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2.
沈其韩院士1922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小学、中学均在家乡学习,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4月~1949年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在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任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  相似文献   

3.
李星学(1917—),湖南郴县人。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任中央地质调查所练习员,技佐、技士。1949年后,曾在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任工程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古植物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南京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4.
经2011年6月2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业冶金学部投票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建省研究员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11月14日,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维克多·库金教授亲临石家庄为石建省研究员颁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院士证和院士徽章。石建省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全球变化地质记录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完成数十项国家和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质》2004,37(1):39-39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为展示2003年度地调科研项目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规范项目原始资料。促进项目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提高,于2004年1月12~14日组织召开了2003年度地调科研项目原始资料展评暨成果汇报会。任纪舜院士、汤中立院士、李佩成院士应邀参加了会议,西北大学长江学者、著名古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6.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2):191-194
<正>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2~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 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7.
邓军 《岩石学报》2019,(5):I0001-I0002
<正>翟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翟裕生院士1930年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从大学期间学习地质专业起,已经从事地质事业七十载。  相似文献   

8.
《矿产与地质》2011,(2):90-90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1955年创建于北京,1970年迁至桂林,坐落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并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进入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在册正式职工356人,其中:工程师66人,高级工程师5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8人,硕士59人。柔性引进高级人才18人(其中院士8人、教授10人)。现主要从事地质科研、新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及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地质灾害防治等科研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沈其韩院士1922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小学、中学均在家乡学习,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2015,(1):168
<正>马杏垣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开拓创新.他在科学研究和治学领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培育了几代地质学者,为我国地质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19年5月将是马杏垣院士百年华诞的日子,为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11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会理事李曙光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喜讯传来,我会向李教授致电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为地质科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24(5):356-356
白文吉先生1935年生于吉林扶余县,1954年由长春高中毕业入东北地质学院学习,1958年8月毕业分配到地质部地质研究所,1963年晋升工程师,197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5年晋升研究员。60年代为王恒升研究员(院士)的助手。自1972年至1995年担任研究队长和研究室主任。曾为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地幔矿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基性一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会议召集人和《岩石矿物学杂志》副主编。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大学地球学院的前身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倡导成立的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查系,始建于1952年。地质学家俞建章院士、董申葆院士、业治铮院士、喻德渊、张寿常、张秋生、  相似文献   

14.
我局找矿成果受到两院院士的热情关注。5月24日,参加江西新一轮地质找矿研讨会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涂光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特意安排时间来我局考察。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6.
序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李廷栋院士80华诞和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之际,《中国地质》编辑部出专刊纪念,很有意义。李廷栋院士是我们非常敬重的科学家。作为学者,他著作等身,成果显赫。作为前辈,他登高望远,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不断谋划地质工作发展大局。作为一名"老兵",他又为人谦和、正直,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相似文献   

1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1):F0002-F0002
陈梦熊,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国土资源部咨咨询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17年10月12日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上虞。1942年昆明地质系毕业,同年考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西事地质矿产调查,并曾参与黄汲清主编的中国图工作。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期担任地矿部水文地质局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曾先后参加宝(鸡)——成(都)线、成(都)——昆(明)线新线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以及葛洲坝水利工程勘查工作;组织领导并完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煤炭地质领域,地质科技人员对王双明并不陌生。王双明1977年9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1980年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煤地质学家杨起院士和李思田教授,1983年毕业后历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工程师、地质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局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5月他调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长、党组书记兼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2007年4月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他还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6、37届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被聘为陕西省煤炭工业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2008年4月被聘为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组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9.
《沉积学报》2015,(3):523
<正>为推进中国沉积学特别是能源沉积学的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组、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了2015年能源沉积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承办了本次会议。戴金星院士、王成善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  相似文献   

20.
序二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中国科学院和原苏联科学院根据两国政府协议于1956年组织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历时四年。李廷栋院士在综合考察队的大兴安岭地质队工作,我在小兴安岭地质队工作,我俩相识于1957年。1959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