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算起来,我接触天文也有10多年了,可一直没有尝试过天文摄影。在我眼里 摄影(更别说天文摄影了)是一个奢侈的爱好,总觉得复杂的摄影技巧不是我这种到20多岁都还没摸过相机的人玩得转的,昂贵的摄影器材也不是我这样的工薪一族玩得起的。想是这么想,但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到新疆伊吾观测日全食,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留下点回忆。  相似文献   

2.
和一些天文摄影爱好者聊天,问到未来天文摄影该何去何从时,很多人都说,或许尝试远程控制是天文摄影的一个选项。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诗意星空”系列天文科普活动的核心内容为“诗意星空天文摄影大赛”,该赛事是中国首个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全球天文学促发展战略首批支持的大赛,旨在通过摄影方式诠释中国古诗词中独特的天文意境。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观测天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摄影观测,拍出漂亮的天体照片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出一幅好照片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的观测摄影设备和拍摄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艺术把控能力。对于初学者和缺少“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怎样安排好画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练习的过程。这里介绍一个摄影的快速构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11,(12):60-63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天文年天文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天文普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我国业余天文摄影水平在前四届摄影比赛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2010年继续举办了“第五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共收到了来自新疆、福建、河北、河南、湖北、山东、云南、广东、宁夏以及香港等地区的参赛作品近200幅。最后经过评委们的认真遴选,根据不同的题材,按成人和青少年组,共评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21名。具体获奖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刘丁 《天文爱好者》2008,(10):34-39
反射式望远镜的老祖宗——牛顿式反射镜,几乎被天文摄影爱好者们所遗忘。相对于用APO或者RC系统进行天文摄影的人而言,用牛顿式反射镜进行摄影的非常少。牛顿式反射镜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用来进行摄影的却很罕见,这是什么原因呢?牛反是否真的就不适用于天文摄影呢?  相似文献   

7.
李昕 《天文爱好者》2014,(11):64-66
遇到美丽的风景,谁都想把它记录下来,面对璀璨的星空则更应如此。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扛起“长枪短炮”,加入到了天文摄影的队伍中来。 要想欣赏到最好的风景,就要站在最高的地方,天文摄影往往也是这样。随着城市光污染的加重,我们要想拍到好的星空照片,就必须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山里去。但当你抱着沉沉的单反相机行进在山间时,不知是否想过,如果能有一台轻便小巧,但功能和画质与单反不相上下的相机该有多好!而这种可以替代单反相机,同样可以用于天文摄影的微单相机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天文摄影高手基纳德和沃夫冈 有些疯狂的天文摄影迷—看到别人拍的“好”照片,立刻就开始研究那个人用的是什么望远镜。用的是什么CCD和滤镜。然后充分发挥其善于模仿的技能,最后以能拍到类似的照片而自娱。于是,个人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好手与高手的一步之距,永远难以跨越。  相似文献   

9.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0):56-59
从天文风景摄影开始 初学天文摄影,你不要去想马上就拍到多么精美的天体照片,这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要担心需要购买昂贵的天文望远镜或者其他装备,这暂时还用不着。我认为,最初步、最易上手的天文摄影门类是天文风景摄影。它不需要你有任何专业的装备,哪怕是一台最普通的相机都能拍摄许多题材的天文风景。而如果你的器材再稍微专业一点,那你将获得令人惊讶的漂亮天文照片。  相似文献   

10.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2):66-69
我需要什么样的相机? 上一次观测攻略文章已经谈到,要进行天文摄影,可以有各种级别的相机可供选择(CCD、光敏摄像头等其他形式的摄影摄像器材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是,要想很好地进行天文摄影,或者说要想对各种类型的天文摄影做到几乎通吃,那还是需要上一台数码单反(简称DSLR)。  相似文献   

11.
在业余天文观测中,行星摄影是观测行星比较常用的方法。我们经常能看到天文爱好者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行星摄影作品。同时,还有-些国际上的天文组织定期发布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行星影像(例如日本的“月惑星研究会”),这些行星影像不仅为天文科普提供精美的素材,而且还能为专业的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然而,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影像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即便是天文观测的初学者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下面就来谈谈这些精美的行星影像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12.
天文摄影真是个“奇葩“的爱好,玩时间长了,你就变成了物理学家、气象学家、光学家、机械工程师、图形设计师、3D建模师、五金加工师、玻璃匠、程序员、准黑客、搬运工、电工、野外生存专家、拜金主义者、环保主义者、无神论者等等……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9,(12):74-74
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此次比赛的内容主要以2006年以来发生的重要天象及天体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如:流星雨、日月食、火星大冲等重大天象以及太阳、月球、行星、星云、星团、星系等天体。参加过前三届摄影比赛的作品将不再纳入本次比赛的参评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一幅美丽的天文照片,从拍摄到处理,往往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此提起天文摄影,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不敢涉猎。殊不知,只要你拥有简单的设备,例如一部数码单反相机和广角镜头,支撑它们的三脚架,以及一根快门线,就能拍出很好看的天文照片。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常见且非常易于上手的人造天体摄影题材——铱星闪光。  相似文献   

15.
SharpCap是一款简单易用的行星摄影软件,受到很多天文摄影爱好者的青睐。虽然天文相机厂家都有配套的软件,如QHYCCD的EZPlanetary,ASI的ASICAP,但这些软件只有自己品牌的相机可以使用。目前,在行星摄影界主流的拍摄软件有SharpCap和FireCapture,对于刚入门的爱好者,笔者更推荐前者,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再上兴隆     
2011年4月2日,乍暖还寒,北航北斗巡星会精心组织了一次兴隆国家天文台梅西叶马拉松观测活动。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了,大一新生和经验老道的天文摄影爱好者齐聚兴隆,“单反”三脚架、长枪短炮.共享梅西叶天体带给我们的天文盛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天文爱好者的观测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星友”对于器材的选择已经从“追求倍数”、“迪求口径”向追求光学质量发展,不少人在尝试着天文摄影创作。一台素质极佳的望远镜是广大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但优质的望远镜价格极其昂贵,实非一般爱好者所能承受,而价廉的镜子又存在明显质量缺陷。于是,一些爱好者将目光转向了部分摄影镜头。选择摄影镜头作为望远镜、摄星镜的替代品有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18.
暗夜环境 深空天体大多数亮度不高,且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层次,如果天空背景中存在着浓重的人工光源,那么细节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深空摄影需要一个光污染弱、晴朗且高透明度、低湿度、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地点,对绝大多数天文摄影的朋友来说,这却是个奢求。  相似文献   

19.
对于许多旅行者来说,他们有很多理由选择在秋天去额济纳,也有很多理由放弃额济纳。但对于天文摄影爱好者来说,额济纳却是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新年新气象,“观测攻略”系列文章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去年的文章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摄影和天文摄影的基础知识。而今年。我们将把这一主题深化下去。不过,在2010年刚开年,就发生了两大精彩天象——月偏食和日环食,我有幸比较成功地观测了这两大天象,因此这一期文章就先和大家交流分享这两大天象的观测感受。相信其中不少内容对大家以后类似的观测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