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京区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于2006年11月1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学术论坛由北京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会、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研究生会、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协办。郑度院士、刘先林院士、蔡运龙教授、宫辉力教授等23位著名地理学者担任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郭焕成理事长、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主席王开泳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王文利老师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粱育填担任组委会主席.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王蕾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团总支书记李诗朦担任组委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北京湿地景观监测与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表最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湿地景观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北京湿地为研究区域,将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引入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采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996、2001与2005年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标明: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96年的62869.64 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1hm<'2>;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破碎化程度增强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北京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天然河流达到10.93%,人工水域占99.17%.研究结果为北京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湿地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湿地景观巨大变化,不仅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RS、GIS技术,通过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Landsat-TM影像和印度IRS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辨率高的多光谱图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运用ArcGIS9.0进行矢量化、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功能,并统计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1998~2004年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在上述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域的湿地变化特征,最后应用累积效应的原理和方法,对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湿地演化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北京城区周边地区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湿地消失的主要原因,结合对已恢复成功的典型湿地的剖析,提出了湿地重建与恢复的3处目标区域,并从中选取一处目标湿地作为例子,着重从地质地貌与水源的角度论证其重建与恢复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2010年、20111年和2012年7月对北京翠湖湿地水环境进行跟踪调查与监测,评估湿地恢复之后翠湖湿地水环境的改善效果。恢复区水体pH值、总氮(TN)、总磷(TP)、电导率(EC)和溶解氧(DO)等指标在3年间都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pH值从2010年的8.36降到2012年的7.44;TN从2010年的1.94 mg/L降到2012年的1.76 mg/L;TP从2010年的0.129 mg/L降到2012年的0.117 mg/L。说明翠湖湿地经过湿地恢复后,总氮(TN)、总磷(TP)去除效果明显,湿地水环境良好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得到加强。本研究可为湿地水环境恢复评估及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加大对哈尔滨市、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决策及治理能力,更好地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恢复研究工作,2016年11月,哈尔滨学院作为主要筹建单位(以原哈尔滨湿地研究所为基础),与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合作共建了"哈尔滨湿地研究院"和"黑龙江湿地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7.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2):2-F0002
<正>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官厅水库之滨,总面积283.4公顷,分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编著的《北京湿地中常见植物知多少》已于近日出版。该书介绍了北京湿地常见植物共31科50属64种,展示了北京湿地植物的多样及美丽,引导读者了解湿地植物、认识湿地植物、喜爱湿地植物。本书介绍了每种湿地植物的名称、生物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型集成的北京湿地价值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湿地价值评价让公众和管理者很直观了解湿地功能及价值大小,对于湿地保护宣传和湿地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北京湿地的大气调节、气候调节、蓄水调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控制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滞尘、生物产品、水源供给、文化遗产和旅游休憩等12项价值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上,利用ArcGIS Model Builder等多种建模方式,构建了12项湿地价值评价模型,并基于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在.NET环境下设计和实现了北京湿地价值评价系统。结果表明:(1)先建立模型及工具集,然后进行统一封装和调用,最后开发应用系统,这种湿地价值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方式快速简单、容易实现、而且稳定可靠;(2)该系统可以有效管理湿地资源数据,方便快捷地完成湿地资源各项功能价值评价和综合价值测算,快速获得北京湿地的各个湿地斑块、各种类型湿地、各行政区县和任何统计单元的湿地单项功能价值和综合功能价值量,还可以快速编制湿地价值空间图和统计报表;(3)该系统为湿地价值评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翠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地区湿地植物相关研究和翠湖湿地维管束植物调查结果,对翠湖湿地的维管束植物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翠湖湿地有维管束植物306种,隶属76科228属,占北京市维管束植物总数的17.1%。翠湖湿地分布有多种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野大豆Glycine soja、芡实Euryale ferox、茭白Zizania latifolia、花蔺Butomus umbellatus等。翠湖湿地还统计到外来和入侵植物共计13种,如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等。翠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丰富,需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以及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北京永定河上游军响湿地的建设对北京市水资源的保护和永定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本文对军响湿地建设的意义、目标、主题以及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并系统论述了军响湿地的功能分区、生境设计和植物设计的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湿地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市湿地面积的历史变迁及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2):65-F0003
<正>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距离北京市中心30km,是2005年5月国家建设部首批公布的九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翠湖湿地属人工修复湿地,  相似文献   

14.
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4-2008 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数据,选取斑块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度、多样性、优势度和聚集度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北京湿地20 多年的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北京湿地总面积在总体上呈先增加后急剧减少再小幅回升的趋势,1994 年的湿地总面积仅为2004 年的47.37%。北京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其变化主导着湿地总面积的变化趋势。水库湖泊湿地类型面积占到33.50%~53.73%,其平均面积高于其他湿地类型。坑塘稻田类型的平均面积最小,其面积比例为16.46%~45.09%。河流湿地由于受到自然驱动因子作用较大,其分维度指数高于人工湿地类型;1992-2004 年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11 上升到1.34,表明此阶段各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分布趋于均匀,而聚集度指数从65.59 下降到58.41,表明景观连通性降低,破碎化程度加重。研究不同湿地类型空间质心变化表明:密云水库面积最大,导致水库湖泊类型质心位于密云县内;1984-1998 年充足的降水使河流湿地质心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10.43 km,1999-2006 年,连续干旱和大量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河流湿地质心向西南部偏移了10.75 km;由于受“退稻还旱”政策影响,使得北部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减小,坑塘稻田湿地质心2006 年以后向南偏移;市区北部兴建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使2008年公园湿地质心向海淀区北部偏移。  相似文献   

15.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3(3):F0002-F0002,1
<正>野鸭湖湿地,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的延庆镇、康庄镇、张山营镇和延庆农场交界处,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0°22′04″~40°30′31″,东经115°46′16″~115°59′48″,是由官厅水库延庆辖区环湖淹没区及河流、沼泽、库塘、滩涂等组成的湿地系统。2006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北京野鸭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空间分析平台上,采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湿地公园空间分析提供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各市湿地公园发展不均衡;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呈西北—东南走向,其标准差椭圆中心偏离珠江三角洲全部湿地椭圆中心,偏东北方向,湿地公园的整体分布表现为集聚分布,但是,集聚程度并不高;在市域尺度上,东莞市成为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高密度热点区,深圳市、珠海市和中山市则为中密度次热点区,其它市级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在空间上分布较均匀;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空间分布是以自然资源为空间载体,以人口、经济与政策等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山东省滨州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滨州学院承办。来自国家林业局、山东省环保局、山东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等30多个科研院校的50多名代表和滨州学院的约30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摘要或报告47篇(人次),内容涵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生态需水、生态系统评估、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湿地生态热点研究问题,是一次高层次的湿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月16日,2009年世界湿地日庆典活动暨《中国湿地百科全书》首发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陈宜瑜、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郑光美、金常政、蒋有绪、刘兴土等院士、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董智勇、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司庄国泰司长、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严承高副主任出席会议。会议由湿地国际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主持。  相似文献   

19.
北京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水鸟多样性,水鸟数量与种类变化趋势的监测与分析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的保护。中国观鸟会自2003年秋季至2017年秋季开展北京湿地水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水鸟7目14科89种120 744只次,迁徙期春季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秋季。春季常见鸟类25种,秋季有14种,其中种群数量呈显著上升的鸟类有鸳鸯、凤头??、白骨顶、红嘴鸥,呈显著下降的有斑头秋沙鸭、绿翅鸭。不同类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丰富度与均匀度均高于沙河水库与圆明园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12月25至27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处长会议,并举办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培训班。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系统的湿地办主任(保护处长、站长)参加了会议,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和2009年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省份的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承办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