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6,(8):36-37
宁波华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控股、职工入股的具有甲级资质的专业建筑设计公司,依托省院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以宁波地区为中心拓展业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06,(8):35-35
~~宁波新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教授、博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沈济黄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88年调浙江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0年);1988午至今一直任浙江火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在还兼任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6-47
柯长华大师简介 柯长华,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1963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93年取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模)称号。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1999年以来分别担任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多个结构专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和土木工程类主要期刊的编委,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由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成立的专业设计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直接隶属于建设部,系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设计院之一。1998年3月,经七海市委、市政府批准,该院与上海建  相似文献   

6.
一、申报考试范围和条件 1、1993年(含93年)以前建筑学或1992年(含92年)以前相近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2年以上者; 2、1992年(含92年)以前建筑设计或1991年以前(含91年)相近专业专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3年以上者; 3、1990(含90年)以前四年制建筑设地技术中专毕业或1988年(含88年)相近专业中专毕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6,(8):48-49
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新型材料研制、生产和施工的中外合资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140万美元,企业资信等级AA。目前在宁波有三家生产工厂,其中两家建筑保温节能产品的生产工厂分别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港工业城和余姚市梁弄镇,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大型建筑设计咨询机构。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关注地域建筑文化设计始于成都芙蓉古城项目。2002年,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纯协助刘启之设计芙蓉古城项目,自此,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地域特色类产品开始形成。十几年来,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在城市设计、特色街区、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等领域,逐渐由  相似文献   

9.
本院始建于1956年,曾先后隶属济南市建工局、房管局、基建局、市建委、城建局、建管局。1979年6月确定为县团级事业单位;1980年1月由建筑设计室改为济南市建筑设计院;1986年6月经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国家首批甲级建筑设计单位;1989年8月经批准更名为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为市直属科研院所;2001年4月根据国办发(1999)18号、101号文的规定要求,实施改企建制,成立了完全由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民营科技型企业;2006年2月更名为济南同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亚太景观建筑设计论坛以“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为主题,自2002年起已连续在广州和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参加演讲的国内外著名专家超过30人,来自建设、规划、市政园林、房地产、工程、设计等行业的听众超过1200人次,成为业界认可的权威学术会议。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展览会(CLE)也已连续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三届,是业界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展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06,(8):33-33
宁波市镇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创建于1975年4月,始名宁波市镇海县建筑设计室,1977年2月更名为宁波市镇海县规划建筑设计室。1979年6月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从建筑设计室迁出。  相似文献   

12.
沈济黄大师事迹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教授、博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沈济黄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88年调浙江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0年);1988年至今一直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在还兼任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及椒江市政府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沈济黄大师事迹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教授、博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沈济黄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88年调浙江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0年);1988年至今一直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在还兼任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及椒江市政府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2-43
孟建民大师简介 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936年6月生于江苏常熟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59年莫斯科建筑学院民用建筑系研究公共建筑设计1963年获建筑博士学位1994年评为全国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大师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上海市建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6,(9):152-152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原隶属于广州市勘察设计协会,于2000年10月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经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审定为建筑工程甲级设计单位,成为广州市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筑设计行业领跑者。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创业,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创作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省中医院、耀中广场、南国奥林匹克花园雅典组团、东山雅筑、时代玫瑰园、竹韵山庄、依云小镇、中海蓝湾等众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1952~2012年,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ZIAD")从最初十余人的设计组成长为现如今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建筑设计与咨询机构,一甲子风雨兼程,60年步履铿锵。60年来,ZIAD共承担国内外工程设计及咨询项目一万余项,荣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奖项4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5项,主编、参编了行业标准《办公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23,(2):18-19
<正>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森设计”)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常州市民用设计所,现为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旗下全资设计企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工程设计咨询为核心,为城市综合开发与建设提供高端创意和综合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专业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地铁作为一种安全性与舒适性较强的快速交通手段,是目前大城市的重点交通工具类型,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运行压力。地铁的建筑设计决定了地铁服务质量,为促进地铁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的理念健全现有的地铁建筑结构体系。为实现地铁建筑设计"安全、实用、经济、高效"理念,本文以宁波地铁3号线儿童公园站为例,在地铁车站重难点工程实施方案中,有机地融入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旨在将该地铁项目打造成为宁波市地标性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20.
柯长华大师简介柯长华,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1963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93年取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模)称号。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1999年以来分别担任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多个结构专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和土木工程类主要期刊的编委,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