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久不衰的星光白天的日光,夜晚的星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看到的光。这种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发出的光,同火山光、雷电闪光以及燃烧木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所产生的光相比,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落在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也可说都是处在相应能量范围内的光子。...  相似文献   

2.
X射线之眼     
如果你有一双能够看到×射线、甚至伽玛射线的眼睛,宇宙看起来会是什么样?你一定会为看到宇宙中不断发生的最最激烈的事件而惊叹不已!但事实上,要想探测到波长这样短的电磁波,我们必须要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去。虽然X射线与伽玛射线天文学的研究历史还很短,但也正因为此,在今后还会出现更加惊人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世界都看着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中国,而我们中国的天文爱好者们可以从这2008璀璨星空中看到什么天象呢?又有哪些是最精彩的呢?本文,将为你拉开今年精彩天象的大幕,带你去解读2008天象密码。  相似文献   

4.
我们看到的天空,经常是蔚蓝色的,特别是一场大雨之后,天空更是幽蓝得犹如一泓秋水,令人心旷神怡。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7月26日北国夜空的奇光冯占良,刘亚英是超新星在宇宙中闪烁?还是流星体在地球大气层中爆炸?是“外星人”降临地球?还是“飞碟”在地球旁边掠过?7月26日晚,在亚洲大地的上空,出现了一次奇异壮观的发光现象,有众多的炎黄子孙看到了这次奇异的发光,在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初,我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看到了周波写的(2010年关注SOHO等彗星》,一下子激起了我对SOHO寻彗的兴趣。起初并没有太多的天文知识,感觉也就是“三分钟的热度”,但通过网络和书籍的了解,又让我找回了一点自信,既然别人能发现,何不自己尝试尝试呢?  相似文献   

7.
太阳引力场效应对高精度VLBI时延测量有较大影响。本比较了两种改正太阳引力场效应的计算方法--基于太阳引力偏折的方法和较差光行时方法,并由此得到结论:引力偏折与较差光行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两对VLBI时延测量的影响的量级相同,但相差一个主项,即引力场中电磁波速度大小的变化引起的附中时延;另外二还相差一些小项。  相似文献   

8.
红外天文概述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比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要长。但是在天文学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来确定红外线的波长范围。过去,在CCD出现之前,其下限一般界定在7000A,也就是0.7微米,这也是人眼所能感光的电磁波的波长上限。  相似文献   

9.
岳斌 《天文爱好者》2014,(11):29-31
星系之间并非虚空,而是充满了电离的气体.它们密度很低,总量却不少。天文学家一般认为这些气体是被星系和类星体发出的光所电离的,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却表明:仅靠星系和类星体提供的光,并不足以把星系际气体电离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程度。那么,额外的光子是哪里来的?答案尚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0.
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当属伽玛暴(Gamma—Ray Burst,简称为GRB)。我们知道光本质上就是电磁波。而电磁波具有一个宽泛的波长范围,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不同波长的辐射对应的能量也大不相同(图1)。波长越短的电磁波携带的能量越强。在实际的研究中,天文学家也主要是依靠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来研究它们。图1中最右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即为伽玛射线。  相似文献   

11.
不知有多少人,每次路过北京西外大街,看到天文馆那座古老的穹顶,就会想起自己在戴着红领巾的岁月里来到这里的情景。坐着那舒服的仰椅,等待天幕暗下来,无数的星星亮了起来,神秘的星空呈现在眼前,这一切在一个孩子的心中会留下一生的记忆。而当那些生长在偏远农村、大山里的、戈壁滩上的孩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在他们稚嫩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震撼,又有多少人会因此打开对科学的向往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流动天文馆的实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2):48-50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文简称天宫)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同时,许多人都很好奇,我们在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天宫,又能否用相机拍下它的倩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想看到其形状几乎不可能,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14,(2):55-57
我们熟悉的机械波是以物质为媒介的,电磁波不以物质为媒介,但它本质上是物质。而引力波呢,它由物质产生,但它本身不是物质而是丑控的波动,传播也无须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14.
从远古直到1930年,天文学家获得天体信息的媒介基本只有一种:可见光。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拼命制造更大更好的望远镜,也依然是想收集到更多的可见光、看到更清晰的天体影像。19世纪,人们才知道可见光只是电磁波的一种。到20世纪,科学家才排出电磁波的波谱,发现它是极宽极宽的,频率从低到高,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可见光仅占极小极小的一段,在整个波谱中,频率的值翻了60番,其中可见光仅占1番。天体不一定只发射可见光,也可能发射其他电磁波,如果  相似文献   

15.
哪颗恒星离太阳最近张淑莉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那么,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又是哪颗呢?这是少年天文爱好者们经常提到的问题。天文学家们通过对恒星距离的测定,知道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要算是半人马座中的比邻星了,它离地球有40万亿公里。从这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6.
“仰望晴朗的夜空,可以看到一条朦胧的光带横贯天空,这就是银河”。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甚至是科学教材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描述。可是,许多小朋友却觉得自己受骗了,因为他们曾经在家长的带领下仰望晴朗的夜空,却没看到银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局部在夜空中的投影,有明亮的部分,也有暗淡的部分。而且它如同其他恒星一样,在我们看来它也是“运动”的,所以只有在观测时,它明亮的部分正好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我们才能看到灿烂的银河。  相似文献   

17.
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天体,我们看得见吗江涛下面这段天文学家A和天文爱好者B的对话,并非完全虚构。A:你知道,退行速度大干光速的天体,我们是看得到的。B:那怎么可能?如果强盗的汽车比警察的摩托车快,摩托车就永远追不上汽车。要是一个物体离我们去的速度比光快...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是属于彗星观测的一年。年初白日大彗星麦克诺特横亘南半球星空。年末爆发历史上最强烈的彗星——“福尔摩斯”,整夜肉眼可见,留下谜团重重。但转眼间,2007年已经过去,那么在新的一年中,又会有哪些彗星如约回家,哪些彗星闪耀星空呢? 笔者在本文中罗列了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将在2008年度亮度达到10等以上的彗星,以供读者们参考。也希望在新的一年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到彗星观测中来。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自己的彗星网站http://cmcn.y234.com。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很多的卫星。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环绕地球的月亮。月亮不仅造成了地球海洋的潮汐。还为我们带来了日食和月食的壮丽景象。月亮上没有大气或海洋。生命在那里无法存在。但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其他卫星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而那些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也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呢?  相似文献   

20.
业余天文摄影的基础知识(1)蓝松竹编者按:哪一个天文爱好者不想亲自拍摄一次罕见的天象、并把自己最珍贵的天文观测结果保存在自己的影集中呢?的确,天体摄影是获得天体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业余天文家的基本功之一。本刊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请多年从事天文照相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