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白士倜 《地质论评》1938,3(2):159-166
安康區產金之處,多在漢江沿江北岸各小支流之河床中。(即由秦嶺南流之各河流)砂金來源,原屬山金,此乃爲吾人所共知者。蓋山金原產於火成岩,變質岩或片麻岩中之石英岩脉內。該含金石英岩脈,因天然風雨及其他動力作用所破碎,  相似文献   

2.
書報述評     
此書之第二版,丁毅君於本刊會予介紹(一卷708頁),此爲第三版,内容無甚增改,只末添Recent Advance一章而已。於十年中再版二次,可見本書銷行之盛。此書開卷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3.
《水文》1956,(3)
洞庭湖水文分站小河咀水文站,在今年貫徹規範中,根據規範的指示,進行了迴水斷面流量測驗的實驗,仿照規範所介紹的方法,製造了順逆流辨向器。利用順逆流辨向器,在該站實測中證明迴流流量均爲負值,迴流分界的水流很紊亂,示向銅片有時爲正值,有時為負值,有時同時接觸,有時都不接觸。由於這種情况,流速爲零的位值很難测定,因此,在靠近分界線的地方密佈测線,分界線的位置,用圖解法來決定,即以起點距爲横座標,垂線平均流速爲縱座標,繪製流速分佈曲線,流速曲線與流速爲零的水平線相  相似文献   

4.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8,3(5):497-506
前言泥盆紀地層,在廣西境內,甚爲發育,舉凡大背斜層之外圍,莫不爲此層所分佈。全部地層,又因上下部岩質之差異,而成不同之地形。由堅緻砂岩所組成之下部地層,常高(?)成山  相似文献   

5.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40,5(Z1):29-36
自抗戰軍興以來,瞬將三載,其間我朝野入士莫不努力於建國抗戰工作,因而各方之研究,咸以力求實用爲最高鵠的。脊椎動物化石之研究,在間接上固不能否認其與實用問題之連鎖性,然究爲純粹研究學門,在理當置之後陳,實屬毫無疑問。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39,4(Z1)
甲、協助招募技工之目的 (一)本處鑒於有關國防之內遷各工廠,随行技工不敷使用,而内地又復缺少此種熟練工人。爲使各厂廠便於補充其所必需之技工,以增進其生産能力起見,爰  相似文献   

7.
中國猿人     
裴文中  布勒 《地质论评》1937,2(3):233-246
對中國猿人之研究,法國之布勒教授(M.Boule)及其門生吳複說(R.Vaufrey),自始至今,屢次表示另一种意見,簡約如下:(一)中國猿人即爪哇猿人;(二)周口店之石器及骨器係另一種人(近吳複說更定名爲Homo sp.)所製作及使用,並非中國猿人。此種意見之價值如何,自有一般世界之學者加以批評;惟吾人負此項研究之責者,為参考起見,此項意  相似文献   

8.
田奇 《地质论评》1938,3(4):355-404
引言中國泥盆紀化石之著聞於世,爲時最早。西歴一八四六年,即有康力克氏(L.G.de Konick)爲之研究,刊行於世。一八五三年,戴威遜氏(Thomas Davidson)亦記述泥盆紀腕足類數  相似文献   

9.
楊鍾健  卞美年 《地质论评》1939,4(Z1):165-172
雲南各地,間山盆地甚多,路南即爲其一。路南盆地中主要地層爲紅色岩系。此等紅色岩系,以前地質學者,多視爲二疊紀上部(戴普拉)(安寧系朱庭祜)。二十六年卞美年於赴邱北途中,在路南城北約五里之山坡,獲得雷(?)及古豬與龜鳘類化石若干,首次證明路南有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存在。因時局關係,此項地層與化石之研究,均未能即時問世。邇來地質調查  相似文献   

10.
李四光 《地质论评》1940,5(3):171-184
第四紀冰川現象,在長江流域,首見於江西之廬山及安徽之黃山。此二山之上部,在在可見殘餘之冰窖、冰斗,U谷(?)類冰(?)地形;其中較爲明顯者,常在九百公尺以上。至於泥礫之展佈,則往往遠離山簏,時達十餘公里,連亘成弧形小邱;若非經流水衝洗,以致零亂,則一望而知其爲前磧。最前磧所  相似文献   

11.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12.
方俊 《地质论评》1940,5(Z1):115-116
徐家■天文台雁月飛神父於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在唐山礦區測量重力兩點,一在西山礦務局内,测點拔海爲三十九公尺。一在第十層礦洞内,拔海爲海平面下五百四十公尺,兩點相差逹五百七十九公尺。所用饑器爲荷雁兩氏彈性擺,精確度約在5mgal左右。  相似文献   

13.
翁文灏 《地质论评》1938,3(1):78-80
在此全國抗戰之時,前綫將士矢忠守土,奮不顧身。淞滬一帶我軍之英勇壯烈,已爲全世界所欽敬。现在津浦綫上又展開偉大戰鬥,淮河兩岸之爭奪,濟寧汶上之反攻,又是何等忠  相似文献   

14.
孫健初 《地质论评》1940,5(3):243-248
金鑛分山金及沙金兩種,山金多生於石英脈內。此項石英胍剝蝕冲刷,金粒伴砂礫堆溝渠中,是爲沙金;故有山金之地均有沙金。西北山金尚少人注意,含金石英胍夾於志留紀、泥盆紀及二叠紀變質地層内(變質地層内之石英蹶,往往夾有黃  相似文献   

15.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16.
章鴻釗 《地质论评》1936,1(3):245-254
近余檢討中國地質故實,發見所謂震旦運動自後侏羅紀至後始新統,每於同一之法则下反復進行,其顯而易見者爲期有五,前已綜述而詳論之矣。(1)顧未将丁文江先生於雲南所見後三叠紀之地殼運動(2)歸併討論者,非忘之也,蓋丁先生所假定爲燕山運動首幕者,僅從緬甸印度支那等處借鑒而得,正待他日有以  相似文献   

17.
科學名詞爲科學教學與研究之基礎工具,而中國科學名詞每一名數譯,雜亂非凡,不但各人譯法不同,即一人所譯,前後亦每不相同。中學教科書中甚至有上下頁之隔,所用名詞迥異者,循至一物之有四五名稱者,爲常見之事實,即有六七名稱者,亦不在少數,紛亂情形,于斯爲極。科學名詞不統一之害甚大,尤  相似文献   

18.
馬溶之 《地质论评》1940,5(6):521-532
引言土壤學於科學中最爲幼穉,四十年前始自獨立。在昔每視爲地質學之一部,因土壤既爲岩石風化而成,則性質應與母岩相似。1897年Dokuchaiev始闡明土壤一自然體,受環境之  相似文献   

19.
發刋辭     
中國地質學會於創辦之初,卽發行會誌,刋載會員平時調查研究之所得,及每屆年會與常會宣讀之論文,因所載多爲專門著作,爲便於國際流傳計,率多用英德法三國文字發表,此實爲  相似文献   

20.
楊锺健 《地质论评》1940,5(5):437-438
祿豐所發現之蜥龍化石中,最完整一架之發見經過,曾在本刊第四卷第二期作初步敍述。後在科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及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刊上,均有類似報告。半年以來,此最完全之骨架已詳細研究完竣,定名爲許氏祿豐龍 Lufen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