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现代测绘基准建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二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国家GNSS大地控制点、国家高程控制网、国家重力基准点以及基准管理服务系统等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了实现了我国现代测绘基准的维持和服务能力,为我国现代测绘基准自身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满足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的建设规模,总结了工程的建设特点,提出了工程成果的内容和服务模式,并对我国测绘基准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对境外地理信息建设需求以及国内外测绘基准不一致问题,提出通过建设空间基准数据转换系统解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基准一致性的难题.通过收集不同国家的基准数据,首先建立空间基准数据库,该库收集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56个坐标系统和1194条坐标转换参数;再通过分析和研究各国空间基准框架差异性,建立空间基准数据转换系统,初步实现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的统一,为境外地理信息资源统一到我国法定基准框架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建立以我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标准的,包含多国多地区多空间(高程)参考的,转换存储体系和安全高效的空间基准数据转换系统,初步满足经济发展对基准统一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8月1日,广西第一测绘院正式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国情监测院,其前身先后是广西测绘局第一大队(成立于1975年)、广西第一测绘院,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首批授予的甲级测绘资格单位。近40年来,该院始终贯彻"科技兴院"和"人才兴院"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现已发展成为广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设备精良、快速反应的综合性测绘队伍之一。该院业务范围包括:负责广西基础测绘基准建设、运行和维护等相关技术性工作;负责广西、国家基准统一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王有业 《华北国土资源》2012,(3):117-119,121
本论文以沙曲矿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矿区控制网的布设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全球定位技术在矿山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现状度发展前景.结合了沙曲煤矿实际的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及工程精度的要求,平面控制网采用四级短边、边连接形式的GPS网,GPS不但有精度高、速度快而且同时不受观测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因此在矿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GPS网测量的高程为大地高,理论应对测量结果进行高程拟合即大地水准面精化才能得到水准高,而该论文GPS网点的高程直接由水准测量测定,不进行高程拟合,也不使用大地水准面模型求定,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网,对控制网在外业施测时的注意事项都一一进行了说明,GPS以它的实用性及优越性给矿山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施测了三等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提高观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采用DL-102C电子水准仪建立了三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网,用三等水准联测过的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进行GPS高程拟合。三等GPS网的总点数为57个,联测国家二等三角点4个,利用旧点9个,新布设GPS控制点44个,平均边长2.46km,控制面积约350km^2,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平差,同时在烟台城市坐标系下平差计算,使开发区与城市建成区的控制网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三等水准网的总点数为41个,起算点为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往返测水准路线总长为203.4km。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项目在建设与研究过程中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顾及重力稀疏、地形影响、精密重力归算、与国家高程基准融合等技术难题,建立超大区域省级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处理系统理论、方法与技术;超大区域省级高精度、动态、三维测绘基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建立覆盖内蒙古自治区的、与国家测绘基准相一致的、高精度的、动态的连续运行卫星空间定位基准;基于 CORS 和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模型,构建自主的现代测绘基准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测绘基准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为保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与更新的需求,2014年以来,广西崇左市大力开展基础测绘空间基准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全覆盖、唯一、权威的崇左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是完善崇左市区内D级GPS控制网建设,建立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区和重点防灾区E级GPS控制网,并完成控制网数据入库。二是建立崇左市区内三、四等水准网,并完成水准点入库工作。三是通过完善市本级基础测绘空间基准,建立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GPS水准网格间距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已布设GPS水准网的地区,若需内插其中任意一点的高程异常值时,应该了解该内插值的精度。导出了该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的精度评定方法,并具体给出在我国C级GPS水准网中,该内插点高程异常推估值精度和该地区的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数学关系式和实例。在给定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精度的局域大地水准面时,按不同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密度,根据文中给出的数学关系式,可以设计间距合理的B级或C级GPS水准网。  相似文献   

9.
高程基准面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是区域高程基准转换和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基础数据。利用最新发布的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和中国均匀分布的936个GPS水准点数据计算得出中国青岛大港验潮站的重力位为62 636 852.85±0.07 m2/s2,进而得到中国1985高程基准相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为0.32m。  相似文献   

10.
高程基准面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是区域高程基准转换和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基础数据.利用最新发布的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和中国均匀分布的936个GPS水准点数据计算得出中国青岛大港验潮站的重力位为62 636 852.85±0.07 m2/s2,进而得到中国1985高程基准相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为0.32 m.  相似文献   

11.
论地面垂直变形监测中应用GPS技术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PS技术传递高程基准时需要知道精确的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差.但在垂直变形监测的特定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高程的变化而不是高程本身.提出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可用站坐标系下的U分量变化代替水准测量高差的变化.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可能误差和大小.根据1995~1998年连续4年的GPS与精密水准对比观测,验证了方法的实际精度,表明在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可能用GPS技术代替精密水准传递高程基准.  相似文献   

12.
????????λ???????????????????????й???????????GPS/??????????EIGEN-6c2??EGM08?????????????????EIGEN-6c2?????????????EGM08????????2~3 cm??????????????????????????18 cm?????????1985?????????????????(W 0???????26 cm??  相似文献   

13.
通过InSAR技术对山东省地表形变监测发现,黄三角、鲁西南等地区地表沉降明显,这些地球形变的发生,使测绘基准成果的可靠性变差,严重影响了测绘基准的应用服务。高程参考框架本身也是动态的,开展高程参考框架的动态监测与维护是必要的。通过对CORS站网2015—2019年的连续观测成果进行精细处理,2019年开展对CORS站、B级和C级点、水准点进行二等水准观测,通过2015年、2019年两期水准成果检核CORS站点正常高值,探索出一种基于CORS实现对大地高程参考框架的动态监测与维护的新方法,通过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水准点发生了沉降,少数水准点发生了抬升,CORS和水准的数据成果也验证了InSAR对地表形变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使用及矿床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地表的形变,特别是垂直(高程)方向影响更大。为了维持高程基准的现势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InSAR地表形变监测和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地表形变区高程基准动态维持。并以黄河三角洲区域为例,对2种成果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水准测量和InSAR监测结果基本相符,可实现2种技术手段融合以获取点、面综合的高程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分析国家重力基准的现状,对国家重力基准的建立和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测绘基准管理服务系统作为"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成果产出的关键环节,通过建设一个国家测绘基准数据中心,搭建了4个业务系统,具备了先进的测绘基准数据管理与处理功能,提升了现代测绘基准成果服务能力;实现了对360个新建和改造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数据监控、汇集、管理、交换;实现了GNSS大地控制点、水准及重力数据汇集、管理;实现了每天处理2 000个GNSS连续运行站、大规模GNSS大地控制网的整体平差能力和地心坐标框架的综合分析能力;建设了具备多用户并发访问的Web、FTP网络服务与信息发布的共享服务业务系统。此外,还实现了我国范围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增强应用服务。国家测绘基准管理服务系统的成果精度与国际上几大IGS分中心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77,自引:31,他引:4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兼顾大地测量等其他需要。该工程1997年开始建设,2000年12月全面完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