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对诸广山北段加里东期花岗岩进行研究,表明桂东序列、左安超单元具有Ⅰ型花岗岩特点,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环境,汤湖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综合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推断它们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为陆内二次拆离俯冲,首次拆离中形成桂东序列岩浆,第二次拆离中形成左安超单元岩浆,同时,强烈挤压应力造成两拆离体间地壳增厚,从而引起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汤湖超单元。  相似文献   

2.
湘赣边界北诸广山超单元组合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对诸广山北段加里东期花岗岩进行研究,表明桂东序列,左安超单元具有I型花岗岩特点,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环境,汤湖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综合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推断它们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为陆内二次拆离俯冲,首次拆离中形成桂东序列岩浆,第二次拆离中形成左安超单元岩浆,同时,强烈剂压应力造成两拆离体间壳增厚,从而引起上地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汤湖超单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的汤湖、左安两超单元是从原称“汤湖岩体”这个复式岩基的解体中通过单元的归并而形成的。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将以上所述的两超单元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它们的成因类型,认为左安超单元具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特点,而汤湖超单元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认为左安、汤湖两超单元形成于同一期构造运动的陆内挤压一俯冲作用,左安超单元在俯冲前期或初期形成,汤湖超单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事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林南林场超单元、583高地单元、窟窿山河单元、阿里河单元均由I型和S型花岗岩组成,以S型花岗岩为主导,无论I型还是S型花岗岩均由地壳熔融所形成。583高地单元、窟窿山河单元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阿里河单元形成于际-陆碰掸构造环境。阿南超单元花岗岩类岩浆演化提供了谝我晚古生代板块从腐冲到碰掸的构造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宋秉田 《甘肃地质》2007,(Z1):11-16
小草湖超单元是北山地区最晚一期的花岗侵入岩体,从早到晚依次可划分为花岗闪长岩单元,斑状二长花岗岩单元,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含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共4个单元。侵入于石炭纪扫子山组和华力西中晚期四顶黑山序列及印支早期马鞍山北超单元中,形成时代为晚三叠纪,属印支晚期花岗质侵入岩体。各单元间为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化学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S”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同碰撞期到碰撞后期的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6.
宋秉田 《甘肃地质》2007,16(1):11-16
小草湖超单元是北山地区最晚一期的花岗侵入岩体,从早到晚依次可划分为花岗闪长岩单元,斑状二长花岗岩单元,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含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共4个单元。侵入于石炭纪扫子山组和华力西中晚期四顶黑山序列及印支早期马鞍山北超单元中,形成时代为晚三叠纪,属印支晚期花岗质侵入岩体。各单元间为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化学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S”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同碰撞期到碰撞后期的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7.
胶东西北部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入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一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人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温志亮 《甘肃地质》1997,(Z1):33-38
北秦岭天水党川地区构造活动及造山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的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花岗岩分布。通过对区内花岗岩类的研究,将晚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划分为南沟超单元、黄土梁超单元;早海西期花岗岩类划分为火炎山超单元、党川超单元。它们分别形成于岛弧环境(岛弧型)及大陆环境(大陆型)。  相似文献   

10.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单元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佩古错超单元。研究表明,该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山东崂山花岗岩形成时代——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垩纪崂山超单元花岗岩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类组成,自早到晚存在明显的富钾演化特征。根据新的SHRIMP U-Pb锆石定年结果,该超单元早期相浮山亚超单元的浮山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20±2)Ma,晚期相崂顶亚超单元的崂山碱长花岗岩年龄为(114±2)Ma。所以,可把崂山超单元花岗岩时代限定在110~120 Ma之间(早白垩世),其形成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鲁东地区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主要岩性为不同粒度的二长花岗岩,原划为新元古代震旦纪。根据在招掖地区新测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为(158±3)Ma、郭家店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144±3)Ma;昆嵛山地区九曲单元弱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153±2)Ma。玲珑型(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0~140 Ma,结合宏观与其他地质体相互关系,改划为侏罗纪。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体属于侏罗纪钙碱系列的侵入体,主要显示长英质陆壳深熔花岗岩的特征。推断其形成于中下地壳深度,可能来源于加厚陆壳的部分熔融,是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而且可能标志着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大加山一带的碱性花岗岩按侵入先后可分为碱长花岗岩单元、钠闪石碱性花岗岩单元、霓石钠门石碱性花岗岩单元,由它们构成大加山超单元。这些岩石大都含碱性暗色矿物,从矿物组合看具贫水特征,岩石化学方面显示高硅、高碱、贫铝、镁、钙等特征;微量元素显示钾、铷、钍富集,锶、钡等强烈亏损特点;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并具有强的负铕异常。就位机制为断裂扩张并具顶蚀型被动定位类型,同源岩浆演化具反序列演化特点。上述特征和区域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大加山一带碱性花岗岩为非造山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粤北地区产铀岩体的铀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其主要的产铀花岗岩体是诸广山岩体和贵东岩体,均为多期多阶段的复式岩体,主要以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为主。粤北地区的铀矿床主要由诸广山的长江铀矿田、澜河铀矿田、鹿井铀矿田和贵东岩体的下庄铀矿田组成,根据铀的成矿特征可分为硅化带型、交点型和碱交代型。粤北地区的铀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幔,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花岗岩浆期后热液,铀源主要是粤北产铀岩体的印支期花岗岩。因此在华南开展新一轮铀矿找矿时,跳出以往“沿带找矿”的老思路,聚焦于印支期岩浆作用与铀矿床的关系,并重点关注华南地区可能的地幔柱或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山构造带西段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是新疆北山构造带中重要的地质体 ,为华力西中期第 2序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包括 5个单元 ,出露面积 132 .9km2 ,其中第 4单元同位素地质年龄 32 0 .2Ma±2 3Ma(锆石 ,Pb -Pb法 )。岩石系列属钙碱性 ,为明显同源岩浆演化序列 ,微量元素指示其具大陆弧背景下成熟弧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属北山克拉通裂谷闭合期岩浆强力就位产物  相似文献   

16.
吴文革  谢卫红 《城市地质》2004,16(3):12-17,23
鹅湖岩体为S型花岗岩 ,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序列法 ,将其划分为 5个单元 ,归并为 1个超单元。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等资料 ,探讨了岩体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赣南大富足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大富足岩体位于武夷山隆起带南段,为一多期复式花岗岩侵入体,岩体由当风凹、泮塘、春坑、荷树岽、土桥凹、水隘背、新村、沙告、先坑、石教坪共10个单元所组成,固结指数、Rb/Sr和K/Rb比值以及稀土配分型式反映侏罗纪的石教坪、先坑、沙告单元和二叠纪的泮塘、当风凹单元均为相对独立的没有分异演化关系的单元,而由新村、水隘背、土桥凹、荷树岽、春坑单元组成的三叠纪富城超单元则为同源岩浆房岩浆过程的产物。根据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征判别,岩体属CCG或同碰撞花岗岩类型,形成于大陆碰撞的构造环境,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二叠-侏罗纪的大致沿着杭州-诸广山-花山这条缝合带发生的陆内A型俯冲与这种构造环境相呼应。  相似文献   

18.
四川石棉复式花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棉花岗岩基进行岩石谱系单位研究。按其相互间接 关系和先后生成顺序共建立8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建立了1个超单元组合。各超单元岩浆演化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与鲁东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桑隆康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2,17(5):521-5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