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日本、中国、印度在2007~2008在先后各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又将在2009年6月一举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卫星,并且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十分猛烈的撞击式探测,从而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趋向白热化。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7月发射,它是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卫星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3.
SOHO(太阳和太阳风层观测台)是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的缩写,是继YOHFOH(阳光)卫星以后的又一颗多波段太阳探测卫星,曾经有些媒体把SOHO音译为“苏活”或“索霍”。预计2009年12月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4.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跨入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4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工程主要分“绕”、“落”、“回”三期,现处第一阶段。绕月探测工程由嫦娥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西昌卫星发射场、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分系统是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是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测控系统的USB系统共同完成嫦娥一号卫星在除发射段外的各个轨道段的测轨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 《天文学进展》2001,19(2):151-155
木星的四颗大卫星都是同步轨旋卫星,常被称为伽利略卫星,美国发射的伽利略飞船自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系统后,的几年来对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利用飞船探测的最新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伽利略卫星的一组内部结构模型,然后按照同步轨旋卫星的形态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形太参数及潮汐耗散因子等。  相似文献   

6.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2颗探月卫星,其上搭载的伽玛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GR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月表O、Si、Fe、Ti、U、Th、K、Mg、Al、Ca等主量元素.相比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嫦娥二号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都大大提高.描述了嫦娥二号伽玛射线谱仪的设计和性能测试结果以及在轨飞行的初步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VLBI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的轨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星计划的“探测一号”是中国首颗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卫星,其运行轨道为中国迄今所发射的卫星中距地球最远,远地点地心距达7.8万公里.采用射电天文的VLBI技术可以对“探测一号”以及更远的深空目标,如探月飞行器实现跟踪.为了验证VLBI技术在我国探月计划中的作用,上海天文台组织了国内目前仅有的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3个台站对“探测一号”进行试跟踪,利用对“探测一号”约两天的VLBI观测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的轨道,对VLBI的定轨能力做初步的探讨.按照测控部门提供的初轨 (其精度仅保证跟踪)推算的轨道与VLBI时延的拟合误差平均约2 km,时延率的拟合误差平均约15 cm/s.而利用VLBI数据定轨后的拟合程度相对于初轨有了很大的改善,结果表明,单独利用VLBI时延定轨,时延的拟合精度约5.5 m,作为外部检核的VLBI时延率的拟合精度在2 cm/s左右.单独利用VLBI时延率定轨,时延率的拟合精度约为1.3 cm/s,作为外部检核的VLBI时延的拟合精度约为29 m.而若将时延和时延率数据联合定轨,采用其内符精度加权,VLBI时延和时延率的残差分别为5.5 m和 2 cm/s.为了合理地评估VLBI定轨的真实精度,利用模拟数据进行误差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VLBI定轨精度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较大,由于"探测一号”卫星的动力学模型难以精确确定,所以利用两天弧段的VLBI数据确定“探测一号”卫星轨道的位置误差为km量级,而速度误差可达cm/s量级.模拟计算还表明, VLBI和USB数据联合定轨可以大大提高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8.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是一个空间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DAMPE的有效载荷包括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Bismuth germanate)量能器、中子探测器(Neutron Detector,NUD)以及载荷数管5个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协同完成宇宙线事例信息的采集.卫星发射之前需要对有效载荷的功能进行系统性验证,因此基于Lab Windows/CVI(C programming language Virtual Instrument)开发平台建设了一套用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测试的地面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有效载荷系统测试的集成化、自动化,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测试效率,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的顺利交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宇宙信息     
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光学旋片遮幅(optical vortex mask)技术,可以将亮星的星光挡住,使天文学家能观测到亮星附近菲常暗的行星。未来的空间探测计划,譬如类地行星探测器(TerrestrialPlanet Finder)可能会采用此类技术。欧洲空间局已批准建造和发射 Cryosat-2卫星,以接替2004年10月8日发射失败的 Cryosat-1卫星。该卫星的任务和Cryosat-1卫星一样——监测陆地和海冰的厚度,帮助科学家预报冰融化和地球变暖给气候带来的变化。预计 Cryosat-2卫星将在2009年3月发射。  相似文献   

10.
系外行星的探测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尤其是类地行星的探测.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NASA的Kepler卫星的升空,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系统和类地行星被探测到,这将极大地丰富系外行星和系外行星系统的样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素材,使我们对系外行星的形成、演化等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9日,由于俄罗斯“第聂伯”(Dnepr)运载火箭发生故障。欧洲首颗“极地冰层探测卫星”——极地冰层探测卫星-1(CryoSat-1,又译克里塞特-1或冷卫星-1)箭毁星亡。但欧洲空间局没有气馁,在与俄罗斯一起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后,又鼓足干劲,制造了极地冰层探测卫星-2。并于2010年4月8日利用俄罗斯“第聂伯”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京时间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实现分离。玉兔号月球车从着陆器转移机构上绥绥驶下,开始7在月球上的征程。月球与行量探测任务的探测方式主要包括三种:飞掠和环绕探测、着陆和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戋一的嫦娥一号和二号任务即为环绕月球探测的卫星,而嫦撬三号则将开展实现月衷着陆和巡视探测。巡视器可携仪器代臂人类承担科学考察、设备安装等任务,能对天体表面物质近距膏分析。但相比环绕探测,其技术难度更大,目前仅在月球和火星这两颗矩离臻们最近的天体上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最近,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恒星形成与星系核的活动性、星系的起源与演化等天文学研究领域异常火热,这也间接造成了红外天文学的空前发展。未来,将有一批不同用途的红外卫星被送上太空。这里,我们将概括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运用雷达探测技术对月球探测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开展了对月球地形地貌探测、月壤厚度反演、月球次表层结构探测、月球水冰探测等研究。以不同的探测方式和科学目的综述了国内外运用雷达探测技术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以及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其巡视器"玉兔号"上搭载的测月雷达(Lunar Penetration Radar)将用于探测月球次表层结构和月壤厚度与结构,同时也介绍了测月雷达的基本原理与一些基本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将用于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主载荷之一的伽玛射线谱仪的结构设计, Monte Carlo模拟结果和原理样机性能测试结果等.该探测器采用CsI(T1)晶体作为闪烁体和反符合技术抑制本底,可探测的射线能量范围为0.3-9.0 MeV,仪器能量分辨率是9.0%(662 keV).  相似文献   

16.
探测双星是中国目前在轨运行的大椭圆轨道卫星.自发射以来,双星轨道不断演变,对定轨和预报精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探测双星的轨道演变规律.在当前的跟踪模式下,根据轨道演变的不同阶段分析了相应的定轨预报精度,从而为卫星应用部门调整计划模式,确保卫星有效载荷正常提供依据.最后,通过轨道演变的趋势预测了双星的轨道寿命.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8日,美国信使号(MESSENGER)水星探测器将进行近水星制动而进入水星轨道,如果成功,它将成为世界第一颗水星探测卫星,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8.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天然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所以不少人认为探测木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第一批访问木星的是美国先驱者-1O和11,它们以行星际漫游的方式对木星进行了探测。1972年3月2日发射的先驱者-10于l973年12月在穿过木星云层时拍摄并发回了首批木星及其卫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天体测量法是探测系外行星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其他探测方法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如可以探测到行星的3维轨道参数及确定行星的质量等,这些将为现有的行星样本提供重要补充.高精度的空间天体测量卫星Gaia(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在2013年成功发射升空,可以预期未来基于其探测数据,将可能发现大量的长周期类木行星.针对αCentauri A、HD 62509和GJ 876系统,根据Gaia单次天体测量精度生成对应的仿真数据,使用Lomb-Scargle周期谱分析行星轨道周期信号,并采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对行星系统进行轨道反演,得到的结果与行星的初始参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土星是太阳系中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的大行星,也是夜空中最美丽的行星,神奇壮美的土星环不知让多少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为之着迷。 自1979年9月11日美国"先驱者"11号飞临土星以来,"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前赴后继,纷纷聚焦土星,取得了许多新的振奋人心的发现。今年7月1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号航天器在经历近四年的漫长太空之旅后,将再次飞抵土星,全面探测土星及其卫星,"卡西尼"携带的"惠更斯"探测器将首次登临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即泰坦,揭开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疑问。由此,土星的空间探测历史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我们特地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遴选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土星探测照片,以飨广大读者。让我们在品味土星倩影的同时,期待"卡西尼"的上佳表现。并敬请读者继续关注本刊今后的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