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10年来,BIM应用在中国蓬勃发展。伴随着"鸟巢"、世博文化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批BIM实践成功案例的出现,国内BIM应用的影响力和经验值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国内BIM应用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一是从标志性建筑项目转向普通商业/住宅建筑项目;二是由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铺开;三是从只专注设计领域向规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延伸;四是运作思维从使用单一产品向综合多软件在同一平台协同运作转变;五是应用形式从只使用桌面软件产品转向结合云端及移动端软件产品整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聚焦BIM技术软件,主要探讨国内外BIM技术软件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BIM技术软件与管理平台等。文中所列软件基本包括了国内外主流的专业设计软件与BIM协同平台,从工具的角度出发,结合业务需求,辅助项目完成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的BIM协同设计与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采用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单位数量快速增长,整体的设计质量有所提高。如何在利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设计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BIM的协同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必须实现从二维协同设计到三维协同设计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BIM设计,进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BIM设计的协同化设计方法及流程,包括企业级BIM协同设计手册的编制;BIM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组建工作团队;工作分解;建立协同工作平台以及BIM项目实施。同时,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BIM实施策划 花博会项目BIM实施以建设阶段全过程、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为总体目标,从设计、技术、质量等多角度,广泛开展BIM技术应用,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和管理效率.根据项目特点以及组织结构复杂性,采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BIM应用模型,由BIM总控单位协助业主方主导,各参与方在工程建设周期协同应用BIM技术,充分发挥BIM...  相似文献   

5.
目前BIM和3DGIS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BIM具有特殊的语义结构,现有的集成框架和方法在处理轨道交通BIM和3DGIS集成的应用中具有很大局限性.为解决BIM和3DGIS集成技术在城际铁路施工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为例,通过集成BIM与3DGIS技术,构建工程项目地上地下一体化智慧平台,开发了模型漫游、3DGIS与BIM信息的联动协同、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深度应用功能,实现了BIM三维微观模型与3DGIS宏观场景的集成.  相似文献   

6.
<正>核心看点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贯穿东北部与东南部的切向线,与13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10个换乘节点,全长36.93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6座,控制中心一座。该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开展BIM技术应用,实现了BIM数据全生命周期无缝传递,在运维阶段以竣工交付数字资产为基础,轻量化共享竣工模型数据,自动化集成物联网(IoT)数据、运维技术(OT)数据,以数据驱动运维管理标准化业务,助力轨道交通车站运维管理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升级,BIM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工程信息技术与BIM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BIM通过与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相结合,形成以BIM为核心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式,可对工程项目全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实现投资、设计、施工、运维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能效,在工期和成本管控上显现出巨大优势。伴随着这种价值的显现,BIM技术应用的主导力量逐渐从设计、施工、总包方,前移到业主或开发方。因为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价值预期,很多业主或开发方不仅主动要求自主开发的项目要应用BIM,而且对BIM应用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深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中船九院BIM团队在BIM应用初级阶段的一部分工作。结合中交南方总部大楼项目,运用Bentley系列软件,开展信息化建模及多专业三维协同,利用信息化模型在实际项目施工前期检查、排除以往难以解决的各类问题,并在此模型平台上尝试进行施工图生成、CFD模拟分析、施工模拟等工作。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用BIM提升传统业务价值,并拓展其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化带动主营业务发展是公司的战略规划之一,协同设计、优化设计和信息集成是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从二维CAD向三维模型设计发展的方向。因此,启动BIM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进行技术革新不是由个人主观意愿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正林同棪技术公司积极推行数智化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融合应用,运用BIM、GIS、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提供贯穿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等项目全生命期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打造项目级和企业级BIM协同管理平台,帮助业主"看清楚、算清楚、管清楚"。  相似文献   

11.
正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运用的关键技术,承载着建筑工程全过程信息,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石。作为工程全过程信息载体,BIM技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的工程数据,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结合十分密切,应用日益广泛。BIM的核心优势在于建筑信息的可视化以及BIM工程全过程信息集聚,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工程项目的实施实体与功能特性,高效整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流程,确保设计理念得到有效执行并系统化解各类风险,日益成为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BIM技术的上述优势,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及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5年后国有投资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BIM集成应用比率将达90%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进一步推动BI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支撑建筑行业技术升级,变革生产方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勘察设计》2014,(11):10-10
关键词 BIM应用研讨沙龙有了BIM就会带来更多项目吗?上下游领域BIM如何流转、协同?如何实现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是否可行……近目,在由筑龙网主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协办的“建筑、机电、市政BIM应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BIM应用及存在的困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在7月底举办的2015年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深度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客观、系统地分析了施工行业BIM技术应用现状及应用趋势。那么,现阶段BIM应用的现状如何?具有哪些新特点……,近日,笔者就此采访了《报告》副主编、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刘刚。刘刚认为,BIM已进入以"以建造过程应用为主"的深度应用阶段,呈现出多阶段、集成化、多角度、协同化及普及化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研综合楼项目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持运营的建筑一体化项目,建筑设计要求精细、工期紧张、建设项目总成本要求精细化控制。天津院创新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创的一体化应用模式赢得了业界普遍认可,荣获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BIM大奖。项目通过规范构建BIM模型,将各阶段项目信息汇总到BIM模型中,并有效利用模型数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BIM的定义在BIM技术出现以前,房地产管理人员凭经验和感觉拍板的不在少数,但这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决策失误乃至工期延误等问题。随着BIM技术在中国的逐步推广,这一切终于有了改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本质上是一个多维度、可视化、结构化的工程数据集成工具,其集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工程实体,还包含过程业务,这个集成的数据库能够实现虚拟建造,还能够实现数据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要走出一条具有核心竞争力、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BIM技术作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BIM技术在行业应用的不断推进,BIM技术已从单一的BIM软件应用转向多软件集成应用,从桌面应用转向云端和移动客户端,从单项应用转向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建筑行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中受关注较多的是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延伸。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贯穿建造全过程的信息化工作和管理平台,涉及的新技术包括BIM、通讯、GPS、GIS、物联网和传感技术等。而其中比较关键的BIM技术,目前被应用得比较广泛和成熟的只是其可视化的部分,对于工程建设全生命期中的纵横向数据传递、建筑模型唯一性及基于BIM模型的数据的完整性等问题,尚未  相似文献   

19.
项目简介 时代大塘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7万m2,其中包含了14栋高层住宅和两层地下室.在项目开展BIM正向设计的过程中,为创建高精度BIM模型,实现全专业BIM算量,需要攻克三个难点:一是一模多用,要求高,即BIM模型需要同时满足出图、审查以及算量的要求;二是模型精度高,标准严,即为了满足全专业BIM算量的要求,B...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建筑信息化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不断应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BIM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价值获得普遍认可,但在FM(设施管理)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BIM与FM技术的融合已经应用在一些大型建筑中,但其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地铁项目的建设上应用甚少。本文提出了BIM+FM在地铁上的应用思路,旨在为地铁以及相关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