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勇 《西部资源》2015,(3):95-97
白泥井矿区铁矿位于乌拉山复式背斜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白泥井矿区南北两个矿段共圈定42条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固阳县长胜渠金矿地处内蒙古固阳县东南32km处,矿床位于乌拉山——大青山金、银、铁、白云母成矿亚带中。出露地层及岩浆岩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一岩组和二叠纪及侏罗纪岩体。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为矿区主要的控矿、赋矿构造。矿床属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2013年,核工业二○八大队通过详查工作,共发现金矿体15条,提交Au金属量23528.39kg,矿床平均品位5.61g/t。矿体产于中太古界乌拉山群中的蚀变花岗岩、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混合岩及石英脉中,受乌拉山——大青山东西向构造带所控制。随着工作程度的不断深入,长胜渠一带已成为包头市新的重点找矿基地。笔者主要针对长胜渠金矿成矿特征展开探讨,并对区域找矿方向及矿区内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甲浪沟金矿位于乌拉山金矿带中,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金矿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中,该岩组混合岩化强烈,石英—钾长石脉、石英脉是本区主要金矿化体,而辉绿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目前已经圈定三条金工业矿体,矿体的主要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矿、碳酸盐化等,并为直接找矿标志。因本矿床产在太古界中—高级变质岩中,严格受构造控制,与混合岩化有关的硅化,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即变质——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石俊  蔚志成  何浩 《西部资源》2014,(1):178-180
矿体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中,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或含磁铁石榴斜长片麻岩及石榴斜长片麻岩。走向近东西,或北西西向,倾向北,呈波状起伏,地表倾角较陡。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成群成带的断续出露,长者1,500m,短者50-100m,全矿区共有44条矿体,其中12条矿体均集中在北部含矿带内,本区铁矿严格受地层控制,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首选层位。铁矿具有较强的磁性,航空磁测及地面磁测,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区域内本地层出露广阔,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矿区地处合教——周喜才铁矿成矿带内。该成矿带是内蒙古中部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区域成矿条件较为优越。矿区内岩浆岩发育,分布于测区西南部。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一岩组,主要岩性由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和角闪斜长岩组成。局部夹磁铁石英岩透镜体。本区铁矿严格受地层控制,均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群地层中,特别是含铁石英岩地层,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张劼  王博  韩淑英 《西部资源》2015,(2):156-158
内蒙古武川县后石花金矿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中,控矿构造为韧——脆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矿床有四条主矿体,为含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两侧蚀变发育,可划分为内、中、外三个分带,不同蚀变分带有各自的矿物组合。蚀变岩物质组分和微量元素在成矿过程中有明显的带入和带出。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前中生代大地构造位置为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发现了具代表性的矿床有甲乌拉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成矿模式为中低温构造裂隙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矿床,主要发育地层中侏罗统万宝组,断裂构造较发育,近东西向断裂有两条规模大,为多金属成矿提供了必备的矿液运移通道、富集和储矿、容矿空间,突出表现在两个已知的典型矿床均分布于近东西向断裂带两侧。酸性岩体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来源及热动力,多期次的次火山斑岩体,并伴有石英、粘土化等围岩蚀变可能为含矿热液活动的中心部位。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1金矿区地质矿产概况金矿区主要出露乌拉山群蛇纹石化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山坡上被汉诺坝橄榄玄武岩覆盖(图1矿区地质简图)。矿体主要分布在片麻岩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乌拉嘎团结沟金矿地区地质特征,重点叙述了本地区的控矿因素。其次,通过工作中的总结得出个人的观点,团结沟金矿体成因与控矿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控矿因素决定矿体的大小、产状、埋深等形态特征。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矿床成因与控矿因素之间的剖析,得出一种找矿模式-多级构造复合控矿。希望能运用到探矿工作中,在以后探矿工作中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乌拉根一带中生代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以乌拉根大型-超大型铅锌为代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坳陷的北部。区域构造环境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属乌拉根铅锌铜成矿带。本文从乌拉根铅锌矿床,依据实测剖面研究乌拉根铅锌矿内K_1kz~5辫状河三角洲各亚相及其微相的表现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区域沉积环境、赋矿层位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赋矿层位古地理特征方面论述乌拉根铅锌矿的成矿机制与成矿条件,为乌拉根区铅锌找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乌拉根铅锌矿赋存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道微相中。从赋矿岩石组合看透水的砂砾岩与上覆的石膏层,为有利的岩石组合,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砾岩与上覆膏质海湾相E_1a密闭性石膏。  相似文献   

11.
丁文利 《西部资源》2013,(1):76-77,79
付谷渠一北召沟韧性剪切带位于太古界乌拉山群与元古界色尔腾群接触部,剪切带总体表现为北盘向南西移动,南盘向北东移动,上盘相对向上,下盘相对向下位移,属多期改造的韧性伸展、逆冲推覆、左行右行走滑剪切带,形成于20亿年及其以前,相当于早元古时期发生的变形。韧性剪切带形成后,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史演化。矿田内的几个矿段均位于剪切带中,其分布与剪切带强度有明显的依存关系,韧剪带不仅是控岩、导矿构造,而且是金的成矿机制,为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有利的通道、空间及物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呼伦西白外围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矿源层主要为成矿金属元素高含量的地层与岩浆岩,显示了该区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化,另矿区构造受控于北东向辉森乌拉环形构造和北西向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的制约,极为发育的构造为矿区提供了矿液的通道以及有利的储矿空间,因此,矿床的成因也具复杂化,不同矿体的成因类型有热液脉型、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泥岩细碎屑岩型等。  相似文献   

13.
矿区位于秦岭纬向褶皱系西段南带,位于摩天岭地体之石鸡坝-康县区域成矿带(文康断裂带)内。下泥盆统岷堡沟组为主要赋矿层位,控矿构造在关牛湾矿带中顺层展布,关牛湾金矿区主矿体即赋存于该断裂中,属控矿构造,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是成矿期的同源同期产物,与金的关系十分密切,且为金的主要裁体,共圈出金矿体三条,矿床成因均应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地层、构造、岩脉内外接触带、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4.
哈尔楚鲁铜银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接合部,位于两大古板块对接的缝合线附近本矿区前后共发现含铜银、锌矿体8条,由2个探槽和10个钻孔共3条勘查线剖面控制;矿体分布在勘查区中南部,赋矿围岩为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火山碎屑岩及部分凝灰质砂砾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蓝铜矿、蓝灰铜矿、辉铜矿、铜蓝、孔雀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及绿帘石等;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次火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窑沟金矿位于东西向赤峰-开源和北东向贝子府-四家子、铁匠营子-四官营两条深大断裂锐角夹区内,矿体受北西向张性断裂控制明显,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后的残留火山热液和太古代乌拉山岩群的变质热液,含矿热液主要是沿着区域深大断裂和不整合构造薄弱面运移,最后含矿热液定位在北西向张性断裂中,最终充填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主要由古太古代兴和岩群、中太古代集宁岩群和乌拉山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组成。该区主要赋存铁、金、石墨矿,如产在兴和岩群中的毫赖沟铁矿,乌拉山岩群中的贾格尔其庙铁矿、查汗木胡鲁和黄土窑石墨矿,乌拉山岩群、色尔腾山岩群中的条带铁矿床,早元古代伟晶岩浆作用形成与花岗伟晶岩有关的白云母矿、与透辉石伟晶岩有关的稀土磷矿。这些矿产的形成,受深断裂带、成矿构造环境、地层和岩浆作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此老图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石崩断裂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东五分子组(Pt1Sd)钠长黑云阳起微晶片岩中,矿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张冲  孟维峰 《西部资源》2014,(2):130-132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海勒斯台陶勒盖铅锌矿区查明资源量(333)+(334?)铅锌矿石量159.53万吨,铅锌金属量为38,201.42吨,伴生银金属量9.344吨。矿石平均品位为锌1.90%、铅0.21%,伴生银18.56g/t。综合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该矿床为含矿热液灌入控矿构造后而形成的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围岩是志留系上统卧都河组板岩。主要控矿构造是近北东向的压扭性断裂带,控矿的主要条件是断裂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粤西罗定盆地及周边断裂构造控矿作用特征出发,分析矿床成矿作用。其断裂构造控矿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区域性深大断裂、大断裂、次级断裂分别控制了区内矿带、矿床、矿体;其二,构造演化过程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矿种的形成;其三,断裂构造通过对含矿岩体的控制,进而控制部分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201矿床和361矿床的主要围岩都是印支期第二阶段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笔者通过两矿床主要围岩γ_5~(1-2)特征的分析对比,认为它们在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单矿物稀土元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有:361矿床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可能更靠近边缘相和顶部相;361矿床的γ_5~(1-2)经历了更完全的岩浆分异作用;361矿床γ_5~(1-2)中Cu、Zn、Ni、Co、V等微量元素含量都低于201矿床;361矿床γ_5~(1-2)中的晶质铀矿Eu亏损明显比201矿床γ_5~(1-2)中的晶质铀矿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