种强度差别可以用放射性测量方法对该三种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放射性测量方法比研究天然岩体放射性化学方法、矿物鉴定法、放射性照象法及其他方法具有根本的优越性,因为这些方法效率较高,同时在野外条件下可用此种方法进行测量。我们把铀、钍和鐳定量测定的总任务分为两个具有不同实际意义的任务——铀镭不平衡矿石中铀和鐳的测定;铀釷混合矿石中铀和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的天然水中,氯化物及硝酸盐的含量一般很低。在永久硬度中,起决定作用的阴离子(络阴离子)是SO_4~(2-),所以,可从水中永久硬度推知SO_4~(2-)的大致含量。 从而,1,可以准确地选取SO_4~(2-)含量的适宜方法,迅速、简便而且减少试剂的消耗。2,可以预知测定SO_4~(2-)含量时所取水样的适当数量,因而节省水样和避免因取样的盲目性造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荧光法测定天然水中的铀所使用的标准珠球系列中铀的含量,对分析结果和统计铀的底数及确定异常下限的影响。提出标准珠球的铀含量应与测区内的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湘江地处亚热带,全长856公里,流域面积广,降水量丰富,它有大小支流两千余条,百公里以上的支流就有20余条。这些支流因流经地区地质构造和所纳废水来源不同,其水中含铀量也不同。根据湘江污染综合防治科研计划要求,我们测定了1980年湘江主流丰水期和枯水期若干断面水样中的含铀量。为了弄清主流不同断面含铀量的差异,在本工作中我们又进一步对湘江若干主要支流水中含铀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水文地质找矿方法是寻找铀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中的一种新的找矿方法。 用本方法找矿的优点是控制的范围广;探测的深度大;并可在所有地质调查工作中顺便进 行。放射性水文地质顺便普查主要是测定水中的铀,但是测定天然水中铀含量要求备有专 门仪器。就目前情况来看,备有专门仪器的地质队尚不够普遍;如果采用将野外所取的水  相似文献   

20.
铀、钍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约3ppm至8ppm。地球化学探矿样品一般要求测定低于地壳平均值的含量,如1—2ppm的铀或钍。在一次分离的溶液中测定两个痕量元素是最可取的。 Pollock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硼酸掩蔽氟,用TOPO(三辛基氧膦)的环已烷溶液一次萃取铀和钍;由于要分取萃出液测定,故不能充分降低检出限。陈文华等先用氟掩蔽钍TOPC萃取铀,再用铝掩蔽氟连续萃取钍,虽弥补了上文之不足,但需两次萃取。本文采取一次萃取铀、钍,然后用0.8%氟化铵的2N硝酸溶液反萃取钍,分别在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